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数理化   1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宽带光接入网络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进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讨论了宽带接入网络的国际研究进展,指出了其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宽带接入网研究小组近年来开展的研究工作,分别从宽带接入网的增强安全性与私有性,降低接入网成本与集成及融合接入业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相似文献   
32.
夏春谷  张巧红  徐杰  陈晨  马红  高进 《催化学报》2011,(12):1787-1789
合成了铜-氮羟基吡啶二甲酰亚胺配合物催化体系,通过元素分析与红外光谱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该催化体系在90℃和p(O2)=0.5 MPa的温和条件下实现了环己烯、乙苯等烃类的高效选择氧化.  相似文献   
33.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一维(1D)羰基配位聚合物[Cu(BGPD)(DMA)(H2O)]·DMA(记为Cu-BD,H2BGPD=N,N''-双(甘氨酰)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DMA=二甲基乙酰胺),并考察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Cu-BD正极在5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仍然保留50 mAh·g-1的比容量,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Cu-BD电极反应机理研究表明,BGPD配体和Cu(II)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都可能参与了电子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34.
针对企业大宗原材料采购容易受到上游价格和下游需求的不确定性影响这一问题,本文以制造商(或分销商)多阶段采购决策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期货、期权和现货三种采购方式的多阶段组合采购决策模型,以此来应对采购中的价格风险和库存风险.结合某钢构厂原材料采购问题,采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进行求解.通过对比组合方式与现货方式的求解结果,证明了组合采购方式能够在各种采购环境下为采购商带来更高更稳定的利润,所提出的组合采购决策模型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35.
作为凝聚态物理中一类新奇准粒子态,Majorana零能模(Majorana zero mode)由于可用来实现拓扑量子计算而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理论预言,Majorana零能模可作为特殊的束缚态出现在一些拓扑超导体的磁通涡旋中.但实际超导体磁通中还可能存在其他低能束缚态或杂质态,这给Majorana零能模的辨别和具体应用带来了困难.目前实验上寻找合适的拓扑超导体系、分辨出清晰的Majorana零能模仍然是十分迫切的.本文主要介绍最近利用高能量分辨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对电子掺杂铁硒类超导体(Li,Fe)OHFeSe和单层FeSe/SrTiO3磁通态进行的研究.实验上在前者的自由磁通中观测到清晰的零能模,并进一步测量到Majorana零能模的重要特征—量子化电导.而在后者磁通中只发现常规Caroli-de Gennes-Matricon(CdGM)束缚态,反映出s波对称性的特征.这系列实验既为Majorana零能模物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合适平台,也为澄清铁基超导体中拓扑超导电性的来源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36.
赵乔  逯丹凤  陈晨  祁志美 《物理化学学报》2015,30(12):2335-2341
采用溶胶-凝胶分子模板法在50 nm 厚金膜表面制备约40 nm 厚介孔二氧化硅(MPS)薄膜, 然后在MPS薄膜表面静电自组装金纳米粒子(GNP)单层膜, 形成的多层膜结构用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到MPS薄膜具有表面开口多孔结构, 有助于小分子向薄膜内快速扩散.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电场分布的仿真结果指出, 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条件下分布于金膜与GNP之间的消逝场显著增强. 由于空间重叠, 该增强场能够高效激发MPS内富集的小分子拉曼信号, 产生的拉曼信号还可免受金属作用的干扰. 利用Kretschmann 结构和尼罗蓝(NB)拉曼活性分子测试了Au/MPS/GNP基底在785 nm激发波长下的SERS效果, 并与Au/GNP基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在SPR条件下, Au/MPS/GNP基底能够导致较强的定向和背向拉曼信号, 而且在586 cm-1处的背向拉曼信号强度是Au/GNP基底的40 倍, 这归功于MPS薄膜. 进一步测试表明背向拉曼信号强度与NB浓度成正相关. 这意味着Au/MPS/GNP基底具有良好的半定量检测本领.  相似文献   
37.
密度泛函理论作为多相催化研究中的一个强有力工具,常被用于获得催化过程中关键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如吸附能、反应焓、活化能垒和速率常数等. 理解密度泛函交换关联近似方法对于揭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机理至关重要. 本文报道了六种不同的交换关联泛函近似方法,包括PBE、RPBE、BEEF+vdW、optB86b+vdW、SCAN和SCAN+rVV10,对金属Ru(0001)和Ru(1011)表面上甲烷和乙烷形成过程中涉及到的中间体的吸附能、反应能和活化能垒的影响. 当基元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与表面的配位数不同时,理论计算的反应能大小强烈依赖于交换关联密度泛函的选择. 对于涉及多个基元步骤的总反应,反应能的计算偏差会逐渐累积,从而导致不同的交换关联泛函近似方法之间的巨大差异. 由于不同泛函对反应涉及到的中间体吸附能之间存在差异,交换关联泛函近似方法的选择显著地影响Ru(0001)表面上甲烷、乙烯和乙烷的选择性. 然而,不同泛函近似方法对于Ru(0001) 和Ru(1011)表面上基元反应的能垒以及结构敏感性影响不大. 本工作不仅揭示了交换关联密度泛函近似方法在理论计算研究催化领域的局限性,也强调了选择合适的交换关联泛函方法对于正确评估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8.
李忠明  陈晨 《高分子科学》2012,30(6):879-892
The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geometrical dimensionality of two dimensional graphene nanosheets(2D GNSs) and one dimensional carbon nanotubes(1D CNTs) on the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of an ethylene-vinyl acetate(EVA) copolymer at high loading(5 wt%) was studied.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ndicated a homogeneous dispersion of GNSs and CNTs in EVA obtained by a solution dispersion process.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1D CNTs and 2D GNSs acted as effective nucleating agents,with a noticeably increased onset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EVA.A high weight fraction of nano-fillers slowed the overall crystallization rate of composites.At the sam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GNS/EVA composites was slowed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CNT/EVA ones owing to larger nucleus barrier and activation energy of diffusion.Dynamic mechanical relaxation and rheology behavior of CNT/EVA and GNS/EVA composit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lanar structure of the GNSs had an intensively negative effect on EVA chain mobility due to interactions between nanofillers and polymer chains,as well as spatial restriction.  相似文献   
39.
路战胜  李沙沙  陈晨  杨宗献 《物理学报》2013,62(11):117301-117301
Cu-CeO2体系因其特殊的催化能力而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水煤气转化反应等多个催化领域有重要应用.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 在原子和电子层面上系统地研究了单个Cu原子及Cu小团簇在CeO2(110)面上的吸附构型, 价键特性和电子结构, 结果表明: 1) 单个Cu原子的最稳定吸附位是两个表面O的桥位; 2) Cu团簇的稳定吸附构型为扭曲的四面体结构; 3) Cu原子及Cu团簇的吸附在CeO2(110)面的gap区域引入了间隙态, 这些间隙态主要来自于Cu及其近邻的O和表层还原形成的Ce3+, 间隙态的出现表明Cu的吸附增强了CeO2(110)表面的活性; 4) 吸附的单个Cu原子及Cu团簇分别被CeO2(110)面表层的Ce4+离子氧化形成了Cuδ+和Cu4δ+, 并伴随着Ce3+离子的形成, 这个反应可归结为Cux/Ce4+→Cuxδ+/Ce3+; 5) Cu团簇的吸附比Cu单原子的吸附引入了更多的Ce3+离子, 进而形成了更多的Cuδ+-Ce3+催化活性中心. 结合已报道的Cu/CeO2(111)界面特性, 更加全面地探明了Cu与CeO2(111)和(110)两个较稳定低指数表面的协同作用特性, 较为系统地揭示了Cu增强CeO2催化特性的原因及Cu与CeO2协同作用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2')" href="#">Cu/CeO2 U')" href="#">DFT+U 吸附 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40.
利用晶体生长模拟软件CGSim,模拟了引晶过程中晶体的直径对晶体生长初期晶体的热流密度和轴、径向温度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晶直径的减小,晶体肩部的热流密度减小,轴向及径向温度梯度减小,因而能有效的减小晶体内的热应力,减少晶体位错及小角度晶界缺陷,提高晶体质量,模拟结果得到了实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