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数理化   1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CCSD(T)/6-311G(2df)//B3LYP/6-311G(d)水平上对SiC2S的各种可能异构体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几何构型,精确能量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SiC2S有8个稳定的异构体,能量最低的是直线型,电子态为^1∑的SiCCP1,其次是C2v对称性的S-cSiCC5,第三稳定的是直线型^1∑电子态异构体SSiCC2,第四稳定的是具有CC桥键C2v对称性的长菱形结构的.  相似文献   
92.
采用遗传算法构建了27种人类腺苷受体拮抗剂1,2,4-三唑并[1,5-α]喹喔啉衍生物与受体之间的亲和性的QSAR模型. 为得到理想模型, 计算了拓扑学、热力学、空间、电子拓扑状态和量子化学描述符. 结合这些参数得到最终模型: pKi=13.407-0.027*FC-8E-0.033*FC-8N+0.845*Atype_C_28-19.493*Shadow_XYfrac.计算得到的统计学指标为: LOF=0.291, r2=0.766, radj2=0.723, F-test=17.974, PRESS=3.469, CV-r2=0.791. 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 得到如下结论: 降低C-8位亲电、亲核原子的前线电子密度的权重和分子在XY平面的投影分数, 增加疏水性原子类型描述符Atpye_C_28的值, 都对增加化合物分子与受体的亲和性有利. 利用此模型合理的设计了两个新的化合物, 并预测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 该研究为喹喔啉衍生物作为人类A3腺苷受体拮抗剂的结构改造提供理论指导, 并为进一步研究受体与配体亲和性机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3.
在QCISD(T)/6-311G(2df,p)//B3LYP/6-311G(d,p)水平上对自由基反应C2H3^. OH^.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经过缔合、多步H转移、CH3转移和离解等复杂过程,最终要得到8种产物(P1-P8),茯中产物P2(H2CCO H2)和P6(CH3CO^. H^.)是主要产物。本文得到的CH2CHOH(1或1‘),CH3CHO(2)和CH3COH(3)之间的过渡态TS1/2,TS1‘/3和TS2/3的能量顺序与Wesdemiotis等的实验推测相反,而与Smith等的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4.
B4C2,B2C4簇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B4C2,B2C4簇各种可能的几何构型,计算了相应的振动光谱。B4C2的稳定构型除直线,平面构型外还有三维模型,而B2C4的稳定构型均为直线、平面构型,因此,B4C2与B6接近,B2C4与C6接近。B-C和C-C多重键及强共轭效应是B4C2和B2C4簇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
利用从头算直接动力学方法,研究反应Si HCl→SiCl H的动力学性能,在QCISD/6-311+G(d,p)和CCSD(T)/aug-cc-pvtz(单点)水平上,得到体系的势能面信息,进而利用变分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反应的速率常数及其与温度的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6.
通过分子动力学对细胞松弛素B与葡萄糖/质子共转运蛋白的两种质子化状态进行了模拟, 发现细胞松弛素B对处于去质子化阶段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 结果表明, 357号色氨酸和117号脯氨酸是葡萄糖转运蛋白结合细胞松弛素B的关键氨基酸; 并且当抑制剂与受体蛋白结合时, 位于第10号跨膜螺旋上的357号色氨酸与细胞松弛素B的相对位置对抑制剂的结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了一类重要的含有杂原子的光催化苯型脱芳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 该脱芳反应是一个分步分态的[4+2]环加成反应, 即前一步脱芳发生在三重态, 后一步脱芳发生在单重态基态. 其中, 苯乙酮基团可被看作为光的接收装置, 吸光后使得体系从单重态经内转换和系间窜越无能垒到达三重态, 并在三重态完成质子转移生成具有反应活性的双烯, 进而引发后续的脱芳反应. 更重要的是, 通过构建势能面发现该反应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 与实验结果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98.
采用DFT, QCISD及CCSD(T)方法分别对二重态的[Si, C, S]+和[Si, C, S]-体系势能面进行理论计算, 用QCISD/6-311+G(d)方法, 在[Si, C, S]+和[Si, C, S]-体系中, 我们分别得到了2个过渡态连接的3个稳定体和2个过渡态连接的4个稳定体, 经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发现, [Si, C, S]+体系只有二重态线性的离子[Si—C—S]+可能稳定存在, 而[Si, C, S]-体系有二重态线性的离子[Si—C—S]-和三元环c-[SiCS]-可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99.
采用DFT,QCISD及CCSD(T)方法分别对二重态的[Si,C,S] 和[Si,C,S]-体系势能面进行理论计算,用QCISD/6-311 G(d)方法,在[Si,C,S] 和[Si,C,S]-体系中,我们分别得到了2个过渡态连接的3个稳定体和2个过渡态连接的4个稳定体,经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发现,[Si,C,S] 上体系只有二重态线性的离子[Si-C-S] 可能稳定存在,而[Si,C,S]-体系有二重态线性的离子[Si-C-S]-和三元环c-[SiCS]-可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00.
利用代谢物组学推测出精氨酸酶Ⅰ作为丁基苯酞的作用靶点的可能性, 然后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单一手性的左旋(L)和右旋(D)丁基苯酞与精氨酸酶Ⅰ的相互作用, 结果发现, L-丁基苯酞与精氨酸酶Ⅰ形成的复合物比较稳定. 随后的酶学实验也证实, L-丁基苯酞对精氨酸酶Ⅰ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而D-丁基苯酞对其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