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9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针对现有工艺计算中存在的缺乏一定压力下的石油馏分汽液平衡数据,并且3种石油馏分蒸馏曲线之间难以换算等问题,对不同压力下石油馏分平衡汽化曲线换算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常压和减压下石油馏分平衡汽化曲线的换算图表数据进行回归,同时总结了前人已有的常压与加压下的平衡汽化曲线换算模型,从而建立了1套完整的不同压力下的平衡汽化曲线换算模型。采用该模型可以为不同压力下的蒸馏设计计算提供基础数据,避免了以往单纯依靠经验数据的缺点,可以提高蒸馏塔的设计精度。新模型采用拟多项式的非线性函数,可以直接进行双向计算,稳定性高,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52%。通过用实测数据对新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的计算值与常压、减压下的平衡汽化数据吻合良好,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0.52%,说明新模型的计算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2.
通过实验,考察了Reynolds数、液层高等操作参数和孔径、板厚等结构参数对垂直锐边孔口自由出流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孔流系数曲线的不同规律,将孔流机理划分为“大孔机理”和“小孔机理”,并对孔流曲线进行了分区讨论,借助边界层理论,探讨了这两类孔流过程的机械能损失差异以及孔流曲线在不同操作区的机械能损失差异。  相似文献   
43.
气-固环流反应器内瞬态流体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双流体模型和颗粒动力学理论,并考虑颗粒团聚现象对气固相间曳力的影响,对气-固环流反应器内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的时均固含率和颗粒速度与实验数据具有较好一致性,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气-固环流反应器内瞬态固含率的分布具有典型聚式流态化的非均匀特征;压力脉动沿床层轴向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定性反映了气泡运动的信息;颗粒速度的时间序列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表明,床层各径向位置均存在颗粒的向上、向下运动,颗粒主体在床层内向上运动的同时还存在微观的内循环运动,模拟值为颗粒时均速度的径向非均一性宏观分布提供了合理的微观解释。  相似文献   
44.
γ射线扫描技术用于炼厂塔设备故障诊断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油催化解吸塔的γ射线扫描故障诊断工业应用试验及结果的分析对比,认为γ射线扫描检测技术用于工业塔设备的故障诊断是可行的,安全的。同时,该项技术在石化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应用流程模拟软件PROII,基于压降模型和多级闪蒸模型,对减压蒸馏装置转油线(简称减压转油线)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模拟,预测转油线中的压力、温度以及油气汽化率和气液体积比的变化。结果表明:压降、温降以及油气汽化率和气液体积比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转油线的过渡段和衔接处;与高速转油线工况相比,低速转油线工况下的压降和温降均明显降低;在减压塔内油气汽化率一定的条件下,低速转油线工况下的入口温度更低,且能量的传递效率更高;同时,低速转油线工况下的油气汽化率和气液体积比的变化较为缓和,更有利于减少减压蒸馏塔进料段的雾沫夹带。所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工业数据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46.
塔设备是应用最广的化工设备,由于结构复杂,通常采用非标设计,传统的装备图或实物照片不利于初学者了解塔设备的立体结构和功能。基于SolidWorks三维仿真软件建立具有工业规模的虚拟塔设备模型平台,可以完全按照工业标准实现对塔板传质构件、溢流构件、支撑件和连接件的设计。模型平台充分展示了机械构件的3D精细结构,可以动态显示设备的立体效果,实时再现机械设计全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传质设备的认识并强化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47.
盐碱地改良与腐植酸应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盐碱化土壤改良和开发利用是世界研究热点。从土壤结构分析,结合土壤团粒结构及其水盐运移规律,揭示土壤盐碱化成因主要是土壤中粒径≥0.25 mm团粒结构减少,毛细管水增加,促进易溶性盐类向地面方向聚集,对植物形成"生理干旱"。利用土壤团粒结构-水-盐一体化调控改良土壤,是盐碱化土壤从源头治理的方向;依次从土壤团粒结构-水-盐一体化的思路分析盐碱地的物理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水利工程改良、腐植酸改良的进展,提出盐碱地腐植酸绿色可持续改良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8.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how ILs(ionic liquids) influence organic reaction. In this paper, activity coefficients at infinite dilution of more than 80 organic compounds in ILs a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Through the study on typical organic reactions happened in ILs, such as Diels-Alder, esterification and Friedel-Crafts reaction, the ratio of activity coefficients at infinite dilution of products and reactants is employed to estimate different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uctural ILs on the rate and selectivity of reactions.  相似文献   
49.
离子液体水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液体作为表面活性剂或反应介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的自聚合行为,尤其是离子液体水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并介绍了几种不同确定离子液体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To check the applicabilities of the simple density equation and viscosity equation in the semi-ideal solution theory to nonelectrolyte solutions, the densities and viscosities were measured for the quaternary system mannitol-sorbitol-D-glucose-HzO and its ternary subsystems mannitol-D-glucose-H2O and sorbitol-D-glucose-H2O at 298.15K. The results were used to test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imple equations for the density and viscosity of the multicomponent nonelectrolyte solution. The agreements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results are go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