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4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了S-Ca复合系易切削钢中硫化物在锻造过程中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由于Ca对硫化物的变质作用,使得硫化物在锻造过程中产生不均匀变形,从而导致硫化物断裂细化,增加锻造比有利于硫化物的分布和形态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2.
多弧镀氮化铝钛薄膜的铝靶稳弧华中理工大学(武汉430074)陈建国,尹世明,吴一平,乔学亮TIN超硬涂层强化技术可大幅度地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并能明显提高切削速度、进刀量及工件的光洁度。然而,由于TIN涂层的抗氧化性能较差,使其在热作模具上的应用受到...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钢的微观结构,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及力学性能随回火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钢的基体为细晶马氏体,且大部分具有位错亚结构;马氏体板条界上存在着较稳定的残余奥氏体薄膜;马氏体内均匀分布着大量固溶时未溶,5-50nm大小的V4C3;200-300℃回火析出大量细小的ε-碳化物。这种微观结构对于获得高强韧性是理想。Si使ε-碳化物溶解和渗碳体的形成温度提高到300℃以上,故钢在200-300℃回火有良好  相似文献   
104.
氧流量对铟锡氧化物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不同氧流量(0~10sccm)的条件下沉积了铟锡氧化物(In2O3-SnO2)透明导电薄膜。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薄膜的透射率,四点探针测试薄膜的方阻,椭偏仪测试薄膜的复折射率和薄膜厚度,XPS测试ITO薄膜的成分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薄膜的沉积速率和折射率与氧流量有关,薄膜厚度为60nm,氧流量在9sccm时,透射率超过80%(波长λ=400nm~700nm,包括玻璃基体),退火后透射率、方阻明显改善。XPS分析表明,薄膜中的亚氧化物的存在降低了薄膜的光电性能,控制氧流量可减少亚氧化物。  相似文献   
105.
塑模钢P20BSCa合金化特点及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预硬型大截面塑料模具钢P20BSCa的合金化特点,并对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钢具有优良的热处理工艺性能及预硬性能,淬火温度区间宽,适当地调整回火温度,可以很方便地得到HRC30~45的预硬硬度要求;本文还对不同截面模具的热处理工艺参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6.
纳米复合薄膜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纳米吸波剂的吸波剂机理,综述其研究现状,并总结各种薄膜吸波剂的优、缺点.最后对制备强、宽、轻、薄的纳米复合吸波剂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7.
纳米氧化镁及其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世涛  乔学亮  陈建国  吴长乐  梅冰 《功能材料》2005,36(11):1651-1654,1663
参考最近有关文献,认为抗茵材料已经成为传统材料与环境一体化的方向,作为新型陶瓷抗茵剂的纳米MgO系材料与其它抗菌剂相比,表现出独特的抗菌性和广泛的应用背景,对其研究已成为国外研究的新热点。本文总结了纳米MgO粉体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其抗菌机理,概述了其最新研究进展和复合制备技术,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描述的是一种便携式的心肺复苏系统,该系统以美国Cygnal公司的C8051F02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在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机械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单片机系统硬件结构、主要电路以及软件设计作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09.
表面质量对取向硅钢铁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向硅钢的表面质量(包括底层质量,内氧化层以及表面氧化)对铁损会有明显的影响,但各因素对铁损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仍不清楚。通过轻酸洗去掉外氧化层比较酸洗前后铁损变化,酸洗去掉底层比较去掉底层前后铁损的变化,抛光去掉底层及内氧化层比较抛光前后铁损的变化来研究表面质量各因素对铁损的影响。发现表面氧化对铁损没有明显影响,内氧化层对铁损影响最大。用扫描电镜分析内氧化层的形貌及成份发现内氧化层是镁橄榄石和尖晶石的离散质点。内氧化层通过其对180°畴壁移动的钉扎增加铁损,底层通过增加90°闭合畴的体积分数增加铁损。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射频-直流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用C2H2和N2气的混合气体制备出a-C∶H(N)薄膜,用TEM、红外谱、XPS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结果表明a-C∶H(N)薄膜中N与C原子可形成NC、CN和NC键,而碳氢原子主要以CH2基的形式存在。且薄膜中存在具有理想化学配比的C3N4相,薄膜的结构是由C3N4相镶嵌在非晶态CNx基体中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