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木薯叶黄酮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木薯叶黄酮的工艺条件,比较大孔树脂HPD100、D151、001×1.1、NKA-9、H103和D101对木薯叶黄酮的吸附性能,并对影响树脂解吸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考察的6种树脂中.树脂HPD100最适于木薯叶黄酮的分离纯化,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达20Smg/g(干重),同时具有良好解吸性能,用7倍树脂体积的70%乙醇洗脱,解吸率可达96.78%.  相似文献   
12.
天然类胡萝卜素抑制细胞恶性转化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强  吕飞杰  张涛  韩雅珊 《食品科学》2000,21(12):46-47
实验对天然类胡萝卡素抑制细胞恶性转化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斑蝥黄素、β-胡眩素和番茄红素均能显著升调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抑制细胞生长,并使细胞周期时相左移、M期百分比下降、MI降低;细胞转化及类胡萝卜素处理过程中不伴随间隙连接蛋白基因Cx43染色体DNA的丢失或突变,提示:类胡萝卡素抑制细胞增殖,升调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及其参入间隙连接蛋白基因Cx43的表达与调控可能是其抑制细胞恶性转化的重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姜油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姜油树脂的工艺条件,探索了工业化条件下萃取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物料含水量和粒度对姜油树脂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姜油树脂的工艺切实可行,萃取率可达5%以上。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姜油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超临界CO  相似文献   
15.
抗氧化剂的功效及抗氧化活性的体外分析评价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讨论了抗氧化剂在食品和体内的功效:阻止或延缓食品成分的氧化;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治疗某些疾病。并简要介绍了体外分析评价抗氧化活性的方法:TRAP方法、FRAP方法和ABTs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生育三烯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 10年来生育三烯酚的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生育三烯酚的结构、粮食和油脂中的含量、提取纯化技术及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山苍子油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就超临界CO  相似文献   
18.
对酶法提取菠萝蜜果皮(含腱)果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加酶量及料液比对果胶提取的影响[1]。确定了酶法提取菠萝蜜果皮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42℃、加酶量45 mg/100 g、料液比1:14(g/m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菠萝蜜果皮中果胶的提取率为13.69%,总半乳糖醛酸为87.6%,比国家标准高22.6%。无论质和量它都高于目前文献报导的各种提取方法。同时,它不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生产安全,流程短,成本低,低碳环保。提胶后的残渣仍保留了原有的多种营养成分,可用于饲料。  相似文献   
19.
首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研究木薯皮的矿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又利用超临界及传统提取方法得到木薯皮不同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气—质联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技术等波谱分析方法对木薯皮化学成分做了初步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木薯皮中矿物质含量最高的是K,含量最高为1 453.29 mg/100 g干重,Ca含量次之,Na含量位居第三;微量元素中Ni含量最高,为87.22 mg/kg干重;木薯皮中检索匹配度大于90%的化学成分中检测出7-氨基-3-苯基香豆素和东莨菪内酯2种香豆素类物质,其它重要的化学成分有β-谷甾醇、乙酰愈创木酮、N,N’-羰基二咪唑、亚硝酸异戊酯等,以上化学成分均为首次在木薯皮中发现。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中异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大豆中六种异黄酮成分,同时比较了不同浓度乙醇制备样品对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豆中极性异黄酮含量高,低极性异黄酮甙元含量低。测定大豆中异黄酮含量的乙醇浓度最好控制在60%-80%。色谱柱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的Shim-Pack CLC ODS柱(150×6.0mmID5μm),流动相为MeOHHACH2O(303.566.5),流速为0-8.5min时1.0ml/min,5.8-47min时1.5ml/min,柱温为50℃,检测波长为2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