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8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内蒙油砂沥青减黏裂化生产燃料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内蒙油砂沥青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减黏裂化研究.实验表明在添加0.3%阻焦剂、温度415℃和时间45 m in条件下,油砂沥青黏度可降至138.25 mm2.s-1(100℃),减黏油的各项性质可达到7号燃料油标准,可直接作为燃料油产品.  相似文献   
42.
煤焦油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概述 煤焦油是煤在干馏和气化过程中得到的液态产物。干馏温度在450~600℃可以得到低温焦油;干馏温度在700~900℃得到中温焦油;高温焦油的干馏温度在1000℃左右。  相似文献   
43.
采用实验室自制石英管式炉,以中温煤焦油沥青(CTP01)、改性沥青(CTP02)进行热缩聚反应。通过红外光谱(FT-IR)、拉曼(Raman)、X射线衍射法(XRD)、热重(TG/DTG)以及偏光显微镜对CTP01和CTP02在热转化过程中生成的中间相沥青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30℃、恒温时间7 h制得中间相沥青,CTP02内部具有排列规整、取向性更好的芳香片层分子,热聚合后明显相对分子质量变大,芳环上的取代基明显增强,稠环芳烃含量增加;CTP01制得中间相沥青光学各向异性含量较低,很难形成稳定的区域型结构,主要以中小区域镶嵌型为主,而CTP02制得中间相沥青光学各向异性含量较高,易形成广域型结构。  相似文献   
44.
浅析乳化技术在重油催化裂化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重油乳化和爆破雾化的机理,首次提出将乳化技术应用于重油催化裂化工艺并对其可行性作了初步探讨;详细论述了重油乳化冷进料催化裂化技术应用于工业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采用催化聚合法制备改质沥青,并在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中加入乙烯焦油和蒽油进行调和来提高改质沥青的流变性能,分别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催化剂和交联剂的加入量对改质沥青的软化点、结焦值、甲苯不溶物含量和喹啉不溶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乙烯焦油和蒽油调和可以有效提高改质沥青的流变性能,催化剂和交联剂按照1∶1的质量比加入,可以有效降低改质沥青的软化点,这是因为酸性催化剂和交联剂之间形成相对均相的反应体系,解决了改质沥青软化点高的问题。采用调和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制备改质沥青,筛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70℃,反应时间7h,催化剂和交联剂的加入量2.5%,该条件下制备的改质沥青的性质符合工业标准YB/T 5194-2015的要求,改质沥青的软化点为120℃,结焦值为56.28%,甲苯不溶物含量为30.52%,喹啉不溶物含量为8.21%,β树脂含量为22.31%。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偏光显微镜对制备出的改质沥青和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进行分析,初步推断出改质沥青中化合物芳环上的取代基明显增加且烷基取代的化合物大多数为芳烃分子,且在偏光显微镜下改质沥青中出现小球体,表明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在制备成改质沥青的这一过程中其相对分子质量变大,稠环芳烃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46.
C9馏分制备芳烃溶剂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靖华  曹祖宾  庄丹 《化工进展》2007,26(9):1323-1327
以沸程在100~200℃乙烯副产C9馏分为原料,进行了以Lewis酸为催化剂的两段聚合法制备芳烃溶剂油工艺的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分布及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段合成法,在总催化剂用量为2.5%(一段催化剂BF3·Et2O为1.0%,二段催化剂AlCl3为1.5%)、反应温度60℃、反应6h的条件下得到芳烃溶剂油,总收率为71.1%,其中120#溶剂油为16.3%,200#溶剂油为54.7%。同时还可得到收率20%的石油树脂。后处理过程采用固体碱终止,没有大量废水产生。  相似文献   
47.
以中国石化某炼化分公司罐底油泥为原料,考察了甲苯、石油醚、烃类和醇类复配溶剂、石脑油和汽油对含油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萃取效果,选择最优萃取剂进行复配,得到了高萃取率的复合萃取剂,同时考察了剂泥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搅拌速率对含油污泥有机污染物萃取率的影响,并对提取出的有机污染物和尾砂中的多环芳烃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复合萃取剂(甲苯/烃类和醇类复配溶剂)质量配比为6∶4、剂泥质量比为3、萃取温度为70℃、萃取时间为30 min、搅拌速率为1 000 r/min的条件下,复合萃取剂对含油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萃取率可达95%以上,萃取量可达0.159 g/mL;提取出的有机污染物中多环芳烃质量分数达到了1 579.87μg/g,其中7种致癌的多环芳烃占44%,潜在的致癌风险较大;尾砂中多环芳烃质量分数小于6μg/g,可直接排放,用作园地、牧草地土壤,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48.
紫外吸收光谱研究胜利渣油胶质、沥青质结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外吸收光谱理论为基础,通过剖析胜利渣油中胶质、沥青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及其二阶导数光谱,并与模型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相比较,研究胶质和沥青质的化学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芳香单片为胜利渣油中胶质、沥青质组分结构的最基本单位。胶质、沥青质的芳香单元结构--基本吸收生色团具有相似性,单元芳香片中芳香环数以3~4个环为主,共轭芳香环的排列形式主要为“线性排列”,即渺位缩合。但胶质和沥青质的结构也存在着差异,即胶质中基本不含有多于5个环的共轭芳香片,而沥青质中含有少量多于5个环的共轭芳香片,并且这些共轭芳香片有部分“面性排列”,即迫位缩合,同时沥青质中的芳香结构所占比例较大。由此得出了胶质和沥青质可能的近似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49.
根据石油分散体系理论 ,研究了 3种不同表面活性剂在不同加入量 ,不同温度的情况下对大庆蜡油掺 60 %大庆渣油的试样的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这 3种表面活性剂对该体系均有活化作用 ,活性次序为 3 # >1 # >2 # ;当温度一定时 ,3种添加剂对体系粘度影响均随添加剂含量的增加出现多极值的变化 ;而当添加剂一定时 ,3种试样的粘温性质相似 ,随温度升高呈递减趋势 ,当粘度处于极小值时 ,体系处于活化状态 ,粘温性质最好 ,反之 ,粘温性质则较差。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油页岩资源现状及国外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进展,全球共有300多个油页岩矿藏,分布于40个国家,页岩油的储量为是石油资源量的4倍。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采用电导加热破碎工艺处理油页岩,壳牌公司进行了地下干馏试验,红叶资源公司开发新型开采技术。爱沙尼亚爱耐飞特公司的油页岩加工利用方式主要是燃烧发电,其电厂的发电量高达全国用电量的90%。澳大利亚昆士兰能源公司发明了派拉霍型干馏工艺,并建设了示范装置,目前已经试车。约旦与多个国家合作开展油页岩加工利用研究试验及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