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数理化   14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就工业气休中有害物质H2S的综合利用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采用MTsPc(M=Fe,Co,Ni,Cu)做催化剂,水做溶剂,研究了催化剂物种及浓度、碱浓度反应温度对H2S还原硝基苯制备苯胺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诸多催化剂中双核磺化酞菁钴(CoPc-PcCo)催化活性最高,且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氨水浓度0.6mol/L,反应温度40℃,催化剂质量浓度1g/L,在此条件下苯胺的产率达35.9%,表明在传统的脱硫工艺上加以技术改造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2.
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通过更换溶剂,不经分离同时测定了炎痢停片中甲氧苄氨嘧啶(TMP)和氟哌酸的含量。水相中直接测定了氟哌酸含量,乙醇相中测定TMP时,引入光度分析中的H-点标准加入法求得TMP的含量。该方法平均回收率:TMP为100.44%(RSD=1.76%,n=5)。氟哌酸为99.96%(RSD=1.62%,n=5)。此法可作为样品的检测方法,也可应用于生产质量控制和药物代谢研究。  相似文献   
143.
天然产物结构分析中质谱与核磁共振技术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彬  孔继烈 《化学进展》2004,16(6):863-870
天然产物结构鉴定是非常重要和活跃的研究领域,从中可以发现和利用其重要的生物活性组分,是目前新药物研发的关键.在该领域中分析化学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此研究过程中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以及联用技术等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4.
对槽道内涡波流场的瞬态速度矢量场进行了2DPIV测量实验,将2DPIV测量的矢量场数据进行POD分析,根据POD分解的各阶模态的能量比确定了表征涡波流场主导结构的前15阶模态。结果表明,POD分解的前15阶模态发现槽道内涡波流场是由槽道壁面剪切层诱导的涡列以及伴随的波状主流组成;流场中大尺度的涡旋发展为涡对,对波状主流的脉动频率产生影响;根据涡波流场中的驻点和鞍点,获取了流场的大尺度涡对、平均流场以及Helmholtz涡环等明显特征;最后根据POD分解的前15阶模态对槽道内涡波流场进行重组,重组流场表征了槽道内层流状态下波状主流的形态和涡旋共存的涡波结构以及驻点和鞍点的位置处涡旋的变化等主要特征,有效地剔除了PIV测量流场中的随机信息,保留了PIV测量流场的主导特征。  相似文献   
145.
发动机油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发动机油中极易混入水分,水分容易加速发动机油的劣化和变质,进而危害发动机的安全运行。对发动机油中水分进行检测是保障发动机油质量的重要指标。因而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方法对不同含水量的发动机油进行了检测。首先根据含水发动机油的近红外光谱的特征,分析了931,1195~1212和1391~1430nm波长的较强吸收峰的机制;采用正交信号校正(OSC)和几种其他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构建了PLS回归模型,根据回归系数进行了特征波长的选择。结果表明,OSC预处理后的PLS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而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预处理降低了模型的校正性能。选择了166个特征波长,占全谱的32.42%。采用所建的近红外全谱PLS模型和特征波长选择的PLS模型分别对预测集14个油样进行预测,两个模型都能实现较好地预测,预测标准差分别为0.0007和0.0006;而特征波长选择对含水发动机油的预测最稳健,性能指标最好(■为0.9930,■为0.9887,且RMSECV和RMSEP值分别为3.14...  相似文献   
146.
烯烃酰化反应被广泛用于制备结构丰富且高附加值的酮、醛、羧酸及其衍生物.多组分串联N-杂环卡宾催化和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α-酰化反应具有高效、高选择性的优点,然而受限的反应模式和底物范围限制了反应的发展.光催化烯烃α-酰化反应突破了这一限制,具有更丰富、更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以研究策略为线索,对这一快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