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对乙烷气体在高压环境中的火焰传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压力从0.1MPa到1.5MPa,在相同的氧气/隋性气体比例下,通过调整氮气与氩气的比例,保持不同反应当量比时的理论绝热燃烧温度不变,得到了等绝热燃烧温度条件下的层流火焰形态及传播速度。试验表明:在相等的绝热燃烧温度条件下,火焰传播特性曲线与非等温条件下有明显的不同;高压环境下的火焰传播特性与常压条件下的火焰传播特性也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2.
在一个清洁燃气燃烧试验平台上,对二甲醚的燃烧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测量炉内烟气的温度场及排放参数,炉胆的中心温度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而变化,α=1.3处温度达到最高;研究了在普通燃气燃烧器上燃用二甲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本研究还将燃气工业锅炉燃用二甲醚与燃用柴油、天然气的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二甲醚相对于柴油、液化天然气等传统燃料,具有出色的燃烧性能和排放特性,以及较好的经济指标。同比天然气和柴油,二甲醚燃烧性能好,燃烧充分,热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二甲醚热值约为柴油的70%,而价格却是柴油的1/2。二甲醚同天然气对比,二者具有相同的优势。  相似文献   
93.
在小型循环流化床(CFB)试验台进行了准东褐煤与柳枝稷混合燃料的掺烧试验,研究了底渣、飞灰和受热面积灰的形貌及矿物特征,并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电子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形貌和矿物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石英砂床料(SiO2)出现团聚现象,除石英(SiO2)外,团聚体主要由KA...  相似文献   
94.
胡清  卢啸风  甘露  王泉海 《热能动力工程》2013,28(3):272-275,325
在L型进渣阀半工业试验台上,针对表观引渣风风速在0~25 m/s、引渣风管深入比例0~0.6、联箱压力0.05~0.15 MPa、试验物料粒径1.32~2.22 mm时,对该进渣阀的进渣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表观引渣风风速增大,进渣阀进渣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进渣速率随引渣风管深入比例的增大、试验床料颗粒平均粒径的增大而减小,随联箱压力的增大而增加。此外,还得到了进渣特性的关联式,关联式的计算值与测量值吻合较好,可用于指导进渣阀的调节。  相似文献   
95.
循环流化床锅炉一体化外置式换热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斌  卢啸风  刘汉周  陈继辉 《化工学报》2007,58(10):2485-2492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广泛采用各种形式的外置式换热器。传统的换热器只能实现换热器(EHE)和返料机构(loop seal)之间的物料流量的调节,此时进入EHE的物料将会全部顺次流过各个换热仓室,很难对外置床中的各种受热面的传热量进行单独调节。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非机械阀式外置式换热器布置方式,通过控制流入各个换热仓室的固体物料流量,从而达到对各换热仓室中布置的受热面的换热情况进行单独调节。同时把EHE和loop seal结合在一起,保证向炉膛的返料。文中对这种一体化外置式换热器及其返料机构中的物料流动特性进行了冷态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外置式换热器有很好的物料分流和流量控制特性。可以通过调节运行参数和结构参数来控制两个换热室、EHE和loop seal以及两个返料口之间的物料流量和比例。同时还得到了物料在换热室的流动特性。通过对可见输送分离高度的测量,提出了分配室和换热室相对隔板高度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6.
在单颗粒燃烧系统上研究了废旧轮胎热解半焦颗粒的燃烧特性,并探究了温度与颗粒粒径对燃烧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半焦颗粒在850℃及以下燃烧时经历挥发分析出及着火、挥发分燃烧、焦炭着火及焦炭燃烧4个阶段,在机理上属于典型的均质着火机理;在950℃以上时,焦炭着火早于挥发分着火,其着火机理转变为联合着火.此外,温度升高会缩短半焦颗粒着火时间等特征时间,而半焦颗粒粒径的增加则会增大挥发分火焰的体积并显著延迟焦炭的着火时间.研究结果为高效清洁利用轮胎衍生燃料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9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