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工业技术   7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结合零速修正(ZUPT)在陆用惯性导航系统中的应用,把多尺度估计理论应用于零速修正并建立了多尺度估计模型及算法,获得了比在单一尺度上进行卡尔曼滤波更好的估计结果,有效地提高了零速修正的精度.  相似文献   
772.
洪恩钦  王碗  李兴鲁  宋强 《建筑施工》2022,(6):1367-1369
针对常规判定工程桩入岩深度方法存在的主观性强、误差较大等问题,在充分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宁波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实践,提出基于BIM技术辅助判定工程桩入岩深度的方法。通过BIM技术建立工程桩三维模型和硬质基岩面模型,并进行整合分析,获取每根工程桩入岩后的桩底高程,生成桩底高程图纸,指导现场桩基施工。该方法不仅提高工程桩入岩深度判定精度,且在施工前获取高精度桩深数据,对桩基施工前期准备和现场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3.
超细金刚石(UFD)粉体高温易氧化、分散稳定性差使其在高温、溶液等环境中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采用硅低温热解-活化-包覆复合工艺实现了超细金刚石表面包覆改性,成功制备了具有纳米尺度核-壳结构的UFD/Si复合粉体。用拉曼和透谢电镜分别表征了包覆粉末石墨化程度,探究包覆前后粉体的相成分,复合粉体形貌及包覆层厚度;用热重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结合粉体在10%硫酸悬浮液中的稳定静置时间分别测定UFD包覆前后的抗氧化性和分散稳定性。结果表明,850℃时的原位热解反应使Si活化量充足,无定型硅层均匀包裹着金刚石颗粒呈椭球形,包覆层厚度为10~30 nm,物相主要为金刚石和无定型硅。核-壳结构的UFD/Si复合粉体具有抗高温氧化性,硅层阻隔了金刚石与氧气直接接触,其初始氧化温度较纯UFD从500℃提高到780℃,945℃时才被彻底氧化。包覆减少了金刚石表面的官能团,减弱了颗粒之间的吸附,包覆Si后的UFD粉体在10%稀硫酸悬浮液中的沉降时间较纯UFD提升了12 h以上。  相似文献   
774.
王靖  崔毅琦  张洋  张宇  宋强  黄丹  闫增达  童雄  韩彬 《矿冶》2023,32(6):121-130
以云南文山多金属含锡硫化矿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XRD)、X-荧光光谱分析(XRF)、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矿物解离分析(MLA)等手段对该矿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提出选别方案。结果表明:回收价值最高的元素为锡,主要以锡石的形式存在;硫化矿包括磁黄铁矿、毒砂、闪锌矿和黄铁矿等,其中磁黄铁矿为含硫主要矿物;矿样中含有少量的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绿泥石、石英和黑云母等;选矿试验采用“磁选除铁—37μm分级—粗粒重选—细粒浮选”联合工艺流程,可获得S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21.60%和81.42%的细硫精矿,S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26.19%和87.71%的次硫精矿,脱硫效果较好。结果可为锡石综合回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75.
锡石属于脆性矿物,在采矿、破碎及磨矿中易产生的微细粒,如何有效的回收微细粒锡石是目前浮选锡石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阐述了不同类型捕收剂和调整剂对锡石的作用机理,以及对微细粒锡石的浮选工艺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絮凝浮选、载体浮选、微泡浮选的作用机理以及调控机制。分析了未来微细粒锡石浮选药剂的重点研究方向,指出了组合捕收剂在未来微细粒锡石浮选的广阔应用前景;旨在为微细粒锡石的高效回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6.
采用含AlCl3与1-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的离子液体对航天用30CrMnSiA材质的紧固垫片和连接器电镀Al。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Al镀层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并检测了镀Al试样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Al镀层分布均匀,无漏镀、起皮等缺陷,晶粒大小一致,维氏硬度为35~40 HV,结合力良好,中性盐雾试验96 h无白锈、336 h无红锈,耐磨性良好,无氢脆现象,综合性能满足航天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777.
陈延信  苏嘉豪  赵博  宋强  聂娇 《建筑材料学报》2023,26(12):1292-1302
以气态硫磺还原磷石膏(PG)作为全钙源,采用分段煅烧制度制备了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研究了其矿物相组成与水化性能.结果表明: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相为Ca4Al6(SO4)O■12、Ca2SiO4(β-C2S)和Ca8Fe4Al4O20(C4AF),同时含有少量的钙铝黄长石(C2AS)和alpha’-Ca2SiO4·0.05Ca3(PO4)2(α’-C2S);随着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的增加,■的含量增加,但煅烧温度超过1 300℃,煅烧时间超过90 min后会对■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过度煅烧熟料各龄期的强度都会降低,对其早期强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78.
电力作为经济的"示波器",对海量电力用电大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智能参数估计是电力经济评估的关键步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量电力经济大数据的建模方法和经济相关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针对电力经济二元大数据的时空特征构造扩展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平稳性和协整性检验;然后以用电量为因变量,通过构造回归方程确定与其他电力经济特征量的权重因子;最后采用灰色关联聚类进行特征提取,并以权重因子为判据进行聚类中心选择,从而获取最优特征子集。通过对某省实际用电数据的仿真对比分析,验证所提方法能够在保存特征子集物理含义的前提下,极大消除冗余,满足了经济评估的需要,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779.
具有万伏级以上电压隔离和兆瓦级以上直流能量变换能力的大容量直流变压器(high-power dc transformer,HDCT),是实现高/中/低压直流系统互联、构建直流电网的核心基础装备。文中提出基于IGCT-Plus器件和中频隔离的HDCT技术方案,给出IGCT-HDCT拓扑结构,分析换流特性,提出实现软开通和准软关断的换流方法,可大幅降低开关损耗。在此基础上,对功率器件和变压器损耗进行系统分析,针对基于中频隔离的高压大容量直流变压器,提出的IGCT方案相比,Si C和IGBT方案具有更低的损耗。文中给出MW级IGCT-HDCT功率模块的设计方法,研制工程样机,并对子模块的大电流关断和大功率运行状态进行系统性的测试,验证IGCT-HDCT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0.
随着电动汽车电源及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镍三元层状氧化物因其高容量和低成本等优势,成为动力电池首选正极材料之一,但是高镍三元材料面临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高镍单晶可以有效减缓颗粒裂纹的产生,从而提高高镍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但是高镍单晶严苛的制备条件限制了其开发与应用。本工作通过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和熔盐法分别制备出多晶高镍材料LiNi_(0.9)Co_(0.05)Mn_(0.05)O_(2)(NCM-PC)和单晶LiNi_(0.9)Co_(0.05)Mn_(0.05)O_(2)材料(NCM-SC),并通过电子显微技术(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和电化学测试对两者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电化学性能及Li+传输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NCM-PC具有较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导致其优异的倍率性能,在10 C充放电倍率下,其放电比容量高达164 mAh/g。尽管NCM-SC的高倍率性能欠佳,但其循环性能优异,在3 C倍率下,经10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高达89%。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单晶/多晶超高镍(Ni≥90%)正极材料尺寸调控及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