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结构动力分析理论和流固耦合分析理论,在已有的“拟三维”梁式渡槽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拟三维”梁式渡槽流固耦合建模方法。模型不仅能实现渡槽与大晃动水体的双向同步耦合,而且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可用于多跨渡槽联合的流固耦合计算分析。除此之外,模型还可以用于计算带有加劲结构型式的渡槽。以东深供水渡槽的某段为例 , 采用提出的“改进拟三维”模型进行地震时程分析 , 计算结果与三维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计算效率高。因此,提出的模型可以作为梁式渡槽分析计算的实用静、动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2.
引言 岩石裂隙网络的随机性和复杂性使得预测岩体力学性质和裂隙渗流相当困难。如何用合适的数学手段描述裂隙特征,是研究岩石裂隙的一个关键问题,历来受到较多的关注。裂隙在空间的分布有较强的离散性和随机特征。以下两个例于[1-3]能比较好地说明这一点. 例1 葛洲坝二江泄水闸闸基,采用两列排水孔来控制渗流,蓄水后发现,有很多排水孔不出水,甚至在两个出水量较大的排水孔之间的排水孔都不出水。 例2 在彭水工地右岸平硐进行现场渗透变形试验,供水压力为 0.2 MPa,且维持48 h之久,在观测壁上,仅沿软弱夹层个别地…  相似文献   
23.
二维材料中的激子跃迁和能谷极化过程具有丰富的能谷物理特性,因此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发现,单层和双层WS2中激子和能谷特性可以通过耦合不同掺杂浓度的AlGaN进行有效调控.当WS2和n型AlGaN耦合时,会出现显著的激子能量红移.值得一提的是,来自AlGaN的层间电荷转移作用会促使双层WS2形成II型能带,进而产生层间激子跃迁.层内激子峰和层间激子峰的能量和强度还可以通过双层WS2中的转角进行调控.在13 K条件下,通过耦合n型AlGaN,单层WS2的谷极化率高达82.2%.这是由于AlGaN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会带来更高的激子衰减速率,且掺杂导致的载流子屏蔽效应会减少层间谷散射.层间激子的谷极化率明显高于层内激子,这是由于在层间激子中电子-空穴相互作用较弱,导致层间谷散射受到抑制.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来调控二维材料的激子特性,在单层WS2中实现了极高的谷极化,并在双层WS2中诱导出层间激子.这些发现将激发谷激子物理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24.
 面板坝是当今国内外大坝建设中的主要坝型。以往面板坝要求用硬岩填筑,但是近十余年来,软岩料的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有的高坝也以软岩料作为主堆石料,今后超100 m级的软岩坝也是可能的。为此,有必要加强对软岩工程特性的研究。基于大坳、鱼跳、盘石头、寺坪、十三陵上池、云南茄子山、水布垭等面板堆石坝软岩料的试验结果及工程应用情况,对软岩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25.
结合广东某城市水库的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将前置库设计为有利于水体过滤与交换的半透水坝形式,重点对半透水坝的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坝体结构。该坝体结构将"挡水坝"和"半透水槽"两部分融为一体,既可实现堤坝的"短期集中污染水阻挡"功能,又能达到"长期透水交换"的功能。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各种几何类型的球型静力触探仪在双层黏土地基中的贯入特性,采用改进的RITSS(remeshing and interpolation technique with small strain)大变形有限元方法对贯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土体流动特性和贯入阻力变化规律。利用理论解和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参数分析探讨上层土厚度、土体强度、球土间摩擦因数和杆轴投影面与球截面面积比等因素对贯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型静力触探仪贯入上硬下软双层黏土地基时存在困土现象(即上层硬土陷于探头底端并被带入下层土)。困土尺寸是影响其困土效应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困土尺寸随下层土与上层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比的减小而增大,随球土间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杆轴面积比对贯入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相对摩擦因数和土体强度比影响较小,与上层土厚度和下层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无关。困土厚度变化为0~0.20D、困土宽度变化为0~0.50D。困土效应增大下层软土贯入阻力,导致不排水抗剪强度计算值偏大。基于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提出考虑土体强度特性、杆轴比和摩擦因数因素的困土效应修正公式,得到更为准确的下层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值。  相似文献   
27.
全风化花岗岩(CDG)和花岗岩残积土(GRS)是华南地区易发生工程事故和地质灾害的土类.这2种土风化程度不同,其工程性质也有显著差异.现有规范主要根据野外特征和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进行划分,但在实际地质勘探中仍存在识别上的困难.对现有规范中关于确定CDG和GRS的相关条款进行了评述和讨论.鉴于CDG和GRS的级配特征存...  相似文献   
2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对围海造陆的需求日益增大。其中,如何在沿海软基上快速修建围堰,存在很多关键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模袋砂围堰具有施工效率高、造价较低、整体性能良好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某围海造陆工程中模袋砂围堰的结构设计及其施工技术,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为该技术在类似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9.
砂土中隧洞开挖稳定机理及松动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减轻在砂土地层中开挖隧洞的支护难度,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隧洞内支护压力与地层位移的关系,以及砂层稳定与破坏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砂土中开挖隧洞,由于砂土的拱效应,隧洞拱冠以上砂土在远小于原位上覆土压力的支护压力下仅发生一定的位移而不致塌落;若允许地表面发生少许沉降,隧洞内支护压力可以比原位上覆土压力有较大程度的降低。文中对太沙基的松动土压力理论及计算公式进行了讨论, 用作者改进公式计算的松动土压力值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较为相近。  相似文献   
30.
针对常规的等向固结剪切试验不能反映实际工程中复杂应力路径对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GDS应力路径三轴仪,对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花岗岩残积土进行了不同固结条件下的不排水剪切试验,探讨不同初始平均有效主应力p′c与初始应力比ηc对其不排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应力比相同的情况下,初始平均有效主应力越大,花岗岩残积土的不排水剪切强度越大,破坏时的孔压也越大;在初始平均有效主应力相同的情况下,初始应力比越大,花岗岩残积土的不排水剪切强度越大,而破坏时的孔压越小。然而,e-p′-q三维空间中的临界状态线是唯一的,不受初始平均有效主应力和初始应力比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