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4篇
工业技术   11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α-Sialon-AlN多型体复相陶瓷的微观结构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XRD、SEM、EDS等方法,研究了添加Y2O3和Sm2O3的α-Sialon-AlN-多型体复相组份在热压过程中的致密化、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复相Sialon组份,AlN-多型体先于α-Sialon形成,且易发生偏聚,很难均匀分散在α-Sialon中,但是与通常不一样,α-Sialon易发育成长颗粒状.文中对长颗粒状的α-Sialon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2.
低表面活性剂/硅比率中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AlCl3.6H2O为铝源,在低表面活性剂/硅摩尔比的体系中,合成Si/Al比在16-64范围内变化的有序介孔硅酸铝材料。用XRD、TEMFTIR及氮吸附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分析。XRD分析表明,用铝原子取代硅原将导致晶格增大。  相似文献   
83.
以嵌段共聚物为结构导向剂的SBA-15和SBA-16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嵌段共聚物P123和F127分别在强酸性条件下合成了两种结构不同的介孔氧化硅材料:一维直孔道六方相的SBA-15和三维立方相的SBA-16,并通过XRD、N2吸附-脱附、HT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商品化的嵌段共聚物作为结构导向剂合成的介孔氧化硅材料SBA-15和SBA-16孔道规整有序,比表面积分别达到765m2·g-1和930m2·g-1,相应的最可几孔径分别为6.46nm和3.92nm,这有利于介孔材料向经济实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4.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材料大家庭的一个主要成员,类别繁多、品种复杂,性能涉及面甚宽,应用领域广阔,是一门比较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为了回顾我国新材料研究的60年,本文仅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概况作一非常简略的介绍,而且只能择几而述。  相似文献   
85.
本文采用不同相组成和不同显微结构的。α-β-Sialon复相陶瓷作为对比试样,以压痕裂纹模拟陶瓷材料本身固有的微小裂纹,通过四点弯曲试样,在相同力学参数条件下,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疲劳断口的观察,研究了α-β-Sialon复相陶瓷的室温疲劳短裂纹扩展现象和微观机理.研究发现,长柱状β-Sialon晶粒含量多、长径比大的材料具有较高抵抗疲劳失效的能力·此外,疲劳断口表明,α-β-Sialon复相陶瓷疲劳短裂纹扩展的机制主要有:应力腐蚀、摩擦造成的晶粒桥接弱化和接触损伤.  相似文献   
86.
Sr0.4Ba0.6Nb2O6物相形成过程的XR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Guinier-Hagg相机)分析了Sr0.4Ba0.6Nb2O6(SBN40)原始混合粉料经不同温度煅烧后的相组成,并利用PIRUM程序对不同反应温度下形成铌酸锶钡相的晶胞尺寸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Sr0.4Ba0.6Nb2O6的形成过程中将出现中间相Na5Nb4O15、Sr5Nb4O15、SrNb2O6与BaNb2O6,而SrNb2O6与BaNb2O6最终反应生成铌酸锶钡.反应生成的铌酸锶钡的晶胞参数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依据这些实验结果,文中提出了Sr0.4Ba0 6Nb2O6相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7.
原始粉料对Sr0.4Ba0.6Nb2O6烧结性能与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了以单相Sro.4Bao 6Nb2O6为原料的常规烧结试样(SBN40)以及以SrNb2O6与BaNb2O6混合物为原料的反应烧结试样(RSBN40)的烧结性能与显微结构.结果发现,RSBN40试样的致密化速率较SBN40试样较慢,试样SBN40与RSBN40密度分别在1250与1300℃达到最大,其值分别为5.21与5.27g@cm-3.此外,当烧结温度高于1250℃时,试样SBN40比RSBN40易于出现异常晶粒长大现象.  相似文献   
88.
Sr0.4Ba0.6Nb2O6物相形成过程的XR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Guinier-Hagg相机)分析了Sr0.4Ba0.6Nb2O6(SBN40)原始混合粉料经不同温度煅烧后的相组成,并利用PIRUM程序对不同反应温度下形成铌酸锶钡相的晶胞尺寸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Sr0.4Ba0.6Nb2O6的形成过程中将出现中间相Na5Nb4O15、Sr5Nb4O15、SrNb2O6与BaNb2O6,而SrNb2O6与BaNb2O6最终反应生成铌酸锶钡。反应生成的铌酸锶钡的晶胞参数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依据这些实验结果,文中提出了Sr0.4Ba0.6Nb2O6相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9.
去年十月下旬到十一月,我作为国际顾问和几位同事一起应邀参加了在日本箱根召开的“国际陶瓷发动机部件讨论会”和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快离子导体陶瓷和高性能蓄电池(钠硫电池)讨论会”。会后,为了了解日本和美国在新材料与材料科学领域内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0.
中国科学院无机材料科学考察组一行四人于1982年7月2日至25日赴日本的大阪、京都、名古屋、茨城、东京、仙台等地作有关无机材料科学的专业考察。参观访问了八所大学,有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丰田工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东京大学、东北大学、防卫大学等,以及六个国立研究所(属科学技术厅或通产省),有大阪工业技术试验所、名古屋工业技术试验所、无机材质研究所、机械技术研究所、日本原子能研究所、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还有六个大企业的研究发展部及其中的二个生产厂,即松下电器公司、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研究所、日立制作所中央研究所、日本电子株式会社(JEOL)、东芝综合研究所及东芝陶瓷公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