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26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与30t转炉几何相似比为1:10的水模实验,研究了炉衬不同部位溅渣量的分布以及氧枪高度、留渣量和气体压力对溅渣量的影响,确定了各参数的最隹值。将水模实验得到的溅渣工艺参数应用到实际生产后,炉龄由1600炉提高到19000炉以上。  相似文献   
92.
CaO对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析晶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以CaO-Al2O3-SiO2三元系微晶玻璃为研究对象,通过DTA,XRD,SEM等手段对微晶玻璃析晶的动力学进行研究,利用析晶活化能E和析晶参数n值来分析析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析晶参数n=2,体系属于整体析晶。随着氧化钙含量的增加,析晶温度降低,析晶活化能降低,有利于微晶玻璃的晶化,使其密度增大,显微硬度增加。但氧化钙加入量不能过大,否则会因烧结温度区范围变窄而产生坑点、突起、断裂等缺陷。  相似文献   
93.
含钛渣冷却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含钛渣的粘度、电导率与温度、渣成分、时间的关系,获得了渣中初始结晶相CaTiO3结晶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建立了CaTiO3相的结晶温度与渣碱度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94.
LF精炼用发泡剂的发泡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含不同碳酸盐及碳化物的LF发泡剂的发泡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发泡剂所产生的气体量有很大差别,C和碳化物的气体发生量明显大于碳酸盐.以SiC、CaC2和碳酸盐等混合物组成的发泡剂效果更佳,其发泡高度在原始渣厚的一倍以上,持续发泡时间超过20min.  相似文献   
95.
反应条件对脱硫石膏晶须生长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硫石膏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工艺制备硫酸钙晶须。借助XRD、高分辨显微镜等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硫酸钙晶须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脱硫石膏可以制备出硫酸钙晶须;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硫酸钙晶体的长径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120min时,长径比达到最大,其值为48.17。  相似文献   
96.
中间包吹氩是适应洁净钢冶炼的新技术、新方法。依据相似原理,在实验室建立了一定相似比的薄板坯连铸中间包物理模型。比较了传统堰坝组合,吹氩气幕挡墙分别代替堰、坝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特征的影响,并尝试在中间包内采用双气幕挡墙的控流方式。结果表明,气幕挡墙分别代替堰、坝,中间包停留时间和死区体积与堰坝组合十分相近;双气幕挡墙代替堰坝组合,除死区体积较大外,停留时间接近堰坝组合。上述结论为气幕挡墙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
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的性能及合成,论述了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
采用企业转炉钢渣进行了磨矿一磁选实验,探讨了钢渣磨矿粒度与时间的关系,在给定磨矿粒度下分别进行了弱磁和强磁磁选实验,探讨了磁选得到的精矿品位和铁回收率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转炉钢渣硬度大,难磨,弱磁磁选得到的铁精矿品位与原渣铁相比大幅度提高,转炉渣原渣磁选后的铁精矿品位为84.05%,可作为炼钢原料回收利用.强磁磁选得...  相似文献   
99.
李建民  姜茂发 《钢铁》2017,52(9):48-53
 针对太钢采用连铸工艺并使用低碱度保护渣生产高锰钢20Mn23AlV铸坯表面存在的微裂纹问题,通过现场取样、渣-金反应等试验,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系统研究了表面裂纹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现有低碱度保护渣在使用前后的成分变化、熔点、黏度和传热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产过程中低碱度保护渣中的SiO2被钢液中的铝还原,导致液态渣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坯壳与结晶器铜板之间的润滑和传热等性能,导致了高锰钢20Mn23AlV铸坯表面微裂纹缺陷。连铸生产钢液中含有强还原性元素(铝)时,应采用低SiO2质量分数的连铸保护渣,以减少高锰钢连铸坯表面微裂纹的产生,提高铸坯表面质量,实现高锰钢连铸生产顺行。  相似文献   
100.
20Mn23AlV高锰无磁钢的高铝含量导致连铸过程中钢水与连铸保护渣的剧烈反应,连铸坯产生大量裂纹缺陷,影响其连铸正常生产。为提高铸坯质量,保证20Mn23AlV高锰钢连铸生产顺行,本研究对现场生产20Mn23AlV的连铸工艺和采用的连铸保护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实验室的感应加热炉进行渣-金反应试验,并结合化学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开发出20Mn23AlV低反应性连铸保护渣,并采用工业试验证明采用低反应性连铸保护渣可以消除连铸坯表面裂纹缺陷,20Mn23AlV高锰钢铸坯修磨量可由8%降低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