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84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钙钛矿La0.7Sr0.3-xNa xMnO3(0.05≤x≤0.3)系列样品.结果表明:由于Na+离子半径(0.102 nm)小于Sr2+离子半径(0.127 nm),导致La0.7Sr0.3-xNaxMnO3(0.05≤x≤0.3)样品的结构随着Na+离子掺杂量的增加由正交向单斜转变.样品的晶胞参数a随x的增大而增大,而c随x的增大而减小,c/a随x的增加而减小;样品的形貌呈现不规则的颗粒状,中间还夹杂着棒状物;随着Mn4+与Mn3+摩尔比的增加,A位的平均离子半径减小及A位离子失配效应减小的共同影响下,当x≤0.2时,居里温度随着Na+离子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x>0.2时,居里温度随着Na+离子掺杂量的增加而下降;由于Na+离子掺杂引起的容差因子的减小,晶格收缩、铁磁耦合变小,导致居里温度附近的最大磁熵变随x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纳米TiO2混晶中金红石相和锐钛矿相相对含量的计算公式,与文献中实验方法得出的计算公式吻合,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得以很好的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氧化剂制备可膨胀石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混酸法制备了两种不同氧化剂体系的可膨胀石墨(EG),并采用膨胀容积和X射线(XRD)对EG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K2Cr2O7为氧化剂制备的可膨胀石墨,氧化充分,插层效果好,膨胀容积(EC)大,K2Cr2O7同石墨的最佳比例是0.8∶10。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化学氧化直接插层和分步插层法制备含磷化合物插层GIC,通过对GIC的受热失重变化及膨胀前后石墨层间结构变化的研究表明:直接插层体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石墨∶H2SO4∶K2Cr2O4(质量比)=1∶4.92∶0.1;分步插层法制备含磷化合物插层GI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对直接插层产物水洗pH值为3后,用含磷化合物溶液在30℃下浸泡1h。分步插层法所制得含磷化合物插层GIC的抗氧化性能提高。X-射线衍射(XRD)对GIC的结构研究表明,插层后石墨层间距离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高压电器用耐SF6新型绝缘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硅灰石(CaSiO_3)填充软聚氯乙烯与碳酸钙(CaSiO_3)填充软聚氯乙烯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得出CaSiO_3是一种优于CaCO_3的补强剂和介电性能改良剂.通过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硅灰石粉,提高了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耐寒性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Al(OH)3超细粒子,用扫描电镜(SEM)和粒度分析法对颗粒尺寸进行观察和测定,并研究了制备条件对Al(OH)3超细粒子粒度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物初始量浓度、反应温度、陈化时间及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是影响产物Al(OH)3粒子尺寸及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可膨胀石墨在膨胀阻燃体系中协同阻燃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氧指数(LOI)、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等技术手段对可膨胀石墨(EG)与膨胀型阻燃剂(IFR)协同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G与IFR复配,体系氧指数明显提高,其热稳定性增强,热降解速率降低,残炭率提高,燃烧炭层连续致密,EG与IFR具有很好的协同阻燃作用.热分析及扫描电镜结果证明,EG与IFR的协同阻燃作用机理的关键在于凝聚相成炭.  相似文献   
19.
铌酸锶钡/钛酸锶钡复相陶瓷制备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钛酸四丁酯等配制溶胶前驱体溶液,通过控制前驱体溶液中各组分的配比成功制备了粘稠的溶胶溶液,以悬浮传统固相烧结工艺制备的微米级铌酸锶钡陶瓷粉体,在超声分散等的作用下形成均匀凝胶,最后成功制备出复相陶瓷坯体。采用X射线及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同时对其制备工艺及烧结制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两相固溶均匀,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在烧结过程中晶粒异常长大等优点,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条新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光谱在淀粉糖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检测葡萄糖浆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讨论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校正模型过程中样品预处理及利用常规吸收峰优选波长的方法。经验证:DE、DP分布测量值同浓度参考值具有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9),测量重复性变异系数(CV)优于2%。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以满足葡萄糖浆中主要成分的实际测量要求,为玉米深加工企业提供了淀粉糖生产过程控制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