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解决不同地质与开采条件下充填支架的关键参数确定问题,以充填开采条件下岩层移动的实际变形形态为基础,将基本顶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多跨超静定结构的“顶板-支架-充填体”相互作用力学模型,煤壁和充填体为主要承载体,充填支架对顶板起限定变形作用,据此建立了连续顶板的力学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方程,在充填支架支撑载荷未知的情况下进行问题的求解,将充填体分布弹性地基支承离散为若干跨等效弹性支承,取单跨隔离体进行分析,建立截面切口形变分量方程,进而推导得出跨间截面切口形变分量的矩阵表达式,得到的n+2个变形协调方程与3个平衡方程构成n+5个求解方程,对应n+5个未知约束,所求问题全部得解;为了更真实地反映顶板载荷的分布,更合理地分析顶板、支架和充填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尝试将力学模型与数值模型相结合,改变以往力学模型中将顶板载荷作为均布载荷的简化分析方法,建立与力学模型中充填支架作用和充填体参数一致的数值模型,将数值计算得出的覆岩应力曲线作为顶板载荷q(x),代入“顶板-支架-充填体”相互作用力学模型,由此解出模型中所有支座的反力、梁体内力、梁端弯矩等未知量,从而得出顶板载荷、支架和充填体支撑作用力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具体算例分析了不同充填体弹性地基系数和不同顶板限定变形量条件下双顶梁结构充填支架前顶梁和后顶梁支护强度的变化规律,为充填支架关键参数的确定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72.
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结合液硅渗透的方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材料的成分和微结构,采用压缩双切口试样法分别在室温和1600℃下测试其层间剪切强度,分析了微观剪切破坏机理。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的热解碳(PyC)与液硅反应生成一层SiC,保护纤维不受残余Si的损伤。树脂碳和液硅反应生成的SiC填充了多孔C/C的孔隙。材料的高温层间剪切强度是室温下的2倍左右。室温下基体存在残余热应力,界面结合强度低,材料属于脆性断裂,高温下基体残余热应力得到释放,界面结合强度增大,基体裂纹部分闭合,该复合材料可承受更大的剪切应力。  相似文献   
73.
在充填开采大量工程实践和物理相似试验基础上,提出了充填开采上覆岩层连续曲形梁理论模型,当密实充填率达到一定条件时,顶板不会产生断裂,仅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连续的曲形梁,能有效地控制关键层的沉降变形。阐述了连续曲形梁的几何特征和力学特征,指出了顶板形成连续曲形梁的条件。通过建立力学模型,计算得出了连续曲形梁变形的理论解和便于工程应用的工程解,进一步分析得到连续曲形梁与关键层的量化关系,为密实充填率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对连续曲形梁的三维模型及其理论解和数值解做了一些有益的分析和探索,揭示了充填开采对岩层变形的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74.
王毅颖  刘建功  刘扬 《煤炭学报》2016,41(12):3174-3180
针对煤矿井下电网谐波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确定井下电网有源电力滤波器接入位置和容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抑制煤矿井下电网的谐波污染,还可以有效的降低谐波治理的投资成本。在该方法中,建立了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的离散化APF时域模型以及基于固定成本和容量成本的优化模型,使用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保证了所得最优解更加符合工程实际。通过仿真对有源电力滤波器接入位置和容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75.
 本文总结了煤矿电网的电能质量问题,描述了其产生的原因,详细分析了当前各种电能质量控制方法。根据煤矿生产实际及各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低压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结合的煤矿电网电能质量改善方案,进一步指出了此种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简要介绍了武钢轧钢系统“八五”以来引进开发的轧钢新技术概况以及“九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7.
刘建功 《武钢技术》1998,36(1):3-8,20
叙述了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改进品种质量,提高武钢市场竞争力:是一正确认识武钢面临的市场形势;二是以满足市场的品种质量观,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以品种和质量占邻市场,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78.
根据仿形车床的特点和工厂的实际情况,二次利用输入点,仿形行程只用一次,大大简化了程序,减少了输入、输出点数,降低了改造成本,使得运用小机型少点数的PLC控制成为可能。改善了机床的控制性能,使机床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高压喷雾降尘的机理,研究了电磁调速电牵引采煤机高压喷雾及调高装备,并说明了系统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0.
采用重磁重工艺流程从济源铁山河铁矿的磁选尾矿中回收硫钴、小型试验结果为:在给矿含硫3.6%、含钴0.065%的情况下,硫钴精矿的硫销品位分别达到36%-38%和0.48%.硫钴的回收率分别达到78.44%和61.15%。生产实践三个月的指标为,原矿台钴0.065%左右,硫钻精矿含钴大于0.5%,含硫大于35%,钴回收率45%左右。该工艺具有投资少,生产成本低,操作方便,指标较好等优点,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增加利税1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