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三维横向紊动射流流场结构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婷婷  李少华  徐忠 《动力工程》2004,24(2):244-248
对横向紊动射流流场结构、流动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对解决工程应用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具有指导作用。利用RNG模型对横流中单股紊动射流流场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运用SIMPLEC算法求解了适体坐标系下的控制方程.壁面函数法处理近壁区流动。得到了射流与主气流速度比为2和4的流场。结果表明:较大的射流速度对主气流流场影响大;射流内部已形成明显的反向涡旋对(CVP);射流喷孔上游处出现了主气流向喷孔内部流动的趋势;射流喷孔背风侧存在尾迹区。图7表1参10  相似文献   
62.
氨预处理对大豆秸秆纤维素酶解产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提高大豆秸秆酶解产糖能力, 以利于从大豆秸秆中提取生物降解性塑料的原料 ?? 乳酸, 对大豆秸秆纤维素预处理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对预处理前后大豆秸秆的物理结构变化、化学成分变化及预处理条件对大豆秸秆酶水解产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粉碎结合氨处理对大豆秸秆酶水解影响较大,较适宜的预处理条件为大豆秸秆粉碎至 140 目,10%氨水处理 24h。经过预处理后大豆秸秆纤维素含量提高 70.27%, 半纤维素含量下降 41.45%, 木质素含量下降 30.16%, 有利于大豆秸秆酶解产糖。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具有多机协同仿真功能的大型仿真系统软件MATRIXx,并利用该软件建立了国内第一套五机架冷连轧机动态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功能完善,精度高。利用仿真系统,进行了新钢种的开发研究并为轧机改造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4.
DA101大孔树脂对萝卜红色素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徐忠  张亚丽 《食品科学》2002,23(1):59-60
研究了用DA101树脂提取萝卜红色素。实验测得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为0.085g/ml树脂。选用乙醇-酸作为色素的解析溶剂,研究了乙醇的流速和浓度对色素回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以玉米皮半纤维素、壳聚糖和甘油共混制备复合膜,研究了玉米皮半纤维素、壳聚糖和甘油添加量对复合膜力学性质的影响,考察了复合膜的结晶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抗菌性能、降解性能、热溶解性和透光性。结果表明,当玉米皮半纤维素浓度为2.4%,壳聚糖浓度为0.6%,甘油浓度为0.4%时,做出的复合膜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X-射线分析表明,半纤维素结晶结构未发生实质性变化,SEM和DSC分析表明,复合膜具有较好的表面特性和热稳定性,制得的复合膜对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降解性、热溶解性和透光性。  相似文献   
66.
交联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轻度交联淀粉,探讨三偏磷酸钠用量、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交联度(即沉降体积)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确定最件工艺条件为:三偏磷酸钠用量为淀粉千质量的1.5%、反应时间1.5h、反应pH10.25、反应温度50℃。  相似文献   
67.
变性豆粕康氏木霉固态发酵及酶水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长波  徐忠  杨铭铎 《食品科学》2004,25(11):210-212
为了充分利用变性脱脂豆粕资源,对脱脂豆粕固态发酵产酶及酶水解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影响康氏木霉固态发酵的主要因素为温度、pH值、培养基液固质量比及培养时间,影响纤维素酶水解的条件主要为温度、pH值及时间,结果表明:较适宜的产酶条件是温度为30℃,pH值 4.5,培养基液固质量比2.5:1 时间为4d,产纤维素酶活力为7.98U/g,以所产纤维素酶进行酶水解,较适宜条件为:温度50℃、pH值5.0、时间3d、还原糖为5.32%。 研究结果为变性脱脂豆粕进一步开发利用利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8.
复合交联玉米淀粉的制备工艺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环氧氯丙烷、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轻度交联复合交联玉米淀粉.探讨了三偏磷酸钠的用量,反应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交联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三偏磷酸钠用量为淀粉质量的1.75%,反应时间l h,反应pH 10,反应温度45℃.所制备的复合交联玉米淀粉较玉米原淀粉、单一交联淀粉在糊液黏度的稳定性、抗老化性、抗酸性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9.
芦智远  韩巧艳  徐忠 《中国酿造》2012,(11):167-168
目的:建立一套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β-苯乙醇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在顶空进样瓶中,β-苯乙醇在气液两相平衡分配后,取顶部空间气态样品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β-苯乙醇在20.20mg/L~161.63mg/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96,方法检出限为1mg/L,RSD为2.04%~3.42%,回收率在91.7%~98.4%之间。  相似文献   
70.
中性蛋白酶提取变性脱脂豆粕中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性豆粕是由大豆浸油后,经高温脱溶所得。本文以高温变性脱脂大豆粕为原料,用正交实验法对变性豆粕在蛋白酶作用下的水解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选用国产1398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酶对变性豆粕进行水解,研究了变性豆粕中蛋白质溶出率随温度、pH值、时间、底物浓度及用酶量的变化规律,找到了水解变性豆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基础数据。该研究结果对其它蛋白原料的水解特性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398中性蛋白酶水解高温变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5℃,时间3h,底物浓度1.0%,用酶量1600u/g,pH值7.0,在此条件下,变性豆粕中蛋白质可有90.71%水解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