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92篇
数理化   11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埋入压电元件的自诊断智能结构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立华  陶宝祺 《实验力学》1998,13(3):370-376
将压电元件埋设于复合材料层板结构中,可实现结构应变分布的在线监测。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压电应变传感器阵列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自诊断方法,对局部埋入压电应变传感元件的平板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神经网络模型根据压电传感器组的输出识别结构承载位置和大小,对该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2.
干摩擦条件下WC增强Cu—Mn—Ni复合涂层的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蕾  陶杰 《摩擦学学报》2002,22(1):10-13
通过钎焊工艺在 45 # 钢表面沉积WC颗粒增强Cu -Mn -Ni复合涂层 ,考察了WC颗粒尺寸及含量对WC/Cu-Mn -Ni复合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 ,当WC颗粒质量分数为 30 %而平均粒径为 15 0 μm时 ,复合涂层的耐磨性最佳 ;WC颗粒对复合涂层磨损过程及磨损机制具有显著的影响 ,磨损机理表现为表面微突体间相互滑动产生塑性变形、粘着、脆性剥落及犁削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提出了锌精矿通过微波消解,上ICP-MS测试得到铟和锗含量的方法。通过对样品分解方式的选择和质谱干扰扣除以及加标回收实验,得到铟的回收率在96.26%-98.70%,锗的回收率在99.6%-101%。通过检出限实验得到铟的检出限为0.001ug/g,锗的检出限为0.02ug/g。验证了本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4.
脂肪族聚酯是一类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生物可降解生物材料。由于所有的医疗和药物制品在临床应用时都将不同程度地同机体组织或血液接触,而其表面又将是首先与机体组织或血液接触的部分,因此脂肪族聚酯医用制品的表面生物相容性更是同制品生物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直接关系的性质。本文在分析脂肪族聚酯自身特性及对其制品表面生物相容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采用物理、化学和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对脂肪族聚酯制品表面生物相容性的改进。在分析和讨论各表面改性方法优点的同时,也指出了该法所存在的缺点、不足和应用的局限性。从而可为提高具体的脂肪族聚酯医用制品的表面生物相容性提供可供选择的表面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从Reissner平板理论出发,对广义简支边的概念作了补充和推广,应用叠加法获得了均布荷载下悬臂矩形板弯曲的精确解。由于考虑了横向剪切变形的影响,所得结果可用于中厚板。  相似文献   
106.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对1Cr18Ni9Ti不锈钢进行Co离子注入,考察了注入处理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Co注入处理样品的表面硬度比未注入样品的高1.0~1.5倍,且硬度随离子束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o注入处理试样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至约0.20,磨损体积损失降低25%~45%;当束流密度为22μA/cm2、注入剂量为5×1017/cm2时,注入处理样品的摩擦系数为0.19,耐磨寿命最长;在所选定的试验参数范围以内,当临界束流密度处于22μA/cm2时,保留剂量最大,改性表面硬度最高,耐磨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7.
郑建中 《力学学报》2007,15(2):253-257
富溪双连拱隧道出口高边坡岩体风化、卸荷严重,在施工开挖前边坡中上部已经发生较为明显的倾倒变形,整个变形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本文在现场调查和岩体结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的概念模型,利用FLAC3D模拟研究了开挖后坡体变形特征。在变形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倾倒变形体采用锚管注浆处理的边坡治理措施,支护效果模拟计算表明,注浆后边坡稳定性较好,同时监测资料也显示支护措施实施后,边坡的稳定性较好,可以保障公路的施工和长期营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8.
针对一类机器人操作手,提出了一种设计机器人操作手迭代学习控制的新方法,与其它现有的迭代学习控制方法相比较,当折合到机器人操作手关节轴上的驱动装置惯量足够大时,可以用驱动装置的动力学特性参数确定学习增益,克服了传统迭代学习控制方法由多次尝试选取学习增益的缺点,增强了实用性。在实际机器人操作手上的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了新提出方法可获得较高学习速度和控制精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脯氨酸及其衍生物催化的不对称有机反应受到了广泛关注,将其负载于载体上使用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负载方式大致分为3种:共价键负载,离子对结合或物理吸附等作用负载,以及在离子液体中的两相催化剂.本文对近年来出现的负载脯氨酸及其衍生物催化的不对称反应(Aldol反应、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0.
基于定量构效关系设计自乳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定量构效关系引入到自乳化系统中, 采用HF/6-31G*方法优化分子结构,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组分的量子化学参数, 考察组分含量、立体效应、疏水效应、静电效应对自乳化体系的微乳区域面积和粒径的影响,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分子结构参数和组分比例与体系的微乳区域面积/粒径间的定量函数模型, 并对模型外的组分组成的测试集进行了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 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用量比是影响自乳化体系相行为的主要因素, 油相和助乳化剂含量增大, 粒径增加, 乳化剂含量增大, 粒径减小; 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系统性质影响较小. 除以肉豆蔻酸异丙酯(IPM)为油相建立的模型外, 其余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利用这些规律可为自乳化系统的组分筛选提供理论指导, 提高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