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7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了SPHC低碳钢分别在SO2浓度为0、100、200、500和1000 mg/m3的SO2-CO2-O2-N2混合气体中1200℃时的氧化行为,通过XRD分析氧化层的组成,使用SEM和EDX分析了氧化层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采用热压缩实验和金相显微镜分析了氧化皮的除鳞难度。结果表明,SO2浓度高于200 mg/m3时,基体抗高温腐蚀性能明显降低。当SO2浓度高于500 mg/m3时,在氧化层和基体的界面处开始生成较为完整的FeS层,界面处富集的FeS降低了高温下氧化皮的粘附性,破坏高温下氧化皮的完整性,导致氧化加剧;同时降温后又附着在基体表面,提高了降温后氧化皮的去除难度。外层氧化层的Fe2O3层和Fe3O4,FeO混合层的结构在实验的SO2浓度范围内几乎保持不变。通过控制气氛中SO2含量,可以有效控制FeS在界面处的偏聚,减少低碳钢的高温腐蚀,降低后期氧化皮去除难度,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52.
高炉熔渣干式显热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炉熔渣含有大量的热,将其回收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传统的水淬工艺对熔渣显热基本没有回收,干式显热回收技术得到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分析了熔渣显热回收的基本问题和技术难点;列举了已研究的各种干式显热回收典型工艺;介绍了旋转杯熔渣粒化技术、水蒸汽 甲烷重整渣热回收技术等最新研究进展,对不同回收工艺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展望了熔渣显热回收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3.
全面介绍了硫铁熔体性质及钢性能的影响,从而表明严格控制铁熔体中硫含量及钢中硫含量和硫化物夹杂形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4.
铁水脱硫剂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树峰  熊小星 《江西冶金》1998,18(1):5-8,16
通过对常用脱硫剂脱硫反应和性能的介绍,指出研制铁水复合脱硫剂的必然性,并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复合脱硫剂的构成。大量的研究和应用表明,铁水脱硫剂将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以石灰基为主的复合脱硫剂;二是配加石灰、电石、焦炭等的金属镁脱硫剂。  相似文献   
55.
通过水模型实验考察了出流口的大小与形状对漩涡临界高度的影响,得出在出流口面积与出流流量相等的情况下,漩涡的临界高度随出流口的直径(当量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采用缝隙式出流口时产生漩涡的临界高度比采用同面积的圆形出流口时的低得多。这可供进行其它反应器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56.
氯化焙烧回收高铁硫酸烧渣中有价金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高铁硫酸渣本身的特点出发,选用氯化挥发法进行有色金属分离的实验。结果表明:氯化剂的含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均会对有价金属的挥发产生影响;随着氯化剂的含量的增加,金、银、铜、铅、锌挥发率均会提高,挥发率达到最大值后稳定;金、银达到最大挥发率所需氯化剂分别为4%、6%,而铜、锌需9%;高温会促进氯化剂的分解,最重要的是促进金属氯化物的挥发,从而提高挥发率,但是在高氯化剂含量(9%)的情况下,焙烧温度超过1150℃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铜、铅、锌的挥发率反而会降低;焙烧时金属氯化物挥发需20 min,而氯化剂完全分解需60 min。综合考虑后最终选择的条件是烧渣中加入9%CaCl2在1100℃下焙烧,在此条件下焙烧后金、银品位及挥发率分别为:0.17g/t、91.26%、6.24g/t、80.05%,其它元素的含量也都达标。  相似文献   
57.
内蒙古某低品位铅锌矿成份复杂,矿石中的金属矿物占矿物相对含量的7.23%,矿物之间的嵌布关系较为复杂,难以解离。对该矿进行生物浸出,研究结果表明:当矿浆浓度10%,粒度〈40μm占80%,20×10~7 cell·m L^(-1)菌液接种方式,初始p H值1.8,初始电位650 m V,浸出温度45℃,充气量为0.8 m^3·h^(-1)时,锌浸出率接近100%。生物浸出的浸出率是直接酸浸的7倍,矿石粒度3.9~10 mm和间歇喷淋有利于生物柱浸。  相似文献   
58.
通过大量的实验获得了较佳的磷化液配方,检测了此磷化液以及生成磷化膜的性能,阐述了其中各组分对磷化液的影响。最终在常温下该磷化液在钢铁表面形成一层耐腐蚀性好、成膜速度快且性能良好的磷化膜。  相似文献   
59.
氰化尾渣是我国的大宗危险固体废物。这种固体废物含有可回收的有价元素,如铜、铅、锌、金、银、硫、铁等。对氰化尾渣的综合利用既可以回收这些有价元素,实现矿石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又可以减少氰化尾渣中残存的药剂对环境的危害。本文从氰化尾渣的性质出发,总结了氰化尾渣的预处理方法,介绍了回收铜铅锌、硫铁、金银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工艺的开发、新药剂的研制、尾矿的再利用等发展方向。氰化尾渣的顺利解决将为社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0.
以某冶炼厂氰化尾渣为研究对象,在富集硫铁的同时去除部分砷。以H2SO4作为硫活化剂,采用腐殖酸钠和Ca(ClO)2组合砷抑制剂对该氰化尾渣进行浮选实验。浮选结果显示,精矿中硫品位可达到48%以上,同时砷品位降低到0.2%以下。结合SEM和XRD分析手段对该浮选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氰化尾渣中砷的赋存状态,并对氰化尾渣中硫砷难以分离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