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4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Al含量对(Ti,Al)N薄膜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发Al含量对(Ti7Al)N薄膜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同TiN薄膜相同,在(Ti7ADN系薄膜中存在着(111),(200)和(220)三咱择优取向,随着Al含量的增加这三种取向的衍射强度呈不同的变化趋势,而这三种取向的面间距则都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利用上述微观结构的变化可合理地解释(T。l,ADN薄膜的硬度随Al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72.
单分散球形纳米银粒子的制备新方法及其抗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紫外光照射[Ag(NH3)2] 溶液激发光电子还原Ag 为单质银,不添加任何还原剂,在PVP的保护下形成纳米银溶胶.UV-Vis吸收光谱测试表明,胶态的纳米银粒子的吸光度随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最大吸收波长不变,当照射时间达12 h时,吸光度值趋于稳定.TEM观测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的形状为球形、单分散、粒径5 nm左右.抗菌性能测试表明,当纳米银粒子浓度为5μg/mL时,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达100%.  相似文献   
73.
石墨烯是近年被发现和合成的一种新型二维碳质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新奇的物化性能,在改善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已成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综述了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4.
新一代TSC2046触摸屏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SC2046引脚和ADS7846的引脚完全兼容,其核心是一个具有采样和保持功能的12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当有触摸事件发生时,PENIRQ笔中断引脚产生一个低电平信号,向微控制器申请中断服务。TSC2046通过SPI接口和微控制器进行通信,在正常转换时,X 、Y 、X-、Y-、VBAT、AUXIN六路模拟输入信号需经过片内的6通道选择器选择后,方可进入模拟量输入通道进行转换。TSC2046工作方式可设为8位或12位模式,输入方式有差分输入和单端输入,其中断服务程序可采用C51语言编写。  相似文献   
75.
76.
以硼硅酸盐玻璃粉为主体,加入有机粘结剂,以水为溶剂,研制了一种无毒、无污染的钛合金高温模锻防护润滑涂料.探讨了涂层在不同温度、时间下氧化增重、显微硬度、表面形貌及表面元素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硼硅酸盐玻璃组分的作用及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该涂料在600~900℃钛合金锻造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77.
聚羧酸型梳状共聚物的合成和超分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氧乙烯甲基烯丙基二醚(APEO-n)、顺丁烯二酸酐(MAn)、苯乙烯(St)等为共聚单体,采用不同引发剂,合成了一系列聚羧酸型梳状共聚物超分散剂,并以PEO-n单酯化得酯化产物,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组成、添加量等对水泥粒子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分散剂的性能受端基效应、酯化作用、接枝链的长度和密度的影响,当接枝链长度为30时,分散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8.
应变速率与热模钢的高温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WJ-10B型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出了不同应变速率下热作模具钢4Cr5MoV1Si的高温性能,利用计算机拟合出应变速率与高温性能的定量关系式。并探讨了应变速率对高温性能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79.
梅冰  乔学亮  陈建国  李世涛 《材料导报》2005,19(Z2):304-306
简要介绍了雷达波吸收材料的吸波机制,综述了目前研究得比较多的几种吸波材料的近况,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概述了这些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提出了改进性能的方法,最后展望了吸波材料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AOT反胶束体系既为制备纳米粒子提供了反应器,又控制了粒子尺寸分布,是制备贵金属银纳米粒子的最佳方法.阐述了AOT反胶束体系制备纳米银粒子的机理,综述了制备过程中浓度、连续相类型等对纳米银粒子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并介绍了当前该方法的应用进展,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