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儿童影楼服饰开展调研,发现当前儿童摄影行业迅速发展,但拍摄服饰的定制服务鲜少。草木染服饰健康环保,契合儿童的生理需要,通过中国风元素主题设计、结合3D试衣技术和开展亲子体验等,将草木染服饰定制设计引入到儿童影楼的服务内容,符合现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22.
以SiO2为载体,分别制备了添加Zr,Mn及Ce助剂的三种钴基催化剂。通过反应装置上评价,含Zr助剂的催化剂反应活性和蜡产率最高。考察了不同温度,压力,空速对添加Zr助剂的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蜡产率先增加后减少;高压和低空速适合蜡的生成。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单管同步快速鉴别水牛、黄牛、牦牛、山羊、驴和鸭的物种成分的多重PCR鉴别方法。方法对水牛、黄牛、牦牛、山羊、驴和鸭的线粒体全基因组,采用Primer-blast在线软件,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PCR体系。结果该方法仅对水牛、黄牛、牦牛、山羊、驴和鸭肉有特异性扩增,与其他动物的核酸无交叉反应;同时检测6种物种成分的检测低限为10-4 ng/μL。在鸭肉中分别模拟掺入牛肉、羊肉和驴肉成分,方法对鸭肉中掺入牛成分、羊成分和驴成分中的检出限均小于0.5%。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好、敏感度高,可以被应用于水牛、牦牛、黄牛、山羊、驴和鸭的物种成分鉴别。  相似文献   
24.
羽毛非织造布对铜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莲  俞镇慌 《非织造布》2008,16(4):10-15
介绍了将羽毛非织造布作为新兴的吸附剂,经过NaOH碱溶液处理后,可去除Cu^2+等重金属离子,并研究了吸附平衡线和吸附过程中如温度、时间、pH值、吸附材料的含量和被吸附的离子浓度等参数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随着信息技术步入课堂,一种崭新的网络化环境中击着传统的教学格局,课堂中充满学生们丰富的体验、惊奇的发现、充实的探究和自由的对话……这是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的一堂信息技术课,年轻的王老师带着一群可爱的孩子在信息技术的海洋中遨游,孩子们不是喜欢上网吗?那我们就到网上去看看!  相似文献   
26.
设计了绕管式换热器实验样件,搭建实验测量系统,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在有无均布器两种条件下,研究壳侧流体均布特性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无均布器条件下,干度一定,随着总质量流量增大,单相离散系数无明显变化规律,在绝大多数工况下,两相离散系数小于单相离散系数;总质量流量一定,初始时气相离散系数大于液相离散系数,随着干度增大,气相离散系数逐渐减小,最后小于液相离散系数;两相离散系数随干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设置均布器后,干度一定,当总质量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随着总质量流量增大,单相和两相离散系数均逐渐减小;总质量流量一定,随着干度增大,液相和两相离散系数没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均布器对液相流体和两相流体均布性能均有所提升。设置均布器后,实验的5种工况两相离散系数最大减小了17.79%。均布器对两相流体周向和径向均布性能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以PMC粉和庙沟粉为原料,研究两种矿粉按照一定的配比所造球团的预热制度和焙烧制度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球团矿的显微形貌.实验结果表明:该球团较佳生产工艺为:预热温度为950℃,预热时间不低于10min,焙烧温度为1280℃,焙烧时间不低于15 min为宜,此条件下生产的球团矿相结构致密、均匀,磁铁矿氧化再结晶发育充分,赤铁矿晶体之间互连紧密成整体,且球团抗压强度满足炼铁需求.  相似文献   
28.
进行了MDT的应用研究,总结了MDT的主要功能,应用MDT绘制了汽轮机转子设计图,并针对具体问题探讨了MDT的应用技巧,为MDT在汽轮机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9.
以顺丁烯二酸酐修饰的β-环糊精(β-CD)、丙烯腈(AN)和顺丁烯二酸酐(MAH)为单体,合成了功能化三元共聚物水凝胶β-CD/MAH-co-AN-co-MAH(CD-AN-MAH),进一步肟化得到β-CD/MAH-co-AO-co-MAH(CD-AO-MAH)。为了探索两种三元共聚物水凝胶在一定条件下对U(Ⅵ)、Th(Ⅳ)的吸附特性,研究了酸度、时间和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进而观察U(Ⅵ)和Th(Ⅳ)的不同的吸附行为;结合动力学拟合、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拟合解释U(Ⅵ)和Th(Ⅳ)与两种新材料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一定酸度条件下,两种三元共聚物水凝胶对U(Ⅵ)和Th(Ⅳ)的吸附均是快速的动力学过程,服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肟化后的CD-AO-MAH对U(Ⅵ)的吸附效果优于肟化前的CD-AN-MAH;且两种三元共聚物水凝胶对于U(Ⅵ)的吸附均优于对Th(Ⅳ)的吸附。再一次证明肟基对U(Ⅵ)有较好的选择性,肟化后的三元共聚物水凝胶可以做为选择性分离U(Ⅵ)的潜在材料。  相似文献   
30.
该文通过应用CFX流体软件,对工程车辆用某280系列的一款液力变矩器进行了性能仿真,模拟出了其内部流场,计算出了其变矩比、效率、能容等原始特性数据,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变矩器的设计与性能改进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