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6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搅拌釜中自浮颗粒三相体系的混合时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液相混合时间是搅拌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釜径386mm的搅拌釜内,采用热电偶温差法考察了搅拌桨型、挡板、等操作因素对自浮颗粒三相搅拌混合的液相混合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林剑  孙莹  刘晓艳  徐世艾 《食品科学》2007,28(12):309-312
对琥珀酸产生菌S-1进行紫外线亚硝基胍的复合诱变后,筛选出琥珀酸产量高,遗传性状稳定的菌株S-57,并对其进行激光诱变,筛选出菌株SH-24,相同发酵条件下琥珀酸产量达到21.25g/L,相对于未诱变菌株产量提高了343倍。  相似文献   
13.
下沉颗粒三相临界搅拌转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颗粒悬浮过程及其动力,综述了结构因素(如釜底形状,搅拌浆型,气体分布器),操作因素(如搅拌转速,气体流量,颗粒分率等)及物性因素(颗粒直径,密度等)对下沉颗粒气液固三相体系的临界搅拌转速等工艺参数的影响,对不同的工艺情况推荐了适宜的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直径为386 mm 的通气多层桨搅拌釜中,实验考察了下层搅拌桨型、挡板和气体分布器等对颗粒悬浮临界搅拌转速的影响,这对工业过程的设计和放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徐世艾 《国外塑料》1997,15(3):3-5,13
第一个茂金属一二茂铁是由Kealey和Kealey和Pauson于1951年发现的,它可用作汽油抗震剂、抗爆剂、催化剂和还原剂;1954年Wilkinson和Fischer阐明了其“三明治”结构,1957年D.Breslow申请了采用二茂铁催化聚合塑料的专利、随后对这类茂金属催化剂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但因二茂铁的活性太低而未受到广泛重视;1976年Ham-burg大学的H.Sinn与该校研究生W.kaminsky偶然发现,三乙基铝加少量水的反应生成物可提高茂金属催化剂的活性;1980年W.Kaminsky弄清了上述的水反应机理,首先报道了二氯二茂锆(Cp_2ZrCI_2)和甲基铝氧烷(MAO)催化体系、并在1985年用其催化合成了等规聚丙烯(iPP),使茂金属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分子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世艾 《材料导报》1997,11(4):46-48
简述了近几年国内外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分子设计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两层浆搅拌釜内混合过程的新二维单元串联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直径为186mm的立式搅拌釜内,利用热电偶--温差法测量了两层经组合浆搅拌釜内的液相混合时间,试验中采用的搅拌将有直叶圆盘涡轮和斜叶涡轮(上推式荼吉涡轮PTU和下压式斜叶涡轮PTD);根据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流场的测量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单元串联模型,用该模型对两层组合浆搅拌釜内的混合过程进行了模拟,发现模拟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影响下沉颗粒三相体系临界搅拌转速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搅拌桨型、挡板和气体分布器等结构因素及气体流量、颗粒质量分数等工艺因素对下沉颗粒三相体系临界搅拌转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底层桨对临界搅拌转速的影响最大,最佳的底层桨为3叶后掠桨。指型挡板对颗粒的悬浮非常有利,此外,给出了几种较好桨型-挡板-分布环组合的临界搅拌转速关联式。  相似文献   
19.
在釜径386 mm的搅拌釜内,考察了搅拌桨型、挡板和气体分布器等对自浮颗粒三相搅拌混合的临界搅拌转速的影响,并回归了实用的关联式,这对工业过程的设计和放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丝状真菌的常用鉴定方法,对诱变选育的一株琥珀酸产生菌(SH-24)进行菌落培养、菌株形态的观察和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真菌门(Fungi)、藻菌纲(Phycomycetes)、毛霉目(Mucorales)、毛霉科(Mucoraceae)、毛霉属(Muco)、总状枝毛霉组(Racemousus)中的总状枝毛霉(Mracemosus fresenius)。该菌株的平板生长温度范围在37℃以下,最适生长温度为28℃左右;对所研究的几种碳源均能利用,且对葡萄糖的利用最好;能利用各种氮源包括硝态氮、亚硝态氮、氨态氮和有机氮,无机氮中氨态氮的利用效果最差,有机氮中除豆粉之外都能很好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