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81.
目的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进出口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方法。方法本实验采用DNA提取试剂盒对薯格中的DNA进行快速提取,接着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其进行转基因成分和品系的鉴定。结果通过对食品标签进行初筛,发现其标识成分中含有未标明的转基因成分。进一步对所含转基因成分的品系进行鉴定,确定薯格的外包裹玉米粉中含有多种转基因成分,包括转基因玉米TC1507、NK603、MON810、59122、MON89034等5个品系。结论本文方法可以用于加工食品中转基因玉米成分及品系的定性检测,也可以作为常规PCR定性方法的确证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2.
随着世界各国草甘膦需求量和使用量的不断增多,人们对于草甘膦的潜在威胁更加关注,对草甘膦的检测技术研究更加重视。本文对近年来食品和水质中除草剂草甘膦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化学分析法、化学发光法、分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方法,探讨了这些方法在食品和水质中检测草甘膦的应用和优缺点,为国内外学者建立食品和水质中快速检测草甘膦的新方法研究提供依据,并对食品和水质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新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近些年来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赤潮频发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毒素对贝类产品大面积污染,这不仅直接影响海洋产品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更加阻碍了海洋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食品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为了解决海洋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们生命健康,对海洋生物毒素分析检测的研究已越来越多。本文综述了腹泻性贝类毒素的主要特征、主要毒素成分及毒理效应,并对小鼠生物测试法、酶联免疫检测法、胶束电动色谱法、酶活力抑制法、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等常用的检测方法作以综合性评价,并对其研究进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84.
生物毒素是自然界一种重要的生命现象,是人们探讨生命科学奥秘和开发新药的重要工具和物质基础,也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重点防治对象。真菌毒素和海洋生物毒素是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两类生物毒素,二者均具有毒性强、污染面广的特点,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在生物毒素众多分析检测手段中,液质联用技术因灵敏、高效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本文以液质联用技术为切入点,综述了该技术用于生物毒素食品安全检测分析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同时对相关的样品处理技术研究也进行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超声辅助溶剂萃取——直接测汞法测定海产品中甲基汞的检测方法,应用此方法检测黄鱼、鳕鱼、金枪鱼、扇贝、杂色蛤等海产品中甲基汞的含量。方法选择盐酸为萃取溶剂,通过优化萃取溶剂的浓度和提取条件,选择5 mol/L盐酸作为溶剂,超声1 h,以二氯甲烷分两次萃取,再以水反萃取,应用测汞仪直接测定水相中甲基汞的含量。结果甲基汞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7,检出限为0.75 ng/g。不同类型生物标准参考物质实际测定值与标准参考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鱼、贝类海产品中甲基汞的快速萃取分离和测定。不同种类样品中甲基汞污染程度不同,实验选取的样品中甲基汞的含量均未超过卫生限量,鳕鱼、金枪鱼中甲基汞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6.
QuEChERS-气相色谱法检测大米中28种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采用QuEChERS法净化-气相色谱法检测大米中28种菊酯及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方法补水还原的方法加入去离子水将样品的含水率模拟至大致75%(5 g样品+12 m L水),选取无水硫酸镁、PSA、C18作为吸附剂,根据秤样量确定3种吸附剂的量为150 mg:25 mg:25 mg。提取净化后的大米用气相色谱-ECD检测。结果待测物质在0.01~2.0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735~0.9991),28种农药加标回收率为71.1%~116.8%,精密度为4.1%~15.2%。该方法的检测低限可达0.01~0.10 mg/kg。结论此法完全可满足日常进出口大米农残检验工作,同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节能环保、操作简单、节约成本、省时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制基于河鲀鱼基质的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定量分析标准样品.方法 以野生河鲀鱼肝脏、卵巢、精巢和肌肉组织为基料,利用正己烷脱脂分离处理后,经两次冷冻干燥制备河鲀鱼基质的TTX标准样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定性确证.样品分装成500瓶后,进行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和定值分析.结果 经确证该...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纯荞麦面条和市售荞麦面条的加工品质以及对小鼠餐后血糖反应的影响,通过测定面条的基本成分、蒸煮特性、质构特性、感官评定以及餐后血糖反应,来对比纯荞麦面条与市售荞麦面条在控制血糖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市售荞麦面条在感官评价方面虽然优于纯荞麦面条,但在控制小鼠餐后血糖方面,纯荞麦面条的血糖峰值要比市售荞麦面条晚出现15 min,而且血糖增长曲线也呈现缓升缓降的趋势,餐后血糖的波动较小;在120 min时,灌胃纯荞麦直面的小鼠血糖增长百分比比市售荞麦面条的小鼠血糖增长百分比高约20%,说明纯荞麦面条能有效的维持餐后血糖的稳定,食用纯荞麦直面更能起到一定的饱腹作用。研究表明特定加工工艺下的纯荞麦面条可作为日常膳食摄入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食品中3种致病李氏菌MPCR-D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复合PCR(multiplex PCR,M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方法。根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的特异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M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技术进行快速检测。以94株参考菌株做特异性实验,并开展了重现性检测实验。MPCR-DHPLC方法同步检测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的特异性阳性吸收峰,未检测到李斯特菌属其他近源种和非近源种参考菌株的阳性吸收峰,且重现性良好。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可以快速、准确、高通量地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是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0.
随着食品和制药行业对不同种类胶原蛋白和明胶的需求不断增加,开发替代哺乳动物明胶的新型原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哺乳动物明胶(猪和牛)作为最广泛使用的明胶来源,由于人畜共患病与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鱼明胶具有与猪明胶相似的特性,可以作为哺乳动物明胶的替代品应用于食品中。鱼明胶的生产和利用不仅能够提高渔业副产物的利用价值,而且可满足消费者需求。但鱼皮明胶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其凝胶特性与哺乳动物明胶相比还存在差距,需进一步改善。根据明胶本身的性质或加入其他材料,可以提高胶体的性能,达到增强凝胶特性的效果。文章对影响鱼皮明胶凝胶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以期为后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