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不同质量分数下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共混物从室温升至800℃热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等对PP/PVC共混体系的热反应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VC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热降解过程逐渐表现为两个热降解阶段,体系两个阶段的活化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熔融峰温相对于纯PP均得以升高,而共混体系的结晶度逐渐下降。由Kissinger法得出,当PVC的质量分数为10%时,第二阶段的Ea最小(191.462kJ/mol),较纯PVC降低了33.56kJ/mol。  相似文献   
42.
综述了石墨烯的结构特点、重要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法、氧化还原法,以及其在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石墨烯/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以生石灰、纳米二氧化硅和聚氨酯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纯水化硅酸钙和水化硅酸钙-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和热分析仪对其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水化硅酸钙和水化硅酸钙-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具有明显差异,随着钙硅摩尔比的增大,出现了Tobermorite相,且随着聚氨酯的加入,该相的结晶度增强;聚氨酯可以嵌入水化硅酸钙层间,使其基底层间间距增大1.038 nm;聚氨酯的加入可以提高水化硅酸钙的热稳定性,且对钙硅比较高的水化硅酸钙改性更有效。  相似文献   
44.
煤矸石改性聚丙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丙烯(PP)/煤矸石(coal gangue)复合材料,与纯PP材料相对照,分别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体积电阻率,热变形温度以及拉伸强度,弹性模量、硬度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煤矸石能明显降低PP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起到较好的抗静电效果。当煤矸石含量约为20%时.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均达到最小,分别为2.4×10^8Ω·cm和3.8×10^8Ω·cm,抗静电效果最佳;随着煤矸石填充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在10%时下降至最小,而复合材料的硬度则随煤矸石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强,其综合力学性能约在煤矸石含量为15%时达到最佳值;热变形温度随煤矸石用量的增加没有明显的下降。因此煤矸石含量约为15%的PP改性复合材料可用于生产静电逸散材料。  相似文献   
45.
本文简述了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耐热降解性能的方法,为填料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热解性能研究提供了参考,并展望了热降解研究在填料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聚烯烃经纳米粉体填充改性后,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电性能及流变性能等都得到改善。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粉体改性聚烯烃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及纳米蒙脱土等在聚烯烃改性中的应用,并对纳米粉体改性聚烯烃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7.
综述了近年来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HMW)耐磨性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物理共混改性法(无机填料填充和聚合物共混)和化学改性法(交联和等离子体处理)在PE-UHMW耐磨性改性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各种改性方法对其耐磨性改性的改性机理和改性效果,并对PE-UHMW耐磨性改性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近年来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处理和添加增容剂改性的主要方法,阐述了纳米粒子与聚合物相容性的提高对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改善作用,并讨论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结构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其在改善聚合物渗透性、阻燃性、导电性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9.
综述了国内外煤及其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煤矸石、煤泥)改性聚合物的研究现状,针对不同种类复合体系研究重点、性能特点进行了介绍,通过物理共混可提高聚合物力学、热学、抗静电等性能。总结了复合材料增强机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应用方向和发展趋势:继续减小颗粒粒径,提高界面相容性;更加深入研究复合材料微观界面结构和增强机制;进一步延伸研究领域,开发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简化成型加工过程,使复合材料尽早步入工业量产阶段。  相似文献   
50.
表面改性对聚丙烯/纳米氢氧化镁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表面处理剂(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对聚丙烯/纳米氢氧化镁(MH)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高压毛细管流变仪、LO I、力学测试、DSC和SEM对PP/纳米MH复合体系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选偶联剂能有效地降低复合体系的表观黏度,改善体系的流动性。未改性的纳米MH对PP基体有异相成核作用;而表面改性剂能削弱填料对基体的异相成核作用。改性后的纳米MH粒子以独立形式均匀分散在基体中,PP与纳米MH界面的粘接力得到了加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冲击强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阻燃性能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