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数理化   17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奶制品中蛋白质测定的毛细管电泳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利用毛细管电泳法研究了奶制品中蛋白成分的分离与测定。采用柠檬酸缓冲体系,对牛奶中的α-乳白蛋白(-αLa)、β-乳球蛋白(-βLg)、α-酷蛋白(-αCN)、β-酪蛋白(-βCN)、酪蛋白(-κCN)五种蛋白进行了很好的分离,其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2%和5%;检出限分别为0.01、0.03、0.02、0.02、0.02 mg/mL;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4%~103%。应用该法测定了多种奶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本法简便、快速、准确,为牛奶及奶制品质量的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82.
气相色谱法分析尿液样品中的阿特拉津及其代谢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尿液样品中阿特拉津(ATZ)及其代谢物脱乙基阿特拉津(DEA)、脱异丙基阿特拉津(DIA)、脱乙基脱异丙基阿特拉津(DEDIA)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硫酸钠脱水、弗罗里硅土净化、浓缩后用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器分析。对样品萃取时的pH值等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较好的回收率。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DEDIA 0.0025 mg/L,DEA、DIA、ATZ 0.005 mg/L。4种化合物在进样量为0.2~8 ng时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该方法对阿特拉津生产厂工人的尿液样品进行了分析,尿液中4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DEDIA 0.003~0.301 mg/L,DEA 0.005~0.011 mg/L,DIA 0.006~0.276 mg/L,ATZ 0.005~0.012 mg/L。  相似文献   
83.
毛细管电泳核酸分析用于重大疾病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毛细管电泳核酸(包括基因和核苷)分析在重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同时概括了相关的毛细管电泳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并对今后的工作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4.
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PLC)采用1.7 μm的色谱柱填料,有更好的分离效率、峰容量以及灵敏度;高分辨的时间飞行质谱(TOF-MS)能够测定化合物准确的分子质量并具有MS/MS功能。 两者的联用适合于复杂体系的分离分析和未知物的结构鉴定。 因此建立了一种基于UPLC/TOF-MS测定人参皂甙Rg3给药后大鼠尿液代谢物变化的方法,对其中2种发生显著变化的代谢物分别通过准确的质量测定得到其元素组成,通过MS/MS技术得到其结构信息,并通过检索数据库最终分别鉴定为4,8-二羟喹啉甲酸和4-羟基-2-喹啉酸。  相似文献   
85.
基于遗传算法的手性毛细管电泳分离中多指标同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功效函数法结合遗传算法用于碱性药物肾上腺素的手性毛细管电泳的多指标同时优化.以均匀设计安排了4因素(电解质浓度、pH值、手性试剂浓度和分离电压)6水平实验,建立了峰分离度、迁移时间和灵敏度与实验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获得毛细管电泳评价指标的同时优化,采用Derringer功效函数法,建立了总功效函数与实验因素的定量关系.采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搜寻总功效函数的最大值,获得了多个优化分离条件,在这些分离条件下得到的总功效函数与均匀试验设计中最佳条件相比,平均提高了10.4%,获得了三指标同时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人尿中姜黄素的含量,建立了一种测定体液中姜黄素的简便的分析方法。所用缓冲溶液为15 mmol/L的硼砂溶液(pH 9.24),运行电压为20 kV,检测波长262 nm。姜黄素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范围为10~300 mg/L,健康人尿中姜黄素的4个浓度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均大于96.3%,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3%。该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体液中姜黄素的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87.
毛细管电泳-柱末安培检测癌症病人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表明 ,DNA氧化损伤与衰老以及相关的退行性疾病 (如肿瘤的发生和恶变等 )密切相关 [1,2 ] .8-羟基脱氧鸟苷 (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 G)作为 DNA氧化损伤的一种主要标记物 ,由于其诱发 DNA点突变 ,将是一种很好的致突变和癌变危险的标记物[3,4 ] .文献 [5~ 7]报道 ,癌症患者和吸烟者尿中 8OHd 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因此尿中 8OHd G对评价个体癌变危险或诊断与氧自由基相关的疾病方面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标记物 ,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由于尿中 8OHd G的含量很低 ,目前测定尿中的 8OHd G主要采用高效液…  相似文献   
88.
人类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春霞  石先哲  吕申  马坚妹  杨青  许国旺 《色谱》2003,21(2):110-114
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概念及特性作了简要说明,介绍了14种检测SNP的方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并对目前SNP在遗传图的绘制、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搜寻、药物设计及法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89.
代谢组学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许国旺  杨军 《色谱》2003,21(4):316-320
1 代谢组学的定义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人们对生命过程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研究的热点转移到基因的功能和几个“组学”研究,包括研究核糖核酸(RNA)转录过程的转录组学、研究某个过程中所有蛋白及其功能的蛋白组学、研究代谢产物的变化及代谢途径的代谢组学。  代谢组学作为一门新发展的技术,它是通过考察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后(如将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或其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生物体系的代谢途径的一种技术[1];它所关注的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以下的小分子。代谢组学的代表…  相似文献   
90.
砷形态分析方法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对光变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以及气相色谱法在砷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引用文献82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