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7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氰化提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氰化渣,被视为是危险固体废物。氰化渣主要由黄铁矿、石英和硅酸盐等矿物组成。本实验采取静态吸附法,模拟了氰化渣中几种典型矿物及其复合矿物对氰的吸附。研究表明:矿物对氰的吸附呈线性特征,但吸附能力各不相同,各矿物对氰的吸附量大小顺序是q_(黄铁矿)q_(模拟氰化渣)q_(硅酸盐矿)q_(石英);石英对氰几乎不产生吸附,黄铁矿、硅酸盐矿物混合物和模拟氰化渣对氰的饱和吸附量分别约为13.89、1.09和6.89mg/g。开发了一种数学模型用来评估石英、硅酸盐矿物混合物和黄铁矿含量对氰化渣吸附氰总量的影响。红外分析表明,CN-吸附在矿物表面,改变了氧化产物,生成了新的物质,促进了矿物对CN-的吸附。  相似文献   
22.
用厌氧消化法对氧化铝冶炼过程中产生的草酸盐废弃物进行处置. 实验结果表明,草酸盐可以转化成无害的甲烷和HCO3-,反应需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并辅以外来碳源. 底物浓度过高或pH值过高均会抑制草酸盐降解. 当底物浓度超过0.25 mol/L或pH>10时,草酸盐的降解完全停止. 外加碳源乙酸可以极大促进草酸盐的降解.  相似文献   
23.
汪春雷  叶树峰  谢裕生  黄晔 《炼钢》2001,17(3):47-49,57
在冷态模拟的条件下,对平面射流连续反应器内由两相交平面射流界定的不同结构的三角区内的压力分析进行了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在三角区只有 中空通道与大气相连而其他连都处于密闭的条件下,三角区内存在负压分布,尽管很小,却有利于保护粉剂通畅地加入到反应器内,这为平面射流连续反应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4.
借用修正伽利略准数Ga判别法,采用密度为990kg/m^3,直径为3 ̄4mm的粒子进行了模拟平面射流夹带石灰粉剂在铁水中流动行为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成一个合理的流场对粒子的停滞时间至关重要,并给出了最佳工艺结构组合,这为平面射流连续反应器在应用时的结构与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5.
穿透深度是反应器研究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利用水模型实验考察了圆射流与平面 射流冲击熔池时的穿透度,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分别给出了它们的相关准数表达式。:圆型射流的穿透深度H/d0=1.79(Re)^1/8(Fr)^1/4;平面射流的穿透深度H/de=1.4Re^1/20Fr^1/2We^1/5。并得出在出流面积,出流速度,射出距离相同的的情况下,并保证一定的厚度,平面射流的穿透比圆型射流的穿透深度要大,这为将平面射流应用到冶金工业上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6.
高温防锈剂对螺纹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高温防锈剂,通过将高温螺纹钢浸渍该防锈剂,模拟了螺纹钢轧后快速穿水冷却工艺.进行了盐雾加速腐蚀实验和电化学实验,比较了高温防锈剂SG处理与穿水冷却处理后螺纹钢的耐腐蚀性能.盐雾实验表明,SG试样第一锈点出现的时间较短,且连续腐蚀120 h后,腐蚀增重较少,表现出良好的抗盐雾性能;电化学实验分析显示,对比螺纹钢不同部位(基体表面、横肋和纵肋)SG试样的腐蚀电位均较正,且腐蚀电流密度较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方法,研究了2种处理方法下表面氧化铁皮微观组织和结构,并对其耐蚀性机理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高温防锈剂SG处理后螺纹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完整富含Fe3O4的氧化皮钝化膜,提高了其常温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7.
动态过程钢坯高温防氧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内外钢坯高温防氧化涂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动态过程钢坯高温防氧化涂料的技术要求。介绍了一种自主开发的动态过程钢坯高温防氧化涂料的应用状况。指出钢坯高温防氧化技术研究对减少钢材高温损耗、降低能源、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
微细氰化尾矿颗粒沉降速度慢,脱水困难,需借助絮凝剂改善其沉降特性。文中主要将阳离子絮凝剂HLM和非离子絮凝剂PAM对3种平均粒径分别为30,14,3 μm的氰化尾矿悬浮液进行了絮凝沉降及除浊实验,确定其最佳投加量,并对比了2种絮凝剂对不同粒度尾矿的絮凝性能。结果显示,对于3种不同粒度分布的悬浮液,HLM的絮凝效果均优于PAM,并且尾矿颗粒的粒径越小,阳离子絮凝剂的絮凝优势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29.
双氧水催化氧化Fe(Ⅱ)共沉淀砷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pH调整剂调节溶液的pH,研究了不同的pH调整剂对废水中砷沉淀效果及沉淀渣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a2CO3和CaO作为pH调整剂时有利于废水中砷的脱除,生成的共沉淀渣中砷主要是以无定形的非晶态块状颗粒形式存在的;使用Na2CO3作为pH调整剂时最有利于沉淀渣颗粒的长大,所得沉淀渣粒径最大,但是砷渣的稳定性最差,更容易从渣中释放出砷;采用CaO获得的沉淀渣中由于CaSO4棒状颗粒的存在,渣的粒径相对较小,但砷的存在形式最为稳定,固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0.
响应曲面法优化氧化铜渣浮选提铜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某炼铜炉渣含铜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该铜渣中铜矿物以氧化矿为主,且硫化矿表面被氧化,直接浮选铜回收率低、经济效益差。通过添加活化剂,活化氧化铜矿物,并利用响应曲面中心复合设计原理对浮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氧化钙、硫化钠、Z-200对浮选效果的响应。结果表明,Z-200用量是影响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主要因素,且各响应因素间存在交互效应,在CaO用量为25 g/t,Na2S用量为500 g/t,Z-200用量为100 g/t的最优条件下,闭路试验获得精矿平均品位12%,精矿铜回收率为86.57%,采用该浮选优化工艺能获得较好的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