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无外界氧补偿条件下乳状液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在无外界氧补偿条件下乳状液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氧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乳化剂形成的液膜边界层阻力、PUFA自催化氧化反应以及油水相比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实验验证了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无外界氧补偿条件下乳状液中氧的扩散和亚油酸的氧化过程,并模拟计算了乳化剂膜传质系数和油水相比表面积等因素对扩散-氧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乳化剂膜传质系数和油水相比表面积是影响乳状液中PUFA的氧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2.
53.
酸奶发酵剂速效干剂制备中保护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本文研究了保护剂与酸奶发酵剂速效干剂中菌的存活率以及菌种迅速恢复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剂能够明显提高菌的存活率。添加保护剂I制得的干剂存活率为78.3%(乳酸菌)和75.0%(嗜酸乳杆菌);4℃贮存五个月后存活率相应为40.8%和37.7%。同时通过对干剂微观显微结构的分析,研究了保护剂的作用机理。扫描电显示的照片表明;不添加保护剂制得的干剂人有纤细、致密的纤维结构,而添加保护剂干剂具有疏松  相似文献   
54.
乳酸菌发酵剂浓缩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为制备高效浓缩乳酸菌发酵剂,通过综合运用复合生长培养基、缓冲盐法及化学中和法,对乳酸菌的浓缩培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 12% NFM+ 0.3%酵母膏+ 0.1% Tween 80作为复合生长培养基,加 0.5% K2HPO4作为缓冲盐,接种量为 2% (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 =1∶ 1),培养温度 42℃,培养过程用 30% Na2CO3溶液作中和剂,将 pH值控制在 6.3,培养 6~ 7 h后,可使乳酸菌的活菌数达到 5.89× 109 mL- 1。与普通的液体发酵剂相比,获得了显著的浓缩效果。  相似文献   
55.
56.
57.
本文分析了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特点,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在职业院校中的教学现状和教材类型,并探讨了"以车系为载体开发专业英语项目化教材"的可行性和教学模式,以便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强大创造力,紧跟当今国内外汽车市场的发展和趋势,让汽车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并充分锻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汽车专业英语的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成熟3个星期的干酪产生生物胺的4种影响因素(发酵剂,NaCl,山梨酸钾,水分质量分数),通过氨基酸专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发酵剂RA024,NaCl质量分数高,山梨酸钾质量分数在0.2%,水分质量分数低可以抑制生物胺的产生。  相似文献   
59.
吕兵  项建琳 《食品科学》2005,26(4):83-86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专性厌氧的短双歧杆菌和典型上面发酵的啤酒酵母进行原生质体细胞融合,通过研究两亲本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并进行跨界融合,成功初筛出兼具两亲本生物学性状、较稳定的融合了BSF1和BSF2,改善了双歧杆菌的耐氧性。  相似文献   
60.
核桃乳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宇  吕兵 《食品科技》2006,31(2):69-72
对核桃乳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的工艺参数,并针对核桃乳脂肪含量高,体系不易稳定的特点,重点研究了乳化稳定剂与体系稳定性的关系。试验得出最佳乳化稳定剂配方为:PV(0.1%)+SE-15(0.2%)+酪蛋白酸钠(0.3%)+阿拉伯胶或卡拉胶(0.1%)(均为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