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5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石煤酸浸液中萃取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陕西山阳石煤钒矿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磷酸二异辛酯(P204)对硫酸浸出溶液体系中钒的萃取工艺。主要考察了P204体积分数、pH值、萃取时间、萃取级数及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等因素对钒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P204体积分数20%,磷酸三丁酯(TBP)5%,磺化煤油75%,萃取平衡pH值在2.5左右,相体积比为1∶5,萃取时间为5 min,萃取级数为5级。在此条件下萃取含钒2.965 8 g/L溶液,萃取率可达98.57%。  相似文献   
42.
陶瓷制造经历数千年历史,当前阻碍陶瓷材料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成型工艺技术没有突破。本文介绍了固体无模成型工艺及气态成型,并对上述工艺的原理、工艺过程及特点进行比较,提出了陶瓷成型工艺的关键问题。并介绍了水基非塑性浆料的注射成型新工艺。  相似文献   
43.
44.
以低变质粉煤的低温干馏产物兰炭为固体原料,考察了采用干法制浆技术制备的水炭浆(CHWS)的燃烧性能。通过热重分析法(TG-DTG-DSC)可知,CHWS的燃烧过程可分为水分蒸发段、挥发分及炭质颗粒燃烧段和残炭燃烧段三个阶段。燃烧特性参数中着火点较高,温度可达446.4℃,出现最大燃烧速率的温度在563.7℃。分析浆体在10℃/min,20℃/min,30℃/min和40℃/min四种速率下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升温速率的提高可降低着火点,提高燃烧终止温度,扩展了燃烧区间(430.7℃~855.7℃),CHWS的最大失重速率提升,燃烧过程向高温方向移动,存在热滞后现象。基于Arrhenius公式的Doyle积分法求取的动力学参数表明:升温速率的提高有助于降低浆体的燃烧活化能,同一升温速率下第二阶段的燃烧活化能更低,最剧烈的燃烧过程发生在40℃/min升温速率时的第二阶段,活化能为14.18 kJ/mol。在Aspen模拟中兰炭的常规组分特性从数据库中获取,非常规组分不参加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计算,燃烧过程按热重分析结果的三阶段划分,主体模块燃烧炉的模拟采用收率反应器和平衡反应器两部分完成,模拟结果显示:CHWS燃烧烟气中H_2O+CO_2+N_2的总量为96.46%(质量分数),污染气体NO+NO_2+SO_2+SO_3的总量为0.52%(质量分数),二次除尘后粉尘含量降低至0.013 kg/h,CHWS具有燃烧高效充分、污染气体排放量低、粉尘含量少等优点,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固态燃料源燃料。  相似文献   
45.
化学法制备超细银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化学法制备超细银粉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作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超细银粉的分类、化学制备原理及工艺,并对液相化学方法制备超细银粉的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超细银粉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6.
陶瓷制造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当前阻碍陶瓷材料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成形工艺技术没有突破。笔者介绍了胶态成形、固体无模成形工艺及气态成形,对上述工艺的原理、工艺过程及特点进行比较,提出了陶瓷成形工艺的关键问题。并介绍了水基非塑性浆料的注射成形新工艺。  相似文献   
47.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采用标准k-ε模型、组分传输模型、多孔介质模型以及P1辐射模型对内热式低温干馏方炉内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改变燃气比时,燃气入口处温度分布趋势不变,低温干馏炉内达到的最高温度受燃气比影响较大,当燃气比为0.6时,最高温度可达到1 870℃.根据低温干馏原理,并结合炉内煤层温度分布的模拟结果,确定了最优的燃气比为1.8.  相似文献   
48.
球形纳米银粉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较高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采用水合肼为还原剂,PVP为保护剂的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银粉。通过对还原剂、保护剂用量和硝酸银浓度、温度、还原剂的加入方式、pH值等因素对纳米银粉粒度和形貌影响的考察,获得了制备纳米银粉的工艺。在AgNO3浓度为0.6mol/L,PVP/Ag摩尔比为1.5,水合肼浓度为0.6mol/L,pH值为5~6,温度为60℃的条件下,制备出了粒度均匀且粒度在50nm左右的纳米银粉。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胶态成型、固体无模成型及气态成型,对上述工艺的原理、过程及特点进行比较,提出了陶瓷成型工艺的注射成型关键问题,并介绍了水基非塑性浆料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从氰化尾液中回收铜的工艺过程,主要涉及铜在吸附解吸过程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分析了铜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和在树脂上的吸附状态以及树脂在解吸过程中颜色的变化所伴随的相关反应,根据这些变化确定了铜的解吸剂。结果表明,铜的状态变化和解吸剂的选择密切相关,根据铜的物理化学变化能够选出有效的解吸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