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1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食醋返浑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物和非生物两方面论述了食醋返浑的原因。生物性返浑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非生物性返浑主要是由光照,氧气,温度,大分子有机物,金属离子,美拉德反应等因素引起的,同时针对这些原因论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红曲,混合果制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探讨了果醋的生产工艺。实验证明:在有机酸、酯类、氨基酸方面,混果醋优于单果醋;红曲的加入对果醋的影响是显著的。对果醋而言,液态发酵法较固态发酵法更有利于风味的保持和生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椰子水、玉米浆、Tween-80、羟甲基纤维素(CMC)、烟酸、生物素、咖啡因和海藻酸钠8种物质对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合成细菌纤维素的作用。结果表明,椰子水、玉米浆、Tween-80、CMC、烟酸和生物素对木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有促进作用,最适添加量分别为60%、10%、0.8 g/L、4 g/L、1.0 mg/L、25 mg/L,在最适添加量下细菌纤维素产量分别是6.008 g/L、8.534 g/L、2.256 g/L、2.044 g/L、2.842 g/L、3.118 g/L,比起产量为1.506 g/L的空白组有显著增效效果,而其增效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玉米浆、椰子水、生物素、烟酸、Tween-80、CMC,海藻酸钠的增效效果不明显,而咖啡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固态发酵麻疯树饼粕产饲用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提油后的麻疯树饼粕为培养基,通过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生产饲用蛋白。结果表明,往培养基中添加10%(w/w)麸皮、15%(w/w)葡萄糖和5%(w/w)蛋白胨,控制初始加水量为200%(v/w),在28。C下发酵3d,发酵饼粕中的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29.13%),比未发酵饼粕提高了22.81%,同时粗蛋白体外消化率提高了19.54%。发酵后麻疯树饼粕的营养价值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贵州兴仁县产纯种小薏仁碎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薏仁碎米中的蛋白质。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个因 素对薏仁碎米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然后用响应面法优化薏仁碎米蛋白的提取工艺,确定碱提酸沉法提取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料液比1∶12(g∶mL)、碱提pH 10.1、碱提温度47.2 ℃、碱提时间4 h,理论蛋白提取率最大41.11%,验证此条件下薏仁碎米蛋白平均提取 率为38.75%,蛋白纯度为57.38%。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不同发酵工艺以及醋醅熏制对薏仁碎米食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固态发酵工艺相比,液态发酵薏仁碎米食醋的多糖含量较低,而氨基酸态氮含量接近,不同固态发酵工艺薏仁碎米食醋的多糖含量接近;在醋酸发酵过程中液态发酵的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固态发酵的多糖含量逐渐增加,两种方法的氨基酸含量变化平缓;薏仁碎米醋不挥发酸以及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为固态熏醋>固态醋>液态醋,固态发酵工艺2制得的食醋中无盐固形物含量最高,未熏醅时为2.86 g/100 mL,熏醅后为9.17 g/100 mL,未熏醅的食醋总酸含量<8%,而熏醅后>10%。固态醋酸发酵和醋醅熏制能显著提高薏仁碎米食醋品质,熏醋醅工艺还能明显改善薏仁碎米食醋的风味。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以贵州兴仁县产纯种小薏仁米米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薏仁米糠中的蛋白质。考察料液比、碱提温度、碱提时间、碱提pH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建立各因素对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预测模型,确定最佳碱提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碱提酸沉法提取薏仁米糠蛋白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2(g∶mL),碱提温度45.5 ℃,碱提时间3 h,碱提pH9.6,平均蛋白提取率为78.9%。  相似文献   
18.
从茅台地区酱香型酒糟中分离筛选出4株耐高温真菌M1、M4、M5以及M6。对各菌株的降解特性研究表明:菌株M4有一定的淀粉和蛋白质分解能力;菌株M5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55 ℃时其Hc值能达到3.21,有一定的淀粉分解能力;菌株M1、M6有一定的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分解能力。通过筛选菌株的细胞形态、菌落形态、ITS序列分析以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M1是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菌株M4是嗜热篮状菌(Talaromyces thermophilus)、菌株M5是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M6是肿梗根毛霉(Rhizomucor tauricus)。  相似文献   
19.
从组学水平分析富硒条件下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内在分子机制,为酿酒酵母菌富硒研究及富硒基因的挖掘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不加硒培养的酿酒酵母菌作为对照组Kb,以加20μg/mL硒培养的酿酒酵母菌为实验组Se,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两组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共获得6445个Unigenes,分别有1401个(21.74%)、3665个(56.87%)、5630个(87.35%)、6112个(94.83%)、6077个(94.29%)、5059个(78.49%)Unigenes被注释到GO、KEGG、COG、NR、Swiss Prot和Pfam数据库,共有6150个(95.42%)Unigenes得到注释。在GO功能注释中,共得到41个GO功能小类,在KEGG代谢通路分析时,获得了113条KEGG通路。该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高,结果覆盖面广,为酿酒酵母菌富硒基因挖掘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untington病(Huntington disease,HD)的临床和遗传特征.方法:对收集的2个中国汉族HD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基因扫描方法对其中9例家系成员的IT15基因的三核苷酸重复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在两个家系中确诊了6例患者(男女均有发病),患者IT15基因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致病CAG重复拷贝数介于40~78次.两个家系中子代较父代发病年龄提前,家系2中可见发病年龄与CAG重复拷贝数呈负相关.6例患者中有1例为少年型HD,其临床表现明显不同于成人型,以肌张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结论:HD是一种由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的神经变性病,存在遗传早现现象;少年型HD的临床表现不同于成人型,CAG重复拷贝数与发病年龄及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