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数理化   6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基于条纹管激光成像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利用条纹管实现紫外到近红外波段激光成像的技术可行性,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激光成像雷达方程,计算了不同波长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探测距离,并分析了各激光波长的应用领域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52.
本文采用市售纳米硅为硅源,以软化点低、得碳率高、价格便宜的煤沥青作为碳源,通过两步包覆法制备了煤沥青基硅/碳(Si/C/C)复合物,并研究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所得复合物的粒径在300~350 nm间,Si纳米粒子被C包覆并相互连结成C-Si-C网络结构,其中Si含量为27%的硅/碳复合物(Si/C/C-27%)作为锂电池电极材料表现了良好的储锂性能。 在0.1 A/g的小电流密度下,Si/C/C-27%的放电比容量为1281 mA·h/g;在3 A/g的大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在582 mA·h/g,表现了良好的倍率性能。Si/C/C-27%在2 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的循环后其比容量保持率为76.61%,表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比于煤沥青基碳的一次包覆所得的硅/碳复合材料(Si/C),Si/C/C有效提高了Si纳米粒子的导电性并抑制了其在嵌锂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 本文提出的二次包覆的新方法为制备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3.
镍超微颗粒的表面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镍超微颗粒宏观磁性的测量结果,分析了表面包覆的氧化层对表面和/或界面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和/或界面有较强的有效各向异性,在低温,强场下对磁性另有些贡献。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4.
点状籽晶法生长DKDP晶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影响溶液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溶液的纯度、饱和点和过饱和度等,并对DKDP的点状籽晶法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比较了不同生长速度生长的晶体质量.结果表明:经超细过滤的高纯度溶液稳定性有很大提高,而此时生长速度对晶体质量的影响不大.最后,获得了X、Y向生长速度达3.8mm/d的点状籽晶,生长出尺寸为44mm×44mm×48mm的高质量DKDP晶体,并对晶体生长的表面进行了微观观察,分析了DKDP晶体生长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230MeV的208Pb27+辐照Al2O3样品及随后在600,900,1100K高温条件下退火后的光致发光特性。从辐照样品的测试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波长为390,450nm处出现了强的发光峰。辐照量为1×1013ions/cm2时,样品的发光峰最强。经过600K退火2h后测试结果显示,380nm发光峰剧烈增强,而其他发光峰显示不明显。在900K退火条件下,380nm的发光峰开始减弱,而在360,510nm出现了明显的发光峰,至到1100K退火完毕后380nm的发光峰完全消失,而360,510nm的发光峰相对增强。从被辐照样品的FTIR谱中看到,波数在460~510cm-1间的吸收是振动模式,经过离子辐照后,吸收带展宽,随着辐照量的增大,Al2O3振动吸收峰消失,说明Al2O3振动模式被完全破坏。1000~1300cm-1之间为Al—O—Al桥氧的伸缩振动模式,辐照后吸收带向高波数方向移动,说明其振动模式受到影响。辐照剂量较小的样品,损伤程度相对较低,经退火晶化后,振动模式基本恢复到单晶状态;辐照剂量较高的样品,损伤程度大,退火处理后表面变得较粗糙,振动模式并未出现,说明结构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56.
纳米探针芯片技术用于微量乙肝病毒D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组探针修饰的微粒:(1)表面标记有可与待测乙肝病毒(HBV) DNA另一端结合的纳米金探针1(信号探针)以及可与信号探针部分结合的纳米金探针2(检测探针);(2)表面标记有可与待测HBV DNA一端结合的磁珠探针(捕捉探针1).检测靶HBV DNA时,磁珠探针与信号探针在液相中可分别与HBV DNA靶序列一端结合最终形成三明治样结构.再以磁场将三明治样复合物从反应液中分离,以DTT溶液将信号探针从纳米金颗粒上洗脱.洗脱后的信号探针数量反映靶基因的多寡,信号探针一段与预先点样的基因芯片上的捕捉探针2结合,检测探针与信号探针另一段相结合,最后用银染液将检测探针显色从而得到靶目标DNA相对定量信息.结果表明,本检测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0-15 mol/L水平.检测时间少于1.5 h,检测结果与HBV DNA水平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且无假阳性结果;本方法有望用于乙肝病人血清中HBV DNA的快速筛测及其它微生物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57.
基于原油中金刚烷指纹半定量分析进行原油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建立了原油中金刚烷化合物内标法半定量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基于谱图特征和计算保留指数的组分定性方法,对26种单金刚烷、双金刚烷化合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对不同地理位置海上油井平台6个原油金刚烷指纹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原油中单金刚烷总含量在200~1200 μg/g之间,双金刚烷总...  相似文献   
58.
本文在AOT/异辛烷反胶束中合成了CdS和ZnS半导体纳米粒子。粒子的荧光量子产率随胶束水含量的增大而减小。这可以归结为水含量增大导致胶粒表面Cd2+或Zn2+离子浓度降低,因为这两种离子在胶粒表面富集有利于形成硫空位,从而增大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发光复合。研究发现,Ag+离子可以有效猝灭CdS和ZnS纳米粒子的荧光发射,该猝灭过程可以用Ag+离子在胶束中的Poisson分布来描述。以溶解在有机相中的pyrene作电子给体,在光激发下可以向CdS粒子注入电子,而和ZnS粒子间没有电荷转移发生,这可以解释为两种半导体的导带边相对于pyrene激发态氧化电位所处的位置不同。Cu2+或Ag+离子在ZnS颗粒表面吸附,可以形成CuxZn1-xS或Ag2xZn1-xS复合粒子,降低ZnS粒子的导带位置,从而使之能够接受来自pyrene激发态的电子。实验结果证实了这种论点。  相似文献   
59.
吖啶红-SLS体系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吖啶红染料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在十二烷基磺酸钠存在下及pH2.90的柠檬酸NaOH介质中,蛋白质与吖啶红形成复合物,使最大波长392nm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得到加强,根据其共振光散射的增强程度,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加入,使灵敏度提高11倍,牛血清白蛋白、γ球蛋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0.7mg/L、0.05~1.3mg/L,检出限分别为6.4μg/L、10.8μg/L。用于人血清、牛奶、豆浆、尿液中总蛋白质的测定,结果与经典的考马斯亮蓝G 250法一致。  相似文献   
60.
Ca3MgNi14, Nd1.5Ca1.5MgNi14, Gd1.5Ca1.5MgNi14 and Er1.5Ca1.5MgNi14 alloys were prepared by 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melting and sintering. Characterization and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by X-ray diffraction/Rietveld full-spectrum fitting, gaseous P-C-T hydrogen storage test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tests. It can be found that all alloys consist of Gd2Co7-type 3R phase and Ce2Ni7-type 2H phase. Although the hydrogen storage capacities of Nd1.5Ca1.5MgNi14, Gd1.5Ca1.5MgNi14 and Er1.5Ca1.5MgNi14 decrease to some extent compared to that of Ca3MgNi14, their equilibrium pressures for absorption and desorption increase markedly. Moreover, R1.5Ca1.5MgNi14 alloys have better cycling stabilities and high-rate discharge(HRD) properties as compared to Ca3MgNi14. The hydrogen diffusion in alloy electrodes is the main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HR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