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1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价值工程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评价原理,采用价值工程和层次分析方法来进行既有工业建筑可持续利用改造的技术经济分析.从改造方案的综合效益出发,构建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予不同权重,并从全寿命周期角度考虑成本,然后利用价值工程基本原理对改造方案进行综合评定.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82.
以"五位一体"(涵盖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五个要素)协同机制的深化应用与协同运转为契机,结合多元化信用评价管理办法,从多维度开展电力监理企业全过程信用体系建设,进行流程梳理。以信用考核体系建设为抓手,强化监理业务各环节信用体系协同的能力建设,构建基于"五位一体"的电力监理企业多维度信用体系,实现电力监理企业信誉度的良好发展,提升监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与核心竞争力,促进建设工程监理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中非剪切带构造演化的研究,并结合盆地构造特征的分析,明确了早白垩世中非剪切带强烈右旋走滑作用控制了多赛奥盆地的形成。晚白垩世,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区域应力场发生改变,形成了南北向的挤压应力场。对中非剪切带构造特征精细解剖与分析表明,晚白垩世盆地至少发生了三幕挤压作用,盆地发生明显的构造反转,形成反转背斜、花状构造等多种构造样式,为圈闭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该时期主力烃源岩也开始进入大量排烃阶段,构造活动形成的断裂也为油气运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84.
一种改进的基于Ripplet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多聚焦图像在融合时容易产生边缘模糊现象 并损失清晰区域对比度的缺点,基于能有效描述图像边 缘的Ripplet变换(RT),提出一种改进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通过离散RT(type-I) 获 得分解后的高频和低频 子带系数,对于低频子带系数,采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进行3层系数融合,而对于 高频子带系数,采用正交匹配 追踪(OMP)算法求解其对应过完备字典的稀疏表示系数;然后通过系数向量的活跃度规则进 行系数融合,并构造其对应的系 数矩阵;最后通过反RT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很好 保持多聚焦图像的边缘轮廓 和清晰部分的对比度,并且在客观评价上,本文算法在互信息、边缘保持度等指标上均具有 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5.
随着分布式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可再生能源本身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特征,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很大挑战。针对平抑光储微电网中光伏发电功率波动的需求,提出一种采用锌溴液流电池储能的功率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锌溴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其等效电路模型;然后,采用储能变流器级联多重双向直流变换器电路拓扑,分别建立了以稳定直流母线电压为目的的储能变流器矢量控制策略和以电池荷电状态为约束的锌溴电池充放电切换的DC/DC变换器双闭环控制策略;以电池荷电状态和直流母线电压为约束条件,提出一种新型的锌溴电池储能系统功率优化控制策略,同时提出了一种减小充放电切换时直流母线电压突变的混合储能方法;最后,搭建了25 k W/50 k Wh锌溴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试验平台,在微网并网模式下开展了锌溴储能系统充放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功率优化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平抑光伏发电功率波动,所提混合储能方法很好地解决了直流母线电压突变问题。  相似文献   
86.
针对变电站故障诊断中告警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多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和信息融合技术的数字化变电站故障诊断方法。将故障区域和故障装置作为决策对象,对电压、电流条件属性值做适当的离散,形成比较详细的变电站故障诊断原始决策表,并给出了基于Apriori算法的约简枚举方法。在定义事例相似度的基础上,采用信息融合技术确定故障区域可信度和故障装置可信度,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实施故障诊断。实践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数字化变电站GOOSE报文和SAV报文,在信息传输有误的情况下也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87.
微网中的电压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谐波和不平衡,因此要求锁相环(PLL)能够迅速、准确地确定电网正序电压的相位。提出的改进型解耦双同步坐标系PLL通过在q轴加入6次谐波的陷波器,可抑制电网中的5次负序电压和7次正序电压对锁相的影响。锁相程序在相位变化较大时改变正弦表的指针,在相位或频率变化较小时调节DSP周期寄存器。实验证明了该锁相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掺杂锰氧化物是一种重要功能材料,近来其光电功能特性受到重视。利用对靶溅射方法在n型硅基底上沉积了100 nm的两种镧掺杂锰氧化物薄膜LaxCa1-xMnO3(x=0.4和x=0.67),构成异质结。分别研究了在无光照射、532 nm激光辐照、1064 nm激光辐照、模拟太阳光辐照4种情况下两种异质结的光生伏特效应。对比实验表明,与无光条件下相比,光照下的异质结负向区的整流特性变化明显,而正向导通区的整流曲线变化不大。其中在同样的光功率下,模拟太阳光入射时异质结I-V曲线变化最为明显,此时I-V曲线与坐标轴相交所构成的图形区域的面积也最大,光电转化效率最高,填充因子约为23%。高掺杂的异质结La0.67Ca0.33MnO3/Si的光电转化效率高于低掺杂的异质结La0.4Ca0.6MnO3/Si。对LaxCa1-xMnO3/Si异质结的紫外-可见光电流谱的测量结果表明此类异质结在400~1100 nm波长范围(涵盖整个可见光波段)具有良好的吸收和光电转化,这些特性将有利于探索基于锰酸盐氧化物异质结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  相似文献   
89.
使用PCT设备分析了NaF和LiF对NaAlH4和LiAlH4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除了掺杂0.5 mol%,4 mol%NaF的试样外,掺杂NaF明显提高了NaAlH4的放氢量。此外,掺杂NaF还增加了NaAlH4第1阶段的放氢速率。在所有的掺杂NaF的试样中,掺杂1 mol%NaF的试样的放氢量是最大的,并且放氢速率也是最快的。相比之下,掺杂LiF使得LiAlH4的放氢量明显降低了。  相似文献   
90.
使用PCT设备分析了NaF和LiF对NaAlH4和LiAlH4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除了掺杂0.5 mol%,4 mol%NaF的试样外,掺杂NaF明显提高了NaAlH4的放氢量。此外,掺杂NaF还增加了NaAlH4第1阶段的放氢速率。在所有的掺杂NaF的试样中,掺杂1 mol%NaF的试样的放氢量是最大的,并且放氢速率也是最快的。相比之下,掺杂LiF使得LiAlH4的放氢量明显降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