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5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应用三菱Q系列的PLC对原来的西门子S5系列PLC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介绍改造的理由,改造后控制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和系统运行后各性能情况。改造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2.
考虑时滞影响的SVC广域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考虑时滞影响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广域附加阻尼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以含有SVC的新英格兰电力系统为例,通过几何可控/可观度分析选择SVC的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广域输入信号,采用留数法计算得出了其时滞补偿参数,随后采用时滞稳定性判据分析了含有SVC常规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增益与闭环电力系统的时滞稳定裕度的关系,最后根据时滞稳定裕度结果确定了SVC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考虑时滞影响的SVC附加阻尼控制器既能够提高系统的阻尼特性,又具有一定的时滞鲁棒性。  相似文献   
53.
微电网接地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确定适合微电网的接地方式,分析总结了微电网中三类可能的接地方式(TN,TN,IT)的主要特点。并以ICCS/NTUA微电网标准模型为例,基于微电源的简化等效模型,在PSCAD/EMTDC中建立各种不同接地方式下的微电网仿真模型。比较研究了在并网模式和孤网模式下不同接地方式对微电网故障特性及其继电保护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TN-C-S方式下的故障电流足够大,能够及时地启动过电流保护装置,且设备接触电压比较低,能为低压用户的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证,是最适合微电网的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54.
姚伟  姜浔  杨荆林 《广西电力》2004,27(4):47-50
描述了一种基于Intemet和GPS的电力系统频率监测(FNET)信息系统(IMS),该信息系统采用Intemet网作为基本通信结构,它可以在宽广的范围内实现频率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发布。多层客户/服务器结构保证了频率监测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Java语言作客户和服务器端的程序语言,该语言可使用户按需获取信息并保持平台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55.
微机保护技术以其运行可靠、功能强大、算法丰富、维护方便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各地区变电站微机化改造大面积进行,由于各地变电站结构形式、供电模式以及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同,导致改造模式也不尽相同,尤其是35 kV及以下馈线保护的改造。蓬莱供电公司在  相似文献   
56.
沙声强  姚伟  孙世忠 《供用电》2008,25(3):62-64
叙述了变电站35 kV及以下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常见结构形式,变电站馈线保护微机化改造的特点。介绍了山东蓬莱供电公司不停电改造变电站35 kV及以下馈线保护的模式。该模式体现了安全、可靠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7.
卷烟纸的热失重与热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热失重/傅里埃变换红外联用(TG-FTIR)以及裂解.气质联用(PY-GC/MS)技术.对木浆和全麻卷烟纸的热失重和裂解进行了研究.从样品量以及升温速率两个因素对热失重试验参数进行了优化,测定并比较了不同气氛下卷烟纸的热重(TG)、微商热重(DTG)曲线及其受热分解时产生二氧化碳的曲线,同时,比较了不同温度下卷烟纸热裂解的几种代表性产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栽气中氧气的存在可以显著地影响样品的热分解,裂解产物中苯及其酚类物质含量相对较多可能是造成木浆卷烟纸吸味较差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58.
太空探索已成为人类共同目标,重返月球、载人火星等人类历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任务已逐步实施。如何实现地外极端环境下人类生存和发展已成为载人太空探索的基本能力和基础技术。由南京大学和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提出的地外人工光合成技术,模拟地球绿色植物的自然光合作用,利用密闭空间废弃资源或地外天体环境中丰富的资源,通过光电催化方法原位、加速、可控地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为氧气和含碳燃料,大幅度降低载人航天器的物资供应需求,支撑可承受、可持续的载人深空探索。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际航空航天领域利用二氧化碳转换生成氧气和碳氢燃料的现有方法,并深入探讨面向地外原位资源利用的人工光合成材料研究进展,期望深化对地外人工光合成材料与技术的认知,有力支撑载人航天发展。  相似文献   
59.
风电场出力具有较强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往往需配置储能以平滑其出力波动、满足风电并网导则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应用于风电场出力平滑的多尺度多指标储能配置模型。首先提出分段线性化的风电出力波动越限惩罚评价方法,并基于此构建了以考虑越限惩罚、储能成本以及限电损失的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多指标储能配置模型。该模型同时兼顾风电并网1 min与10 min的多时间尺度波动越限要求。为精确求解该模型,采用大M法将原有非线性模型转换成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通过调用Gurobi求解器求解。最后,基于一周的实际风电场数据,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
为了通过热重分析得出不同煤种的燃烧性能,本试验通过优化试验条件,得出试样的燃烧失重TG和燃烧速率DTG曲线,并通过有效特征指标提取,得出了能够反映单一煤样及混煤的着火和燃尽性能的CSI和BI指数的计算方法及评价标准,并将CSI和BI指标分别和已经得到广泛工业应用的煤粉气流着火温度IT和一维火焰炉燃尽率Bp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静态燃烧条件下得到的热重燃烧性能指标具有足够的判别精度,试验结果能够指导煤粉在电站锅炉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