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数理化   6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1987年2月23日,日本名古屋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组成的合作小组.利用当天从日本发射的试探火箭,对宇宙背景辐射进行了高精确度测量.结果发现宇宙背景辐射在亚毫米波段大大偏离了黑体辐射.这与1981年Herbert Gush和 Mark Halpern报道的结果很相似. 根据大爆炸理论模型,宇宙背景辐射的光子产生于高红移时期.红移公式为1 Z=λ0/λe,其中λ0和λe分别是观测到的和发射的波长.在宇宙的早期,辐射与物质处于热平衡,产生的光子具有黑体辐射谱.到Z<10 6时,各种产生光子以维持热平衡的过程的产生率将变得不足以维持辐射的黑体谱.但是…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有机相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UV)快速测定10%乙醇、3%乙酸、20%乙醇、50%乙醇和橄榄油食品模拟物中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异丙酯和尼泊金丙酯的特定迁移量(SM)。橄榄油食品模拟物样品采用有机相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法净化,水基食品模拟物样品经亲水性聚四氟乙烯针式过滤器过滤后直接进样。以甲醇和纯水为流动相,4种尼泊金酯在ZORBAX SB-Phenyl柱上等度洗脱,12.5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紫外外标校准曲线法定量。4种尼泊金酯在0.5~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在10、50、100 mg/kg 3个浓度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7.9%~103%,相对标准偏差为0.02%~2.2%,在5种食品模拟物中的定量下限为0.1~0.5 mg/kg。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色谱分离和线性关系好,回收率和准确度高,满足欧盟(EU)NO 10/2011法规附表1中4种尼泊金酯SM的限量要求,并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谷月玲  陈彤 《分析测试学报》2007,26(Z1):122-124
二(噁)英是一类氯化多核芳香化合物的总称,可以分为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 -P-dioxins,简称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简称PCDFs),根据取代氯原子的不同位置,共有75种PCDDs和135种PCDFs,由于其2,3,7,8四个取代位置均有氯原子的PCDDs和PCDFs具有致畸变、致突变和潜在致癌作用,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环境科学家甚至于公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无溶剂条件下纳米Cu2O催化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苯酯(MDPC)热分解制备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考察了纳米Cu2O的制备条件与反应条件对MDPC热分解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法制备的纳米Cu2O在Ar中于300℃焙烧2h,其催化性能最佳;最佳的反应条件为Cu2O用量为原料总重的0.06%,反应温度220℃,反应压力0.6kPa,反应时间12min,此时MDPC转化率达到99.8%,MDI选择性86.2%.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Cu-ZnO、Cu-MgO、Cu-MnOx催化剂,用于合成气(H2/CO/CO2)为原料的低温液相甲醇合成。沉淀pH为7时制备的Cu-MnOx在170℃,5.0MPa条件下,乙醇为溶剂,碳酸钾为助剂,其碳转率可达62.4%,甲醇收率为33.6%,甲醇选择性为54%。铜基催化剂的H2-TPR表征结果显示Cu-MnOx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明显高于Cu-ZnO和Cu-MgO催化剂,利于Cu-MnOx催化剂预还原后生成较多Cu+,使得Cu-MnOx催化剂表现出最好的低温液相甲醇合成性能。Cu-MnOx催化剂催化下有较多碳链增长产物生成,可为低碳醇的合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反相微乳液法和沉淀法相结合制备了核壳结构TiO2@SiO2,首次用于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显示较好的催化活性. 采用200 ℃焙烧的TiO2@SiO2,用量0.20 g,反应9 h,苯酚转化率达41.8%,酯交换选择性为100%. 透射电镜显示TiO2@SiO2核厚壳薄,TiO2核直径220-300 nm,SiO2壳厚度40-60 nm,具有介孔结构. TiO2@SiO2对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反应有好的重复使用性,使用4次苯酚转化率仍保持在40%以上. TiO2与SiO2发生相互作用,Ti进入骨架形成Ti-O-Si键,骨架Ti的形成提高了TiO2@SiO2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水对垃圾焚烧飞灰二(噁)英从头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垃圾焚烧飞灰在小型管式炉上进行了二(口恶)英的从头合成试验,通过控制水分在气流中的比例,研究不同的水分对二(口恶)英的总量,毒性当量以及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整体上对二(口恶)英从头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并提高了二(口恶)英排放的毒性当量,但没有发现对分布特性有明显的影响。可能的反应途径水分通过活化飞灰的活性位置,从而促进了二(口恶)英的生成。在氮气反应气氛中的试验表明,水分可以为二(口恶)英的生成提供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国产402型电子静电加速器作为辐射源,以国产软质玻璃毛细管作为接枝(键合)基体,用减压加热动态气相共辐照方法研制了丙烯腈键合柱。用氨气敏选择性电极测定了键合层的含氮量;从扫描电镜观察了柱内壁生长层的存在;测定了柱效以及对混合烃的分析,初步考察了柱子的色谱性能。此外,还探讨了影响键合量和键合效果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杨光  李臣芝  陈彤 《分子催化》2015,29(2):143-151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Cu-MnOx催化剂,用于合成气CO/CO2/H2为原料的低温液相甲醇合成.研究了制备条件对Cu-MnOx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XRD、H2-TPR、CO-TPD表征显示,制备过程中的沉淀p H、煅烧温度等影响Cu-Mn Ox中CuO的分散性、还原性能和对CO的吸附能力.沉淀p H为7、煅烧温度450℃制备的铜锰摩尔比为1∶1的Cu-Mn Ox铜锰相互作用强,CuO分散好,形成的Cu1.5Mn1.5O4晶相利于中间产物甲酸酯的生成,并且其对CO的吸附能力强,H2还原温度适中,利于在预还原条件下生成较多Cu+,因此,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性能.在170℃、5 MPa反应条件下,以K2CO3为助剂、乙醇为溶剂,碳转率为71.8%,甲醇选择性55.9%,同时生成了较多的碳链增长产物,说明CO在该催化剂上可发生解离吸附,为乙醇等C2+低碳醇的合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二氧化碳和邻氯丙醇为原料合成碳酸丙烯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以二氧化碳和邻氯丙醇为原料合成碳酸丙烯酯的新方法,并比较了几种无机碱和有机胺的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碳酸钾与三乙胺的催化活性较高. 与两者单独使用相比, K2CO3-N(Et)3体系的催化效果更好,在优化条件下,邻氯丙醇转化率高达98%, 碳酸丙烯酯选择性为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