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数理化   2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We investigate theoretically waveguides induced by screening-photovoltaic solitons in biased photorefractive-photovoltaic crystals. We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guided modes in a waveguide induced by a bright screening photovoltaic soliton in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nsity ratio of the soliton, which is the ratio between the peak intensity of the soliton and the dark irradiance. On the other hand, waveguides induced by dark screening-photovoltaic solitons are always single mode for all intensity ratios and the confined energy near the centre of a dark screening-photovoltaic soliton in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nsity ratio. When the bulk photovoltaic effect is neglectable, these waveguides are those induced by screening solitons. When the external field is absent, these waveguides predict those induced by photovoltaic solitons.  相似文献   
62.
ASIMPLEPROOFOFTHEINEQUALITYMFFD(L)≤(71/60)OPTL)+1,LFORTHE MFFDBIN-PACKINGALGORITHMYUEMINYI(越民义)(InstituteofAppliedMathematics...  相似文献   
63.
五磷酸铈、锰晶体的发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蒸发溶液法生长了一系列CeP5O14:Mn晶体,测定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测定了晶体的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观察到Ce3+→Mn2+之间的能量转移和在此体系中锰离子在545nm附近和665nm附近两个波段同时进行发射,并随着锰含量的增加,665nm的荧光强度下降而545nm的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64.
椭球法介绍     
1982年8月在西德Bonn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数学规划会议上,曾颁发了两种奖金:一是Fulkerson奖;一是Dantzig奖,分别给与在离散数学和数学规划方面近年发表的出色文章的作者(们).关于这两种奖金的背景、目的以及这次获奖文章的题目,请参看本期《关于Fulkerson奖与Dantzig奖》一文.这次共有三项工作得了Fulkerson奖:前两项是关于椭球法方面的,后一项是关于van der Waerden在重随机矩阵方面的一个猜想的.这一猜想如下:设n阶矩阵A=(a_(ij)满足关系a_(ij)≥,则称此种(a_(ij))为重随机矩阵。令Ω_n为所有n阶重随机矩阵所成的集,J_n为对所有的i,j,皆有a_(ij)=1/n的n阶矩阵,S_n  相似文献   
6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 对生附片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辅以提取离子色谱方法, 发现微量的化学成分. 通过保留时间, 质荷比及多级串联质谱数据, 共鉴定了48个成分, 其中双酯型生物碱8个, 单酯型生物碱7个, 脂型生物碱29个. 其中双酯型生物碱是生附片中的主要成分, 而单酯型和脂型生物碱的含量和种类较少.  相似文献   
66.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aqueous film-form ingfoam,AFFF)是一类能够在烃类液体表面形成水膜的泡沫灭火剂[1-2]。在目前用于扑灭油类火灾的灭火剂中,AFFF由于其水成膜及泡沫的双重灭火作用具有最佳灭火效果。而且由于AFFF中绝大部分的组分是水,在国际范围的“淘汰哈龙行动”中作为哈  相似文献   
67.
针对核物理实验中高精度时间同步触发图像采集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FPGA和蓝牙的远程图像采集同步系统。该系统以FPGA作为主控制器,负责USB 接口通信、命令解析、蓝牙通信和同步控制等,触发信号延时精度可达10 ns;使用RS485 或TTL 标准以适应长距离触发和短距离触发,通过GigE 千兆网口实现远程图像数据采集。采用LabVIEW 开发了上位机图形化软件界面,基于蓝牙BLE4.0 协议,实现了基于手机APP的无线终端控制,完成了对相机延时时间、同步触发脉冲宽度、图像采集等命令的同步控制。A image acquisi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and bluetooth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FPGA as the main controller is responsible for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 command analyze, delay control, and trigger signal generation. Trigger signal can be RS485 or TTL. RS485 signals can be used for long-distance transmission without distortion while TTL is suitable for near field. The system's delay accuracy is reached to 10ns. It can be obtain images from GigE Ethernet port. Meanwhile,a PC graphical control software is developed by LabView. And based on the Bluetooth BLE4.0 protocol, a Android mobile phone APP is developed for wireless control.  相似文献   
68.
癌症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因此癌细胞的有效捕获和敏感检测对基础研究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催化活性和固有的发光性能等特点,MOFs已被成功地开发为传感平台实现对癌症及其标志物的检测。综述了基于MOFs的电化学、荧光、电化学发光、比色传感器在癌细胞及核酸、蛋白质等生物标志物检测中近3年的研究进展,从MOFs材料,检测物类型,检测方法、检测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各自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对以后MOFs纳米材料在癌症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VmoLac的非特异性底物催化活性, 模拟了VmoLac/3-oxo-C10-AHL, VmoLac/3-oxo-C6-AHL, VmoLac/γ-nonalacton和VmoLac/ethyl-paraoxon 4个复合物. 分析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过 程中不同底物结合引起VmoLac构象变化的主要原因. 结果表明, 3-oxo-C10-AHL和γ-nonalacton的结合会使VmoLac活性口袋附近的Loop8结构域运动明显, 利于底物结合在Loop8疏水通道外侧进而引起催化反应; VmoLac活性口袋周围的门控残基W264和Y230之间距离的变化会影响底物的结合; Y98与长链内酯、 壬内酯的羰基碳之间形成的进攻距离较小, 而与短链内酯的羰基碳以及对氧磷的磷原子之间形成的进攻距离较大, 短的距离更有利于发生亲核进攻反应; D257是引发VmoLac催化反应的关键残基; 当VmoLac催化3-oxo-C10-AHL和γ-nonalacton时, D257与极化水以及底物形成更多的氢键, 使底物与酶更容易结合. 从理论催化机制角度解释了VmoLac催化长链内酯(3-oxo-C10-AHL)比短链内酯(3-oxo-C6-AHL)的能力强, 催化壬内酯(γ-nonalacton)比对氧磷(ethyl-paraoxon)能力强的原因, 为实验结果提供了理论证明.  相似文献   
70.
通过溶液浇筑法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PTS)交联的SrTiO3/PVDF复合物薄膜,对其进行了XRD、FTIR、TG、DSC、SEM、介电和铁电性能测试。研究发现,使用硅烷偶联剂有助于SrTiO3在复合物薄膜中实现均匀分散,其可能与硅烷偶联剂可以被用作交联剂连接聚合物和无机材料形成核-壳结构有关。SrTiO3(ST)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复合物薄膜的结晶性,但是会导致电活性β-晶相含量的轻微减少。当ST的质量含量达到30%时,复合物薄膜的介电常数可以增大至纯PVDF的2.5倍,并且不会引起介电损耗的明显增加;同时,该复合物薄膜的剩余极化率(Ps)也可以增大到原来的2倍左右。我们的研究表明,在PVDF中引入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的ST是制备具有良好分散性的复合物薄膜以及提升其铁电和介电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