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7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水-煤油(溶有β-萘酚)体系对平面射流连续反应器的传质系数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体积传质系数随搅拌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平面射流厚度为3和4 mm时,体积传质系数与搅拌强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从体积传质系数的大小分析,平面射流连续反应器具有较好的传质能力,有潜在的较好的反应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62.
国外某微细浸染型金矿中金的品位为2.58 g/t,采用XRF、XRD、SEM-EDS以及AAS对原矿矿相组成以及性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硫代硫酸钠-铜氨络合体系直接搅拌浸出工艺进行浸金试验研究,考察了硫代硫酸钠、硫酸铜和氨水浓度、液固比、pH以及搅拌速度对浸金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两种稳定剂Na2SO3和(NH4)2SO4对减少硫代硫酸盐消耗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H4)2SO4和Na2SO3可以作为Na2S2O3的稳定剂降低其消耗量,经过条件实验和综合优化实验,金的浸出率可从52.71%提高到73.26%,并对该体系的浸金机理以及各种实验因素的优化浸出过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这一类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为使防氧化涂料在高温普碳钢坯上粘附,熔制了P2O5-ZnO-Na2O系基础玻璃,用B2O3,Fe2O3,MnO,CoO,NiO 进行改性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粘结剂在升温过程中有晶相析出,用B2O3和Fe2O3改性后其软化温度为750℃,继续用MnO,CoO,NiO改性其软化温度为596℃;热处理前粘结剂为无...  相似文献   
64.
王春苗  魏连启  仉小猛  李晶  叶树峰 《材料导报》2012,(Z1):324-327,347
以高炉渣为主要原料,煅烧高岭土为主要配料制备矿物聚合材料,28d抗压强度为43MPa,抗折强度为6MPa。在固体粉料中添加硅微粉,考察其对聚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硅微粉后,材料气孔率降低,28d抗压强度提高了约30%,达57MPa,抗折强度提高了约50%,为9.5MPa,同时材料的流动性和抗淡水侵蚀能力显著增强。XRD及SEM分析表明,加入硅微粉后,聚合反应完全,产物非结晶态趋势增强,三维架构中形成更多四面体结构,材料裂纹相对减少,且断口参差不齐,材料韧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5.
在有机调整剂CTAB的作用下,将磷酸二氢铝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在一定温度下合成纳米磷酸铝粉体,然后经高温烧结制得致密陶瓷薄膜.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表征了纳米磷酸铝的形貌特征和烧结后的陶瓷薄膜结构,热重(TG/DTA)分析了磷酸铝粉体烧结过程的失重和相转变吸放热过程,X射线衍射(XRD)分析跟踪了不同温度段烧结体系的组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温度和pH值对磷酸铝纳米粉体的颗粒形貌和尺寸有较大的影响,纳米磷酸铝粉体在800℃左右即开始发生烧结,与普通磷酸铝陶瓷相比,烧结难度大大降低,同时烧结软化温度段相对较宽,利于针对不同应用体系进行烧结选择.FESEM表明,经1200℃烧结后形成的陶瓷薄膜与普通磷酸铝陶瓷膜相比具有很好的致密性,有利于发挥其在高温防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为了减缓海绵铁的高温再氧化,在以含碳球团制备海绵铁的过程中,在含碳球团表面包覆一层约0.25mm厚的Al2O3-MgO-CaO-SiO2陶瓷料浆作为保护层,研究了有无防护层的海绵铁在制备过程中的金相组织及微观形貌,分析了氧化产物的物相组成,测试了球团的金属化率,考察了包覆层对含碳球团还原过程的影响,探讨了涂层防护含碳球团的还原行为和防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含碳球团"自还原"过程中表层还原产物FeO在高温下通过塑性变形进入包覆层,并包裹其中的功能组元MgO颗粒,两者发生固溶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MgO)0.239(FeO)0.761的致密层,该致密层可进一步氧化生成内层为"针状"的Fe2.95Si0.05O4、外层为"补丁"状的MgFe2O4尖晶石结构的防护层,防护层的总厚度为0.20mm,可通过挤压形变处理的方式使其从海绵铁基体上完整剥落。涂层防护改变了海绵铁疏松多孔的氧化皮结构,致密的防护层很好地维持含碳球团内部的还原性气氛,防止生成的海绵铁被高温氧化性炉气二次氧化,在富氧炉况下取得了80%的金属化率(与无防护涂层的含碳球团相比,金属化率提高了59.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7.
钢坯热轧高温防护功能涂层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钢坯热轧高温防护功能涂层研究(涂层分类、组分分类、保护机理)及其实际应用进展进行了概述,归纳指出涂层基本组成是以高熔点物质(如SiO2,Al2O3,MgO)和低熔点物质(如TiO2,CaO)作为基材,水玻璃、硼酸盐和磷酸铝类为粘结剂,并配某些功能组分为特殊成分.论述了涂层材料的主要防护机理和设计原则,并指出增加涂层对不同钢种及使用条件的适应性,提高涂层材料保护效果、稳定性、悬浮性,解决喷涂均匀性、粘附性问题及保证涂层的热传导性能等是未来涂层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8.
方山口石煤钒矿,储量非常丰富,平均品位(以V_2O_5计)0.86%,目前已探明钒储量达125.87万吨,全国排名第四位,占全国储量的5.07%。通过对方山口石煤矿的化学组成分析,得知含碳高达11.65%,热值在3616 kJ/kg,属含碳较高的石煤矿,由于矿石自身存在着发热值,致使在焙烧过程中内部温度难以控制,导致在焙烧过程中矿石烧结现象经常发生,严重影响钒的焙烧转浸率。根据石煤钒矿冶炼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结合影响钒转浸率的主要因素,将高碳石煤原矿在马弗炉内于900℃下脱碳1 h后取出,每次脱碳量500 g,与一定比例的添加剂氯化钠混匀,制球后置于马弗炉中进行焙烧。焙砂用水+浓硫酸浸出后测定钒的转浸率。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方山口石煤钒矿脱碳焙烧最佳温度790-830℃、添加剂氯化钠适宜用量12-15%、最佳焙烧时间≥2-2.5 h、矿样适宜粒度-100目以及密闭焙烧。发现,高碳矿与脱碳矿配矿后,热值控制在1260 kJ/kg左右,在最佳焙烧条件下,钒的转浸率可达80%左右的结果。  相似文献   
69.
氰化提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氰化渣,被视为是危险固体废物。氰化渣主要由黄铁矿、石英和硅酸盐等矿物组成。本实验采取静态吸附法,模拟了氰化渣中几种典型矿物及其复合矿物对氰的吸附。研究表明:矿物对氰的吸附呈线性特征,但吸附能力各不相同, 各矿物对氰的吸附量大小顺序是q黄铁矿>q模拟氰化渣>q硅酸盐矿>q石英;石英对氰几乎不产生吸附,黄铁矿、硅酸盐矿物混合物和模拟氰化渣对氰的饱和吸附量分别约为13.89、1.09和6.89 mg/g。开发了一种数学模型用来评估石英、硅酸盐矿物混合物和黄铁矿含量对氰化渣吸附氰总量的影响。红外分析表明,CN-吸附在矿物表面,改变了氧化产物,生成了新的物质,促进了矿物对CN-的吸附。  相似文献   
70.
双氧水催化氧化Fe (Ⅱ)共沉淀砷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pH调整剂调节溶液的pH,研究了不同的pH调整剂对废水中砷沉淀效果及沉淀渣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a_2CO_3和CaO作为pH调整剂时有利于废水中砷的脱除,生成的共沉淀渣中砷主要是以无定形的非晶态块状颗粒形式存在的;使用Na_2CO_3作为pH调整剂时最有利于沉淀渣颗粒的长大,所得沉淀渣粒径最大,但是砷渣的稳定性最差,更容易从渣中释放出砷;采用CaO获得的沉淀渣中由于CaSO_4棒状颗粒的存在,渣的粒径相对较小,但砷的存在形式最为稳定,固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