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工业技术   5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41.
目前页岩气井压裂的泵压预测主要依靠商业软件拟合,预测暂堵剂用量与泵压的数学模型较少。为此,考虑暂堵剂运移终速度、缝宽、暂堵剂阻力等因素,提出了复合暂堵泵压预测数学模型,分析了复合暂堵参数对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复合暂堵剂用量增大,泵压升高;复合暂堵剂同单一暂堵剂相比,复合暂堵剂用量对泵压影响更敏感;随暂堵粒径增大,泵压峰值呈现增大趋势;复合暂堵剂的起压及升压时间较单一暂堵剂明显减小,暂堵效果更佳;复合暂堵剂用量为180 g时,升压时间为31 s,泵压峰值可达到17.5 MPa,与粒径为0.8 mm的暂堵剂相比,升压时间缩短51 s,泵压峰值增大2.7 MPa,升压速度增大63.09%。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泵压计算值与实测值最大误差分别为6.76%和6.27%。复合暂堵泵压预测数学模型对暂堵剂用量设计以及暂堵效果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2.
水力压裂技术已经成为开发非常规油气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水力裂缝扩展数值模拟方法是认识水力裂缝扩展机理与扩展规律、优化水力压裂工艺参数的重要手段,其中相场法逐渐成为一种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水力压裂连续裂缝扩展模拟方法。为了进一步推进相场法水力裂缝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回顾相场法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总结和展望了基于相场法的水力裂缝扩展算法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1)相场法作为一种连续裂缝模拟方法,建立的位移场始终保持连续,不需要引入额外的准则,通过相场参数的演化自动追踪裂缝扩展路径,相较于离散裂缝模拟方法更容易处理不连续相、实现二维或三维空间内复杂的断裂过程,包括裂缝起裂、扩展、转向和分叉;(2)基于变分原理的热力学连续相场模型通过总能量最小化原理求解裂缝扩展路径,具有处理水力压裂等多物理场耦合问题的天然优势;(3)相场法采用具有宽度的损伤带描述裂缝面,存在计算成本高、精确定位裂缝尖端较为困难等技术难题;(4)相场法因其方法优势,有望在精准刻画不连续相、开发不同物理过程适配的数值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复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结论认为,对相场法的研...  相似文献   
543.
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配电站房及其设备规模持续增长,对边缘物联代理的实用化提出了更多挑战。在Kubernetes常规容器化架构的基础上,提出轻量化设计思路减少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对硬件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实现云-边-端业务协同、数据协同和智能协同,同时在边缘侧开展了业务应用APP以及AI视觉学习模型算法库的规划设计,较好地满足了配电网运检业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544.
为了解决特殊螺纹加工过程中螺纹梳刀磨损过快、加工效率低及毛刺去除不彻底的问题,以P110钢级Φ139.7 mm×9.17 mm规格BJC-II管端特殊螺纹加工为例,提出优化螺纹加工及切削方案,并通过开发新型螺纹刀具、设计模块化刀座等方法提高加工效率。结果表明,通过对比优化前后试验数据及效果,新设计的三齿梳刀配合上下两把梳刀错位1.5倍螺距进行双通道加工的工艺,更有利于螺纹的加工,也可有效地避免螺纹梳刀打刀,提升产品合格率;去除毛刺刀座模块化应用,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走刀及刀塔旋转时间,有效去除毛刺。该加工工艺优化方法及应用,能够为特殊螺纹加工及实际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45.
针对碳酸盐岩气藏试采期开发技术对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剖析裂缝表征方法和扩展气井产能概念的基础上,探索和揭示了不同类型储层裂缝特征相对应的气井产能变化规律,形成了碳酸盐岩储层裂缝表征与产能描述技术。文中研究明确了裂缝-孔洞型、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3类储层酸压改造后形成的裂缝搭配模式与试井双对数曲线的对应关系;通过建立复合地层渗流方程,实现了对气井产能以及影响产能的动态储量、平均渗透率的描述,揭示了纯气井和气水同产井在早期、过渡期、平稳期和变化期4个阶段的产能变化规律,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井位平面部署、靶体位置优化、钻井及储层改造工艺、生产井制度优化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通过实施开发技术对策,取得了单井产量的突破,生产井水侵速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文中研究成果指导了气藏开发技术对策的制定,为同类型碳酸盐岩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46.
采用磁控溅射、光刻及湿法刻蚀等工艺制备了厚度为3μm的Cu爆炸箔、Ni爆炸箔以及Cu/Ni复合爆炸箔,采用XRD、SEM及EDS对样品进行物相及截面形貌表征,并对爆炸箔电阻及其电爆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Ni元素的增加,复合爆炸箔电阻逐渐增大;在1 000V充电电压下,Cu膜厚度为300nm、Ni膜厚度为200nm、调制周期为6的Cu/Ni复合爆炸箔(Cu300Ni200)6的爆发电流是Cu爆炸箔的2.33倍,是Ni爆炸箔的1.56倍;其爆发功率是Cu爆炸箔的3.81倍,是Ni爆炸箔的1.45倍;其能量利用率为30.96%,是Cu爆炸箔的1.29倍,是Ni爆炸箔的1.2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