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4篇
工业技术   19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廉价的工业TiO2粉末、通过超声–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管,通过刮刀法将TiO2纳米管制备成厚膜气敏传感器。以N2为载气,考察了工作温度、氢气体积分数(下同)对TiO2纳米管氢气敏感特性的影响。测试温度为150~250℃时,TiO2纳米管厚膜气敏传感器对氢气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当氢气体积分数为5%时,TiO2纳米管电阻变化达到2~4个数量级。传感器的气敏机理认为是TiO2纳米管表面对于氢气分子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2.
影响限流型氧传感器灵敏度的关键在于扩散障的性能优劣。采用混合导体材料为LaxSr1-xMnO3的混合导体扩散障,通过测试其在不同温度、不同氧浓度下的电流一电压曲线,衡量其对氧浓度的灵敏情况,从而作为评价其氧传感器性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93.
氧化锆超细粉合成新方法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温强碱合成氧化锆超细粉的方法是与其它方法不同的新合成法。应用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热质量损失等方法分析了此新方法的不同之处,结果发现:在研磨在混合、反应过程中氧化锆晶核便已初步形成,经过热处理后便可长大形成立方相氧化锆超细粉。综合XRD,XPS等的分析结果,推测了水化氧化锆的结构,并提出“微区溶液”的概念对新方法的反应过程及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4.
银包覆对LiFePO4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已二醇(PEG)为分散剂,利用球磨工艺让AgNO3与预合成的LiFePO4充分混合,在氮气气氛下原位合成了LiFePO4/Ag复合材料.扫描电镜表明材料颗粒细小,分布均匀;背散射电子图像和元素分布图显示了银在材料中的分布情况.材料表面的光电子能谱表明银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以合成材料为正极的电池的循环伏安特性曲线表明,在锂离子插入和脱出过程中只有单一机制的存在.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电池容量没有明显的降低,但是电极极化效应逐渐明显.当充放电电流密度达到C时,电池只有很小的容量和较大的电极极化效应.把电流密度减小到C/10时,电池的容量又得到了恢复.在C/8的电流密度下,电池循环了45次,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容量衰减现象.  相似文献   
95.
介绍阿海水电站厂房工程布料机输送常态混凝土施工的应用研究及实践,布料机系统在厂房结构常态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及应用效果和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插层复合材料的光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插层复合材料的插层机理、插层方法以及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主体材料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及改性方法,并提出在光催化领域插层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7.
以四氯化锡作催化剂,水杨醛、取代苯胺、硼氢化钠、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了4种3-芳基-1,3-苯并噁嗪类化合物,收率为63%~73%(以氨甲基苯酚计,n/n)。产物化学结构经IR、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测定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杀虫和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合成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如5d在500 mg/L浓度下对稻纹枯病菌的防效为80%,5c在25 mg/L浓度下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为78.5%。  相似文献   
98.
以苯并[1,2-b∶4,5-b']二噻吩-4,8-二酮和3-(2-癸基十四烷基)噻吩为原料,通过数步反应高效合成了三种目标小分子受体BDT-2H、BDT-2F和BDT-2Cl.三种小分子受体具有依次红移的吸收光谱,光学带隙分别为1.72、1.70、1.65 eV,HOMO和LUMO能级也呈现出依次降低的趋势.因此,三种小分子受体分别与聚合物给体PBDB-T共混制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依次降低的开路电压(0.99、0.88、0.80 V)和逐步提高的短路电流(6.74、11.63、15.63 mA·cm-2),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2.82%、5.64%和7.17%.  相似文献   
99.
100.
稀土铈掺杂LiFePO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固相法合成了Ce3+掺杂的Li1-xCexFePO4正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少量Ce3+掺杂未影响到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显著改变了粉体的微观形貌,降低颗粒粒径至纳米级,改善了可逆容量和循环性能,得到最佳配比的正极材料Li0.9975Ce0.0025FePO4,在0.1 C的充放电速率下,其初始可逆放电容量达到116 mAh/g.引入稀土离子是提高磷酸铁锂新型锂离子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