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8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史1.沸石(硅酸铝钠):耐高温,对酸、碱不稳定,交换量低。2.磺化酚一醛树脂(有机缩聚物):较沸石耐酸、碱,耐温性差,交换量尚不理想。3.苯乙烯型强酸树脂(有机加聚物):极耐酸、碱,耐温性和交换量均较磺化酚一醛树脂好。4.苯乙烯型强碱树脂:这树脂耐酸、碱性与3树脂同,盐型耐温性可达120—150℃,羟型耐温性约60℃左右,能除去水里的氧化硅和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72.
本文对丁二烯环化齐聚反应的均相催化剂作了简要讨论。最后重点介绍了聚合物键联催化剂的合成和在丁二烯环化齐聚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2-5有机碱的提纯和分离 (1) 季铵的净化。四烷基铵所带的金属离子,(Na,K……)用阳树脂去除,可减少至1ppm以下。 (2)三种乙胺的分离。利用羧酸型树脂可以把乙基胺(CH_3CH_2NH_2)、二乙基胺((CH_3CH_2)_2NH)和三乙基胺((CH_3CH_2)_3N)分开。 (3)不同取代基的苯胺的柱色谱分离。阳树脂可根据各种取代基的苯胺结构性质的微小差别,用阳树脂柱色谱将其分开。各种苯胺在4%交联的磺酸树脂柱上的分离顺序为: 苯胺>3,5-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 >3,5-二甲基苯胺>N-甲基苯胺>2,5-二甲基苯胺>2,6-二甲基苯胺另外,用大孔强酸树脂在非水体系中可以把苯胺、对硝基苯胺及硝基N,N-二甲基苯胺分开。硝基苯胺用吸附树脂(Amberlite XAD-2)吸附  相似文献   
74.
一、引言吸附树脂是在离子交换树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树脂的吸附现象早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五十年代,Davies和Thomas报道,芳香酸(如苯甲酸)比脂肪酸(如柠檬酸)更易在苯乙烯一二乙烯苯系离子交换树脂上保留,芳香酸的洗脱更为困难。起初人们认  相似文献   
75.
聚氨酯稀溶液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较系统地研究了新合成的系列聚氨酯的溶液行为。样品的表现粒径在几百甚至上千纳米范围,显著高于一般大分子粒径在几十至上而纳米的水平;随浓度变化粒径非单调变化;随扩链剂用量减少,表观料径基本趋势是逐渐增大。用大的簇状分子观点能很好地解释上述稀溶液行为及与其优良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本文就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钢丝绳的选择与使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钢丝绳,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7.
大孔膦酸型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膦酸树脂对多价金属有特殊的交换作用,次序如下:Th~(4 )>U~(4 )>Fe~( )=UO_2~( )>希土~( )>H~ >Cu~( ),Co~( )及Ba~( )>Na~ 膦酸树脂在转型(由酸型变盐型)时溶胀度较大,引起树脂溶胀压的增加,使树脂机械强度下降,产品容易破碎。因此用(1)聚苯乙烯过氧化氢-苯乙烯-二乙烯苯及(2)聚苯乙烯-苯乙烯-二乙烯苯做原料,制成机械强度较好的树脂;它们的交换速度和耐辐射均较一般树脂为优。  相似文献   
78.
本文根据有关文献阐述了各类离子交换纤维的分离和制备法,并引举了交换量的数据。本文最后部分谈到了离子交换纤维的一般用途。  相似文献   
79.
A model was proposed for the drug release from a coated matrix system.To validate thismodel,5-Fu/EVAL matrices coated with various polymeric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diffusivities were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These coated systems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and graphically andquantitatively compared with theoretical values.The results show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oryand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80.
本文用三种丙烯酸酯弹性体ACR-Ⅰ-3,ACR-Ⅱ-3和ACR-Ⅲ-2,分别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对PVC/ACR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与冲击性能的关系,借助于粘弹谱仪、电子显微镜和旋转粘度计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PVC/ACR是部分相容体系,ACR粒子分散在PVC连续相中;当ACR含量为8~10%,粒径为0.6~1.2μ时,PVC/ACR共混物的冲击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