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91.
本文从空调通风方式、空调水系统、冷热源、防排烟等方面介绍了丛台酒业大厦的设计 ,并给出主要设计参数 ,总结了设计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2.
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直方图阈值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保证遗传算法能够尽快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避免早熟现象发生,提出了适应度标定公式,保证适应度函数值总为正值。新的适应度函数能够正确引导群体的发展方向,提高选择压力;提出了相似度概念,保留相似性差的个体,剔除相似性个体。在不增加群体规模的前提下,增加了群体的多样性。为了有效地对图像进行分割,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采用Otsu公式,找出分割图像最优阈值。给出不同改进遗传算法计算实例比较和不同图像分割方法效果图。  相似文献   
193.
铜锍品位是富氧底吹铜熔炼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工艺参数,针对铜锍品位实时检测困难、检测结果滞后时间长、指导生产工艺参数优化滞后等问题,基于生产数据深入挖掘及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FA-PSO-RBF神经网络的铜锍品位预测模型。首先为了降低模型的预测误差,利用FA分析方法对原始生产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确定主要因子数量为6个,并计算因子得分,然后针对RBF神经网络模型对关键参数依赖性较大的不足,利用改进PSO算法对网络结构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寻优,最后,以因子得分为输入,铜锍品位值为输出,通过实际生产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与RBF、标准PSO-RBF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铜锍品位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与标准PSO-RBF预测模型相比,RMSE和MAE的值分别降低了17.2%和21.2%,该预测模型对富氧底吹铜熔炼生产过程参数优化控制提供了一种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94.
为有效检测夹杂在强噪声中的微弱有用信号,构造一个具有丰富动力学行为的三维耗散混沌系统,利用相图、Lyapunov指数谱和分岔图数值仿真方法,分析该混沌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并利用该系统良好的噪声免疫性和极端敏感性,将其应用于未知频率的微弱信号检测.通过对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确定了混沌吸引子拓扑形状变化的临界阈值.该系统在双涡卷混沌状态和单涡卷混沌状态之间的开关阈值附近运行,微弱信号的幅值会影响混沌吸引子的拓扑形状.在Multisim中构建系统的仿真电路,并搭建实际的物理电路,模拟电路的实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弱信号检测的实际工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5.
标签传播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网络中社区检测及其它工程领域,但由于其标签更新的随机性,降低了社区检测的稳定性,为此提出一种LPA-5SA(LPA-five step Ant)算法。使用蚁群优化算法的概率转移公式将标签传播算法的随机选择变为目标函数高概率选择,通过5步更新法提高信息素选择权重,提高社区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率。该算法在真实的网络和人工合成的网络中进行实验,结果用模块度和NMI指标进行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6.
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产品的二级封装环节,使用焊料将元件焊接到焊盘过程中形成的焊点互连结构成为实现产品完整机械连接及电气、热通道的重要载体。其中焊料和焊盘间的界面反应影响着焊点内部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MC)的形成与生长,直接关系到电子元件的焊接质量与服役寿命。为此重点探究了IMC层经过三种焊盘金属表面修饰形成的形貌结构及热力学条件下的微观组织生长行为。通过恒温热处理分析服役过程中的IMC层演变规律,推力测试对比出不同焊盘基底的焊点结合强度,并确定IMC缺陷结构的失效源。对分析服役状态下焊点互连结构的失效机制,优化焊接工艺和提升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