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本研究重点探索了AlSi10Mg合金的粉体性能以及选区激光熔化(SLM)打印工艺对AlSi10Mg合金粉体致密化行为的影响。通过对两种粒度组成不同的球形AlSi10Mg合金粉体在选区激光熔化(SLM)工艺过程中致密化行为的研究,发现AlSi10Mg粉体粒度组成对SLM打印过程中的致密化程度有关键性影响:粗粉含量较高,更有利于较高致密度的SLM打印件的制备。通过选取上述两种粉体中SLM打印性能较高的AlSi10Mg粉体,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实验设计系统探索了SLM工艺参数对打印件致密度的影响规律,获得了SLM打印工艺参数与打印件相对密度的定量关系模型。研究发现,SLM打印参数中对AlSi10Mg合金相对密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当激光功率为375 W、扫描速度为2 000 mm/s、扫描间距为50μm时,AlSi10Mg打印件的相对密度值可达到98.26%,抗拉强度可达487 MPa。  相似文献   
52.
赵辰孜  袁洪  卢洋  张强 《化工进展》2021,40(9):4986-4997
开发下一代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电池是电动汽车、可穿戴便携电子设备与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固态金属锂电池是极有希望的下一代电池体系。本文首先综述了固态电解质与界面特性,包括固态电解质中的离子传输机理和固态电解质分类,指出金属锂电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有限的固-固界面接触是固态金属锂电池实用化的重要挑战,其界面演变特性主导了固态电池的性能表现。界面演变是机械-化学-电化学耦合的过程。其次,文章综述了电池界面失效机制与构筑策略,指出界面失效包括枝晶状沉积引发的电池短路与空穴累积、副反应导致的电化学界面脱触等,使用界面润湿剂、引入界面缓冲层或构造三维多孔骨架结构化电极等是解决界面问题的重要手段。最后,文章总结指出,固态金属锂电池仍有巨大的进步空间,先进的理论研究和表征手段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固-固界面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界面化学、材料科学、系统工程等领域的交叉共融,有望共同推动下一代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固态储能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3.
54.
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响函数模式置信准则的改进模型修正方法,用以识别各部位的损伤指数,从而对简支梁的损伤进行定量评估。加工制作了4片模型简支钢梁,用切割截面的方式模拟了损伤,进行了动力测试,并利用所提方法进行了损伤识别。简支钢梁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相邻测点间频响函数模式置信准则指数构造目标函数时,可有效增加识别变量的个数;第1阶频率和第2阶频率之间的区段内频响函数对损伤灵敏度较高,可用SAC指数计算和简支梁损伤识别;所提损伤评估方法对测试系统误差和噪声不敏感,可实现对多个位置损伤的同步定位和定量识别;在传感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采用分步识别法可以实现对损伤位置的逐步接近和损伤程度的精细化识别。  相似文献   
55.
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块方向图滤波法、自适应二值化、模版细化法对指纹图像进行滤波、二值化和细化的过程。然后利用块方向图提取全局特征。利用交叉法提取细节特征,进而实现指纹识别。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56.
为解决某核电基地多机组安注箱逆止阀功能验证试验(TXRIS007)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满足验收准则的问题,采用一维流体仿真软件(Flowmaster)建立试验模型开展不同配置的瞬态计算,并结合历史数据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表明,仅考虑试验管道内径和测量仪表的合理偏差,其他试验影响因素正常,初始流量为2.37~5.70 m3/h,处于合理范围;阀门阻力特性较大改变、管道实际内径和管壁粗糙度等设备性能差异以及共用环路严重的堵塞都会导致流量出现较大的变化;当设置统一的最小流量时,可能无法识别出部分基准流量较高的环路阀门性能的变化,建议电厂结合计算结果针对不同机组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标定基准流量,并做好试验时的记录和归纳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57.
在合成人造金刚石过程中,发生"放炮"现象前,外围的加热体会发生变形.通过分析加热体变形导致的电阻及电流变化,可以有效预警"放炮"现象.通过仿真模拟计算分析加热体变形引起的电流变化,并根据生产实际的统计学结果制定预警方案.将预警方案应用于生产中实现了预期效果,可有效避免此类事故,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