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数理化   1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 DFT, QCISD 及 CCSD(T)方法, 对 NC3O 分子体系的异构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得到了5个稳定的异构体, 其中包括4个链状异构体和1个带有支链的平面结构异构体. 这5个稳定异构体都具有较高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聚乙烯链在羟基化β-石英(100)表面上的吸附. 结果表明, 吸附基底上的规则图案起到模板的作用, 无论是真空还是溶液环境, 都会引导聚乙烯链在表面形成二维沿着[110]方向取向的折叠构型. 为了与聚乙烯的吸附相比较, 进一步研究了聚氧化乙烯链在相同表面上的吸附情况. 结果表明, 极性链与非极性链在极性表面上的吸附情况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3.
预测[C,O,S]体系的稳定异构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 DFT, QCISD及CCSD(T)方法对单重态和三重态的COS分子体系势能面进行了理论计算, 在 QCISD/6-311G(d) 水平上得到4个过渡态连接的6个稳定构型. 经动力学及热力学分析发现只有一个单重态线性的分子11(O—C—S) 能够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4.
用INDO系列方法对自由基C69N(Cs)及双体(C69N)2(C2h)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笼骨架上N的掺入使C70笼发生畸变,N向笼外突出,与氮相连的碳(6-6环上的C)自旋密度较大,2个C69N自由基在这个碳上以C-C单键连接,形成双体为C2h对称性,N与附近的3个碳均以单键连接,并不断开。理论计算的电子光谱与实验吻合较好,(C69N)2易分解为单体C69N.  相似文献   
15.
用INDO系列方法对双笼化合物C120CO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C120CO中O具有较大的电负性,在此位置可形成氢键.分子内电荷转移较大,非线性光学系数可能较大.C120CO的电子光谱与C120CH2和C120O的相似.  相似文献   
16.
C~4~0, C~4~0^+, Nb@C~4~0^+, NbC~3~9^+, Nb@C~4~0H~4^+的 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C~4~0,C~4~0^+,Nb@C~4~0^+,NbC~3~9^+,Nb@C~4~0H~4^+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C~2~8一样,C~4~0(T~d)基态也为^5A~2态,笼骨架上具有四个悬挂键。计算结果表明C~4~0和C~4~0^+比NbC~3~9^+和Nb@C~4~0^+稳定,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用INDO系列方法对双笼氧化物C~1~2~0O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双笼氧化物C~1~2~0O的形成缓解了C~6~0O中环氧三元环的角张力,并形成了呋喃型五元环将两碳笼连接在一起。两碳笼的直接键连使两笼距离较近,有较弱的相互作用,但仍各自表现一定的独立性,C~1~2~0O可发生分解生成新的化合物,C~1~2~0O的电子光谱与母体分子C~6~0相似。  相似文献   
18.
用INDO系列方法对双笼亚甲基化合物C120CH2进行了理论研究:C120CH2的形成缓解了C60CH2中亚甲基处三元环的角张力,从而较稳定,两碳笼的直接键连使两笼间有较弱的相互作用,C120CH2的电子光谱与母体C60及其单加成产物相似。  相似文献   
1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PtnRum (n+m=3, n≠0)团簇活化甲醇C―H和O―H键的反应活性和机理. 分别给出以O―H和C―H键活化为初始步骤的势能曲线. 计算结果表明反应是以C―H键的活化为初始步骤; 三种团簇与甲醇反应的活性顺序为Pt2Ru>Pt3>PtRu2. 前线轨道分析表明PtnRum团簇活化初始的C―H和O―H键的活化过程是质子转移(PT). 此外还讨论了溶剂化对反应的影响. 本研究可为C―H键和O―H键的活化提供更深入的理解, 为甲醇活化反应催化剂选择以及其使用条件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CCSD(T)/6-311G(d,p)//MP2/6-311G(d,p)+ZPE水平上对反应HCCO+NO2进行了计算, 建立了反应势能面. 此反应由反应物通过三步反应到达产物. 首先, NO2的O原子进攻HCCO自由基中与H相邻的C原子, 形成异构体1[ONOC(H)CO]或2[H(CONOC)O]. 然后, 异构体1和2通过N-O键的断裂形成产物NO和OC(H)CO. 最后, 产物中的OC(H)CO可以通过C-C键的断裂进一步分解为HCO和CO. 由HCCO+NO2反应得到产物NO+HCO+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