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工业技术   17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正> 硫铝酸钙贝利特水泥(SAB)是一种低能耗水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的生成温度比普通波特兰水泥(OPC)低200~300℃。不仅可以利用天然原料生产,还可以利用工业副产品(废料)来生产,如飞灰、赤泥、高炉矿渣和净化废气得来的石膏等。中国在许多水泥厂实现了回转窑烧制富含C_4A_3S的SAB水泥工业产品。  相似文献   
92.
采用经表面包覆Ag后的纳米颗粒对ZL109铝合金进行改性,对改性后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包覆Ag后的纳米颗粒与合金熔体的相容性较好,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合金中;纳米改性可改善合金的组织和性能,改性后铝合金的组织更加细小,枝晶间距明显减小,抗拉强度提高了2%,而断后伸长率提高了200%。  相似文献   
93.
2D C/Si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氧-乙炔烧蚀试验研究了2DC/SiC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并对2DC/SiC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焰流烧蚀条件下的烧蚀机理和烧蚀物理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密度对材料的烧蚀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材料的线烧蚀率呈下降的趋势,当密度提高3.4%时,材料的线烧蚀率下降65%。同时,C/SiC复合材料在氧-乙炔条件下的烧蚀机制是热氧化烧蚀、热物理烧蚀和机械冲刷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94.
钟亮  付玉  徐永东  宋运坤  王荫洋 《钢铁钒钛》2021,42(6):36-42,77
钛合金因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耐低温、无磁等性能特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与传统钢铁材料相比,钛合金存在弹性模量低、耐热性能不足、耐磨性差等局限,阻碍其在航空航天、兵器行业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与钛合金相比,钛基复合材料可将基体钛合金高强塑性与增强体高模量、高耐磨的优势相结合,具有比钛合金更高的弹性模量、耐磨性及高温性能,从而满足一些高承载、抗冲击、高耐磨和高温抗氧化等极端工况条件下的使用要求.从钛基复合材料发展历程出发,对钛基复合材料耐磨性研究进展加以概述,主要介绍了钛基复合材料耐磨性表征方法和摩擦磨损行为,对钛基复合材料良好耐磨性能、高耐磨钛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及TMCs表面耐磨改性技术进行阐述,最后进行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95.
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Gd含量对砂型铸造Mg-Gd-Y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Gd含量与合金中α-Mg平均晶粒尺寸、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的数学关系,观察了合金断口形貌,分析了合金的断裂行为。随着Gd含量由0增大至12.7%,α-Mg平均晶粒尺寸由112μm减小至54μm,合金的屈服强度由64.9MPa提高至174.3 MPa,抗拉强度由157.5MPa提高至221.2MPa,伸长率由21.3%降低至0.9%。当Gd含量为10.2%时,合金具有最佳的强度与塑性(σ0.2=140.0 MPa,σb=196.1 MPa,δ=3.3%)。  相似文献   
96.
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挤压态6082铝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率压缩试验,变形温度为350~500℃,应变率为0.01~7.5 s-1,获得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建立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并对不同条件下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挤压态6082铝合金为正应变率敏感材料,该材料热变形软化机制主要为动态回复,热变形失稳主要是析出相聚集导致局部流变失稳,计算得到该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为175.17 kJ/mol,安全加工区主要分布在375~500℃,0.001~0.5 s-1,随应变增加安全加工区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功率超声作用下的纳米TiN颗粒熔体处理对A356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纳米TiN与A356合金熔体不润湿,单独加入纳米TiN,合金枝晶减少、初始晶粒细化,而共晶Si相的形貌变化不明显;向熔体中加入纳米TiN后进行功率超声处理,不但合金的初始晶粒细化、枝晶减少,而且共晶Si由长针状转变为短棒状。  相似文献   
98.
提出了用CuCl2 溶液浸渍还原法制备C/ SiC-Cu 复合材料的新工艺。对还原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 用XRD、EDS、SEM 研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及组成; 用三点弯曲测定C/ SiC-Cu 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结果表明:影响增重率的主要因素为C/ SiC 原料的气孔率和浸渍还原次数。Cu 在复合材料中呈颗粒状或块状, 它不仅渗入到纤维束间, 还渗入到纤维间的微孔中。Cu 的渗入对C/ SiC 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曲强度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99.
将Si粉(粒度≤0.044mm)和聚乙烯醇水溶液(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5%)按一定比例混匀,过筛造粒后,振动装料,研究了振动频率(14~50Hz)和振动时间(10~230s)对粉料填充密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振动频率对粉料的填充密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当振动频率≤29Hz时,粉料不产生“沸腾”和颗粒分层现象,且振动一定时间后,粉料填充密度会趋于恒定,并且随振动频率的增加,振实速度加快;当振动频率在29~50Hz时,粉料产生“沸腾”和颗粒分层现象,导致粉料填充不均匀,并且随频率的增大,“沸腾”和颗粒分层现象加剧。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制备了二维炭纤维增强碳化硅(C/SiC)全陶瓷基复合材料铰链试样. 高温燃气风洞实现了铰链试样在1800℃高温氧化气氛中传动与摩擦行为的试验模拟. 基于耦合应力等效模拟系统的开发, 采用摩擦力矩的变化表征材料的传动与摩擦行为. 对比分析了材料在室温与高温下以传动为背景的高载荷、低转速摩擦磨损行为及机理. C/SiC复合材料铰链试样在高温燃气环境中稳定的摩擦力矩和对滑动时间的不敏感, 验证了材料在高温下更稳定、更可靠的高温摩擦性能及热承载能力. 高温下表面生成的氧化反应膜通过应力的重新分布起到有效的保护与润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