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2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黄金  惠伯棣  蔡靳  宫平  关欣 《食品科学》2014,35(1):115-119
采集3种类胡萝卜素在癸酸反胶束溶液中的电子吸收光谱,进行特征分析。用四氢呋喃、丙酮和乙醇3种组装助剂分别构建癸酸反胶束溶液,番茄红素(开环碳氢化合物)、β-胡萝卜素(具环碳氢化合物)和玉米黄素(具环羟基化合物)分别溶解在其中后,采集各溶液在300~550 nm波长范围内的电子吸收光谱,分析其特征。结果表明:与3种类胡萝卜素在癸酸中的光谱特征相比,它们在癸酸反胶束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均有微小位移;具环类胡萝卜素的λmax发生红移,开环胡萝卜素的λmax发生紫移;同时,助剂极性的增强可使三者的吸光系数(A1%1 cm)减小。  相似文献   
52.
为提高梗丝工艺质量,考察了烟梗筛分、压梗、切梗厚度、膨胀强度(汽料比)、干燥方式5个工艺参数对片状梗丝和辊切梗丝质量的影响.通过增加烟梗筛分工序,取消压梗工序,增加辊切及配套松散和均铺工序,确定了辊切梗丝成丝工艺流程并进行了实际应用验证.结果表明:①增加烟梗筛分工序,能够改善片状梗丝物理质量,提高长丝率,降低整丝率、中...  相似文献   
53.
"信号与系统的结构与解释"作为"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之间的桥梁,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近几年开设的一门新课程。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该课程的讲授内容和考核题目的形式,以及在我校开设选修课的体会。最后,给出对学生的无记名调查问卷内容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4.
多传感器航迹数据的时间配准是分布式融合处理的前提之一。在几种常用时间配准算法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不同算法仅在某种目标运动模型条件下是最优的,而目前的研究大多采用固定某一种配准方法,难以保证目标复杂机动情况下的配准精度。因此提出基于机动检测的自适应实时时间配准算法。融合中心根据传感器航迹数据估计目标加速度以检测目标运动模型的变化,然后采用当前模型对应最优的时间配准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降低整体的时间配准误差,性能优于各单一固定的算法。  相似文献   
55.
56.
智能视觉系统虽然在大规模信息的特征检测、提取与匹配等处理上具备一定优势,但是在深层次认知上仍存在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尤其是针对视觉感知基础上的视觉认知任务,相关数理逻辑和图像处理方法并未实现质的突破,智能算法难以取代人类执行较为复杂的理解、推理、决策和学习等操作。为助力智能视觉感知和认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总结了混合增强智能在视觉认知领域的应用现状,给出了混合增强视觉认知的基本架构,并对可纳入该架构下的应用领域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在分析智能视觉感知内涵和基本范畴的基础上,融合人的视觉感知与心理认知,探讨混合增强视觉认知的定义、范畴及其深化过程,对不同的视觉信息处理阶段进行对比,进而在分析相关认知模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混合增强视觉认知的基本框架。该架构不仅可依靠智能算法进行快速地检测、识别、理解等处理,最大限度地挖掘"机"的计算潜能,而且可凭借适时、适当的人工推理、预测和决策有效增强系统认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认知优势。其次,分别从混合增强的视觉监测、视觉驾驶、视觉决策以及视觉共享等4个领域探讨可纳入该架构的代表性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混合增强视觉认知架构是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更好地发挥计算机效能、减轻人处理信息压力的方式。最后,基于高、中、低计算机视觉处理技术体系,分析混合增强视觉认知架构中部分中高级视觉处理技术的宏观、微观关系,重点综述可视化分析、视觉增强、视觉注意、视觉理解、视觉推理、交互式学习以及认知评估等关键技术。混合增强视觉认知架构有助于突破当前视觉信息认知"弱人工智能"的瓶颈,将有力促进智能视觉系统向人机深度融合方向发展。下一步,还需在纯粹的基础创新、高效的人机交互、柔性的连接通路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7.
为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对电控空气悬架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针对电控空气悬架充放气非线性的特点,建立其管路流量模型、空气弹簧压力模型及动力学模型。为消除车身高度调节中产生的超调振荡,使车身高度能够稳定调节,提出反演滑模的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克服非线性特性,快速稳定地调节车身高度,并抑制充放气过程中的过充与过放现象。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网调管理监督厂站端运动设备RTU运行工况的角度,介绍一个适用于主、厂站两端的运动通信报文分析系统。通过具体事例阐述了运动通信报文分析在发现、判断及甄别信息故障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9.
关欣 《房材与应用》2003,31(5):6-6,11
本文围绕新型住宅“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设计者的角度,对健康住宅的室内功能和室外环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0.
为了实现对相控阵雷达辐射源的个体识别,分析了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方向图形成方式,提出一种基于阵元天线方向图的相控阵雷达辐射源识别技术。通过双站侦察数据得到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的指向角,进而算得相控阵雷达的阵列因子函数,经过比对接收的雷达天线方向图和阵列因子函数,得到组成阵列的天线阵元方向图,最终将计算得到的天线方向图与数据库中的天线方向图进行匹配,完成对相控阵雷达辐射源的个体识别。该方法通过提取相控阵雷达天线方向图的不变个体特征,实现了对相控阵雷达辐射源的个体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相控阵雷达辐射源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