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3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255篇
工业技术   8935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608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3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得到了所有∑<50和两个具有代表性的∑<50沿[0001]了向h.c.p.Ti中的晶界结构。在所有对应最低能量的组态结构中,界面都是由完好区和具有一定几何构型的位借核所构成,位借核对应的几何单元只有两种型态,一种是四面体结构,另一种是三个并联的四面体,分别被定义为T单元和A单元。  相似文献   
102.
103.
本文根据本人多年的现场工作经验,全面阐述工矿企业建筑施工现场用电存在的通病,从而达到施工企业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用电,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违反规范施工,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5.
某油田古潜山储层主要是隐藻白云岩,发育大量裂缝、溶洞,非均质性较强,物性差,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岩潜山缝洞型储层。研究区缺少FMI成像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资料,所以本文选择以双侧向为主的常规测井技术来识别缝、洞,充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建立了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进一步计算了工区内近50口井的相关储层参数,从而定量地划分、评价了储层。测井解释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基本一致,说明文中应用的测井评价技术,完全适用于该油田古潜山储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6.
为了保持油井稳产,提高油藏采收率,姬塬油区拟采用面积法注水,急需对油藏分布规律进行详实、系统的研究,以保证井网建设的合理、高效。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油区现有测井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再解释,从油藏特征研究出发,对储集层进行测井分析,并使用克里金技术进行了地质建模。使用容积法计算油藏储量,为油区的注水开发提供了油藏资料。  相似文献   
107.
简要介绍了吸水保水剂的保墒机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一种超强吸水保水剂PPAC在农、林业中的应用效果及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了使用吸水保水剂是实现节水型农、林业的一个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铝塑复合管主产过程的工艺问题,并着重普塑复合管层间粘结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9.
地温法是非地震物化探手段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油气普查和勘探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简要介绍了地温法寻找油气藏的仪器设备、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及特点,并举例说明了其应用效果。应用高精度测温仪,通过开展浅层地温测量和研究,可以达到寻找油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0.
河套灌区的引黄水闸一直存在泥沙问题。由于水流连续条件的变化,枢纽上不同引水角度,闸底高程等因素都会影响上游渠道来沙的再分配。研究解决这些泥沙问题,无论对改进灌区管理还是节约挖淤劳动力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介绍三个已见效益的调沙工程实例。1.皂火干渠第一节制闸调沙设施该枢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