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4篇
  免费   1552篇
  国内免费   1218篇
数理化   1157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456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481篇
  2015年   495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690篇
  2012年   751篇
  2011年   822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以2,4-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分别合成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钠(NA-1)和2,2'-亚甲基双(4-叔丁基苯基)磷酸钠(NA-2),并将其应用于等规聚丙烯(i PP),研究该类芳基杂环磷酸盐成核剂邻位取代基对其成核有效性的影响.通过红外吸收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NMR)、X-Ray多晶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分析(SEM)和热分析对其化学结构、凝聚态结构、颗粒形貌和物性特征进行了表征,确定了NA-1和NA-2的分子结构和凝聚态颗粒的结构、形貌和物性特征.利用偏光显微观察(POM)、扫描电镜(SEM)断口分析、示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和雾度测试分析对其与i PP的复合材料的晶粒结构、结晶行为及宏观光学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添加量0.2%时,邻位叔丁基(NA-1)的存在可使复合材料球晶尺度更加细密,结晶温度比无邻位叔丁基(NA-2)增加5.1 K,等温结晶速率提高至0.56 w/g是NA-2的7倍,半结晶时间由NA-2的11.55 min下降至2.36 min,邻位叔丁基存在对材料透光率和雾度值的影响分别达到4.3%,7.4%.SEM断口分析表明二者在i PP基体中分散均匀,平均粒径相近分别为0.79μm和0.82μm,粒径分布曲线相近,二者分散分布的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4.
采用UV-Vis光谱、红外吸收光谱、CHN元素分析及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对α-四(对磺酸钠苯氧基)酞菁锌(钴,镍)[α-PhSPcZn(Co,Ni)]进行表征.在光诱导条件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考察了光敏剂的中心原子、浓度和光照时间等条件下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光照15min、浓度为0~100mg·L-1范围内时,α-PhSPcZn的抑瘤率高于α-PhSPcCo和α-PhSPcNi.抑瘤率均随光照时间和配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α-PhSPcZn的抑制率可达54%,其IC50值为75mg·L-1.  相似文献   
995.
建立了测定电子烟烟液中的氨含量离子色谱法。样品经10 mol·L-1盐酸溶液萃取10 min后,采用Dionex Ion Pac CS16A阳离子交换柱分离,以MSA为淋洗液进梯度洗脱,用电化学检测器检测。氨的质量浓度在0.05~1.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35μg·g-1,测定下限(10S/N)为0.12μg·g-1。方法用于12种市售品牌电子烟烟液中氨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3.2%~1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4%。  相似文献   
996.
用化学修饰法制备出复合物多壁碳纳米管/聚丙烯酸(MWCNTs/PAA),用溶剂热法合成Zn4O(1,4-benzenedicarboxylate)3(MOF-5)和MWCNTs/PAA/MOF-5。通过XRD、FTIR、TG、HRTEM和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对MWCNTs,MOF-5,MWCNTs/PAA和MWCNTs/PAA/MOF-5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MWCNTs/PAA中PAA包覆在碳纳米管外壁上,含量为4.3%,在FTIR中有PAA特征官能团的吸收峰;MWCNTs/PAA/MOF-5和MOF-5的形貌一样,MWCNTs/PAA/MOF-5的热分解温度比MOF-5的提高了49℃;MOF-5和MWCNTs/PAA/MOF-5的N2吸附曲线为Ⅰ型,77 K和100 k Pa条件下,N2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5、299.03 cm3·g-1。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玻璃微米管支撑的液/液界面通过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二环己基-18冠6(DCH18C6)加速Sr2+在水/1,2-二氯乙烷(W/DCE)界面上的转移反应,考察了DCH18C6加速Sr2+在W/DCE界面转移的影响因素,如DCH18C6和Sr2+浓度等,并求算其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实验结果表明,Sr2+与DCH18C6发生的是一个1:1的扩散控制的界面络合转移过程,其络合常数β为5.31×1023。本研究可为理解溶剂萃取Sr2+行为提供基础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998.
提出了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人体血浆,尿样中加替沙星含量的方法。在p H5.5~6.5的HAc-Na Ac缓冲溶液中,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TFX)与Tb(Ⅲ)反应形成的二元螯合物共振瑞利散射(Resonance Rayleigh Scattering,RRS)强度极弱,但当其进一步与酸性染料茜素红反应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时,RRS显著增强,其最大散射波长分别位于373 nm和605nm处。在373 nm处,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5.26μg·m L-1和7.5 ng·m L-1。本法简便、快速,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用于片剂,人尿液和血浆中加替沙星含量的测定,其回收率在96.1~104.5%。  相似文献   
999.
以咪唑为原料,经硝化和溴化反应合成了抗炎药物中间体——2,5-二溴-4-硝基咪唑,总收率80.3%,其结构经1H NMR和IR确认。  相似文献   
1000.
A simple and reliable method of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diode array detec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fingerprint analysis and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ix compounds including puerarin, salvianolic acid B,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palmatine chloride, dehydrocorydaline, and icariin in the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Yangxinshi Pian. The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an Agilent Eclipse XDB‐C18 reserved‐phase column (250 mm × 4.6mm I.D., 5 μm) using gradient elution with 50 mmol/L monopotassium phosphate aqueous solution and methanol as mobile phase at a flow rate of 1.0 mL/min. The column operating temperature was set at 30°C, and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80 nm. The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linearity, precision, accuracy, stability, and recovery. For fingerprint analysis, 25 peak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mmon peaks, and four kinds of similarities including cosine similarity (S), ratio of similarity (S′), projection content similarity (C), and content similarity (P)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consistency of different batches of Yangxinshi Pi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an efficient tool for quality evaluation of Yangxinshi Pi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