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数理化   2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将预处理后的钛片作为电极基体, 采用恒电流法沉积Pt和Fe, 通过高温热处理得到Ti/Pt-Fe电极, 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能谱(EDS)以及等离子发射光谱(ICP)等方法对所制备电极表面形貌、组分的合金化程度、催化层成分组成以及电极寿命等进行了表征; 在煤浆电解过程中, 采用两电极体系, 对所制备电极的电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电极表面呈层状结构, 且有大量峰形突起, 催化层形成了PtFe合金, 合金化程度较高, 与同面积的铂片电极、Ti/TiO2Pt-Ru电极相比, 大大提高了电催化活性, 降低了电极成本.  相似文献   
112.
树状高分子聚酰胺-胺(Dendrimer PAMAM)是一种具有大量活泼氨基末端的对称大分子.通过官能团转化,可将其变为具有不同端基的新性能的树状高分子.本文研究了不同代数的Dendrimer PAMAM作为血液净化吸附剂的"手臂"对配基牛磺酸的连接和对LDL吸附性能的影响.初步研究树状高分子的手臂效应,证明使用枝化手臂是一种能提高吸附剂吸附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3.
114.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Sn掺杂ZnO(SZ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Sn掺杂对薄膜表面形貌和微结构的影响。XRD结果表明,所有ZnO薄膜样品都存在(002)择优取向。SEM结果表明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薄膜表面由颗粒向纳米棒转变。电学结果显示掺杂浓度为3at%时,电学性能最好,最低电阻率为6.9×10-2Ω.cm。室温光致发光谱(PL)显示所有的SZO薄膜样品在(325 nm光激发下)380 nm和398 nm两处都有发光峰,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398 nm处的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380nm处的发光强度始终增大,这些现象与薄膜的表面结构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5.
经典和近代物理中的质量概念和变质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典力学和相对论中 ,质量概念有着不同的定义 ,一个与物体的属性相联系 ,另一个与物体的状态相联系。而且 ,在这两种理论中所研究的变质量物体运动问题 ,更有本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6.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饮用水中硫酸盐的含量。利用硫酸根可与钡离子定量结合产生沉淀,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滤液中剩余钡离子浓度,根据钡离子消耗量间接测定硫酸盐含量。钡离子的质量浓度在200 mg·L-1以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为1.6mg·L-1。方法用于标准水样的分析,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72%~3.9%之间,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17.
中国空间站是我国研制的系统最为复杂的载人航天器,其中有效载荷支撑结构的高效轻量化设计是工程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本文介绍了受晶体对称性启发的增材制造自支撑三维点阵结构设计方法,发展了基于蒙皮点阵一体化结构形式的移动可变形组件(MMC)拓扑优化方法,完成了面向增材制造的中国空间站某相机支撑结构的优化设计,该结构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LM)工艺制造,通过了力学试验考核,实现结构减重50%,基频提高35%,完成了基于MMC方法的蒙皮点阵一体化结构在我国载人航天领域的首次型号应用与在轨验证。  相似文献   
118.
本工作采用水热法结合银镜反应制备出一系列不同Ag负载量(2.2%、4.0%、6.4%,w/w)改性的3D纳米网状结构Ag@TiO2薄膜电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技术(ICP)、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能谱(EDX)等表征手段测试所合成材料的形貌及成分,实验结果表明Ag纳米颗粒可以成功沉积在TiO2纳米线表面。电化学测试数据则表明,4.0%(w/w)负载量的Ag@TiO2相比于未改性和其他负载量的TiO2纳米线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和更稳定的可逆容量。在50,100,200,400,800和1 200 mA·g-1的电流密度条件下,该改性电极的放电容量可分别达到261.4,253.7,239.5,216.5,193.1和185.1 mAh·g-1,在200 mA·g-1下循环8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能达到99.8%。  相似文献   
119.
采用共还原法将CuCo双金属负载到通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离子插层法制备的少层氮化硼纳米片(BNNSs)上,获得了平均粒径为2.7 nm且高度分散的铜钴/氮化硼纳米片(CuCo/BNNSs)纳米催化剂。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对载体及催化剂的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CuCo/BNNSs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由于Cu、Co、BNNSs和OH-之间高效的四重效应协同使得Cu0.5Co0.5/BNNSs纳米催化剂在室温、pH=14条件下对氨硼烷(AB,NH3BH3)水解释氢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转化频率(TOF)值达到104.52 molH2·molmetal^-1·min^-1,且CuCo/BNNSs纳米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6次循环利用后仍保持较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0.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已日益引起广大物理教师的重视,随之而来的是对学生实验评价考核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