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数理化   7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杨海  杨黎东  马勇  杨智 《中国物理》2005,14(8):1665-1670
研究外场电压和纳米银粒子的尺寸对来自镶嵌在BaO薄膜中的纳米银粒子的光电发射的影响。在不同电压和不同尺寸条件下,计算了波长范围在 0.2到0.8μm的光电发射谱。给出了光电发射阈值对外场电压和纳米银粒子的尺寸依赖关系。同时认为在可见光范围中出现的光电发射是由于纳米银粒子的光学共振吸收所形成。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制备场助Ag-BaO光电薄膜的制备和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62.
吲哚美辛的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研究了荧光光谱法测定吲哚美辛的条件,包括酸度、溶剂、β-环糊精的用量及β-环糊精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协同作用的影响,发现在pH10.8的缓冲溶液中,CTMAB和β-CD能增敏荧光,从而建立了测定吲哚美辛的高灵敏的荧光光谱分析方法,体系的线性范围为0~2.79×10-6mol/L,检出限为5.73×10-9mol/L;应用本法对市售吲哚美辛片剂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3.
甲基炔诺酮的荧光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甲基炔诺酮与浓H2 SO4反应后水解产物的荧光性质 ,建立了一种测量甲基炔诺酮的荧光光度分析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甲基炔诺酮与浓H2 SO4的反应条件及三碳以下的低级醇对产物荧光性质的影响。本法检测限为 1 89×1 0 - 7mol·L- 1 ,荧光强度与浓度在 0mol·L- 1 ~ 1 2 8× 1 0 - 5mol·L- 1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 1 7%  相似文献   
64.
采用利用内源荧光、1-苯氨基萘-8-磺酸(ANS)荧光、酶活性的测定以及动力学分析等手段,研究肌酸激酶在氧化型的二硫基苏糖醇(DTT)溶液中的结构与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型DTT浓度的增加,肌酸激酶的活性逐渐丧失,直至完全失活,并伴随着构象的变化.肌酸激酶起初微小的结构变化就会导致酶活性的迅速丧失,而且其的失活先于明显可测的整体构象变化,酶分子的活性部位处于柔性区域内.另外,随着氧化型DTT浓度的提高,肌酸激酶的内源荧光发射峰位明显地红移,外源ANS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即酶分子的疏水面加大,该结果暗示了酶蛋白的构象发生了改变.动力学分析表明,氧化型DTT对肌酸激酶的氧化过程是一个慢的可逆抑制过程,其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A的大小与氧化型DTT的浓度无关,因此是非络合型的.  相似文献   
65.
对具有两步完全热弹性的Ni53.2Mn22.6Ga24.2单晶的物性采用多种测量手段进行了表征,特别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特性.研究表明,热诱发的中间马氏体相变应变远大于马氏体相变应变.在较低的形变温度下,沿单晶母相[001]方向的压应力诱发的是两步马氏体相变,材料表现出赝弹性;在较高的形变温度下,只能观察到一步马氏体相变,材料展现出完全超弹性特性.此外,利用热力学理论分别计算了诱发马氏体相变和中间马氏体相变的临界应力与形变温度的关系,与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相符. 关键词: 马氏体相变 形状记忆效应 应变 超弹性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苯基硅杂环戊二烯作为一类高效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被广泛研究。本工作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芯态空穴近似研究了1, 1, 2, 3, 4, 5-六苯基硅杂环戊二烯分子中碳原子K壳层和硅原子L壳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与实验谱线符合较好。通过理论结果对实验测量的1, 1, 2, 3, 4, 5-六苯基硅杂环戊二烯分子的X射线谱进行了分析和标定。我们发现碳原子K壳层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低能区283.8eV处的谱峰是由于与硅原子成键的两个电负性较强的碳原子导致的。碳原子K壳层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中最强的吸收峰与苯分子的吸收峰类似。硅原子L壳层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两个主要吸收峰分别来自于σSi-C*πSi-Ph*跃迁。  相似文献   
67.
林名桢  李传宪  杨飞  马勇 《化学学报》2009,67(23):2685-2691
综合利用理论推导和流变实验方法对触变性含蜡原油的等温胶凝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采用结构参数法建立了静态结构恢复模型, 并经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对多种原油的结构变化曲线均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同时以青海原油为例, 根据实验数据和拟合参数分析了含蜡原油等温胶凝过程特性. 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预剪切速率的增大以及预剪切时间的增加, 原油在恒温静止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强度均会减弱. 测量温度越高, 预剪切时间越长, 则原油的结构参数变化速率越大; 而预剪切速率越高, 原油结构参数变化速率在初始阶段越大, 在最终阶段反而越小, 但与未经剪切油样相比, 原油受剪切后其结构参数变化速率在整个测量时间范围内均偏大.  相似文献   
68.
李宗良  李怀志  马勇  张广平  王传奎 《中国物理 B》2010,19(6):67305-067305
A first-principles computational method based on the hybri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oligomeric phenylene ethynylene molecular junctions with H2O molecules accumulated in the vicinity as recently reported by Na {\it et al.} [\wx{Nanotechnology}{18} 424001 (2007)].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drogen bonds between the oxygen atoms of the oligomeric phenylene ethynylene molecule and H2O molecules result in the localisation of the molecular orbitals and lead to the lower transition peaks. The H2O molecular chains accumulate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molecular junction can not only change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molecular junctions, but also open additional electronic transport pathways. The obvious influence of H2O molecules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molecular junction and its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is thu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69.
许欢  范鹏飞  马勇  郭霞生  杨平  屠娟  章东 《中国物理 B》2017,26(2):24301-024301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dissolution processes of cavitation bubbles generated during in vivo shock wave(SW)-induced treatments. Both active cavitation detection(ACD) and the B-mode imaging technique were applied to measure the dissolution procedure of bi Spheres contrast agent bubbles by in vitro experiments. Besides, the simulation of SW-induced cavitation bubbles dissolution behaviors detected by the B-mode imaging system during in vivo SW treatments, including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 and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calculating the integrated scattering cross-section of dissolving gas bubbles with employing gas bubble dissolution equations and Gaussian bubble size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i) B-mode imaging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tool to monitor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cavitation bubbles dissolution procedures after the SW pulses ceased, which is important for evaluation and controlling the cavitation activity generated during subsequent SW treatments within a treatment period;(i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bbles, such as the bubb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gas diffusion, can be estimated by simulat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properly.  相似文献   
70.
为了研究基于竖轴水轮机的漂浮式潮流能发电装置的运动衰减特性与不规则波响应,提出了基于船模拖曳水池的系泊试验方法,设计了试验模型和装置,构建了系泊试验平台,进行了组合模型的自由衰减试验、系泊衰减试验和系泊状态下的不规则波响应试验. 衰减试验中测量了模型的摇动衰减特性,不规则波响应试验中测量了系缆的拉力响应和组合模型的摇动响应. 试验研究得到了关于漂浮式潮流能发电装置的衰减运动特性和4级海况、0.6m/s流速时1号系缆的拉力响应以及组合模型的摇动响应. 研究可为基于竖轴水轮机的漂浮式潮流能发电装置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