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4篇
工业技术   19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Y2O3稳定ZrO2材料的电导活化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13-473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一种Y2O3稳定ZrO2材料(YSZ)的交流电导率谱,进而导出了材料的直流电导率并分析了其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在低温下材料的电导尖化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一实验现象与在高温下所观察到的活化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规律截然相反。通过分析材料中氧空位的解缔及迁移机制,对YSZ材料中电导活化能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作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2.
LiFePO4材料的制备与电池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固相法合成了裂解碳包覆的具有亚微米球形颗粒团簇微结构的LiFePO4粉体材料.材料中裂解碳百分含量为5.01%,一次颗粒粒径在200~600nm,团簇体粒径在10μm左右.在0.1、0.2、0.5和1C的充放电速率下,研究了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变化.当充放电速率<1C时,随着充放电速率的增大,材料的充放电平台和比容量并不随速率的增大而发生较大变化,当充放电速率≥1C时,材料的充放电电压平台迅速升高(充电)或降低(放电),比容量也有较大的降低;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材料的比容量有所增加,然后趋于稳定.在30个循环后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1.7、129.1、123.5和114.4mAh/g.  相似文献   
103.
纳米材料及其技术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以及量子尺寸效应,使得材料的电学、力学、磁学、光学等性能产生了尺人的变化。纳米在精细陶瓷、微电子学、生物工程、化工、医学等领域的成功应用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使人米材料及其技术成为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次,被认为是21世纪的又一次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104.
采用丝网印刷法将钨酸分解得到的氧化钨粉末制备成氧化钨厚膜气敏传感器,并先后在氢气和空气气氛中进行还原和氧化处理,系统研究了氢气浓度和氧化时的升温速率对敏感膜的形貌、结构和CO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氢气还原-空气氧化后,敏感膜表面形貌由近似球形的颗粒转化为表面光滑两端开口的集束棒状或规则的四方柱状,而晶体结构则没有发生改变.敏感膜对CO的灵敏度(Rair/RCO)随CO浓度的增加和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没有进行气氛改性的敏感膜相比,经10%H2气氛还原并在600℃空气中以5℃/min氧化处理后的敏感膜对CO具有最大的灵敏度,其对3.8×10-5CO的灵敏度提高了13.3倍.即通过对敏感膜进行气氛改性可显著提高对CO的敏感性能.  相似文献   
105.
无机材料点缺陷的研究具有基础性和前沿性特色,是当前高技术陶瓷发展中的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撑,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甚为世人瞩目.点缺陷结构与高技术陶瓷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密切相关.本文就点缺陷能量、生成、缔合、点缺陷和界面间的互作用等化学和物理机制,点缺陷的电子学以及点缺陷工程研究中的最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本文还就点缺陷对改善高技术陶瓷的电、磁、光、力和生物等性能所提供的美好前景进行了评述,以期有助于今后我国在无机材料领域原创性和开拓性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6.
新型N-(1,3,4-噻二唑基)噻唑甲酰胺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烃基-2-氨基-1,3,4-噻二唑和2-甲基-4-三氟甲基噻唑-5-甲酰氯为原料,在三乙胺的作用下合成了新型结构的标题化合物,并且发现化合物中与1,3,4-噻二唑基相连的苯环上有吸电子取代基的产率比苯环上无取代基的产率低。产物的结构用IR、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其对所测菌种均表现出一定的杀菌活性,而且1,3,4-噻二唑环上连有烷基的活性明显高于连有芳基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7.
哌啶作为AISI304不锈钢孔蚀缓蚀剂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选用哌啶作为AISI304不锈钢在中性氯化钠介质中的孔蚀缓蚀剂。运用稳态阳极极化曲线和P-G瞬态响应测试研究哌啶的缓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哌啶(PD)对氯化钠溶液中304不锈钢孔蚀的发生有相当强的抑制作用;1100小时的长时间测试证实哌啶能明显阻滞孔蚀的发展过程。哌啶通过竞争吸附机制起缓蚀作用。在缓蚀剂分子与侵蚀性阴离子的浓度比高于“临界浓度比”的体系,哌啶的缓蚀作用明显优于浓度低于“临界比”的体系。所研究体系的“临界浓度比”为PD:Cl-=1:50~80(摩尔比)。初步分析了高于“临界浓度比’体系的缓蚀剂阳极脱附及其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水基凝胶流延成型工艺是1种薄片式材料制备新技术,主要是利用陶瓷浆料中有机单体聚合反应形成三维空间的网络结构,将陶瓷颗粒填充于网络骨架中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结构均匀的陶瓷坯体。主要研究四方多晶氧化锆薄膜制备过程中,有机单体溶液浓度和pH值对纳米四方多晶氧化锆浆料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浆料中有机单体浓度的增加,浆料聚合反应速率显著提高,为保证合适的固化时间,有机单体浓度可控制存10%~40%(质量分数)范围内;浆料的PH值对聚合反应速率有显著的影响,随PH值的增大,聚合反应速率降低,合适的pH值范围为9~10;在高于35℃温度范围内,聚合反应速率变化显著,适当的成型温度范围为35℃~45℃;引发剂和催化剂用量增加,反应速率大大提高,为获得较好的成型性能,浆料的引发剂用量应控制在0.15%~0.30%(体积分数,下同)的范围内,催化剂用量在0.20%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09.
利用3,4-二氢-1,4-苯并噁嗪(2)和氯乙酰芳胺经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4-(芳氨基甲酰甲基)-1,4-苯并噁嗪类衍生物1a~1h.研究了溶剂、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优化条件下,收率达50%~70%.用IR、1H NMR、13C NMR等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0.
唐子龙  宋诗哲 《化工学报》2007,58(3):698-703
磁阻探头技术是一种新的腐蚀检测技术,该技术使用范围广,可获得腐蚀速率的定量表征。基于信号降噪技术和相关的数值分析,提出了新的磁阻探头(IRP)数据处理的积分过滤算法(IFA)。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磁阻探头腐蚀数据处理环境,该环境基于作者最新提出的范式腐蚀数据标记语言。数据处理环境良好的用户界面大大简化了磁阻探头的数据处理,促进了数据的共享。本工作将IRP用于大气腐蚀早期行为的研究,根据测试结果从多方面验证了解析方法的可靠性及适应性。计算结果完全反映了实测曲线随时间变化的所有特征,与自然环境大气腐蚀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