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数理化   1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以水产养殖常见的藻类海带为原料, 通过水热法绿色、便捷、高效地合成了生物质碳点, 全程实现了从原料选择到材料合成的绿色环保无污染。选择斑马鱼模式生物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不同浓度碳点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荧光成像以及代谢情况。并通过研究碳点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包括孵化率、心率和成鱼存活率等指标, 评价了制备的海带碳点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82.
李鸿晶  梅雨辰  任永亮 《力学学报》2019,51(5):1507-1516
传统采用微分求积(differential quadrature,DQ)法求解动力问题时都是以位移响应作为基本未知量,而将速度响应和加速度响应表示为位移响应的加权和的形式.如此做法需要处理线性方程组或者矩阵方程(Sylvester方程)才能求得动力响应,导出的算法一般为有条件稳定算法.本文利用动力响应的Duhamel积分解,逆用DQ原理,提出了一种计算卷积的高精度显式算法.该算法可以逐时段地求解出动力时程响应,当各时段内DQ节点分布完全一致时,仅须进行一次Vandermonde矩阵求逆计算即可应用于各个时段,一次性获得时段内多个时刻的位移响应值,因而具有计算效率高的优点.通过分析动力方程积分格式,证明本文动力算法传递矩阵的谱半径恒等于1,因而该算法具有无条件稳定特性,且计算过程中不会产生数值耗散. 本文算法的数值精度取决于分析时段内布置的DQ节点数量$N$,具有$N-1$阶代数精度.实际操作时可以取10个甚至更多的DQ节点数,从而获得比较高的数值精度.   相似文献   
83.
Bo-Shen Zhou 《中国物理 B》2022,31(5):57804-057804
The 52% energy of the solar radiation is contributed by near-infrared radiation (NIR, 780-2500 nm). Therefore, the material design for the energy-saving smart window, which can effectively shield NIR and has acceptable visible transmittance, is vital to save the energy consumed on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a non-toxic stable material with excellent NIR-shielding ability and acceptable visible transmittance. The systematic first-principles study on LixSnyWO3 (x=0, 0.33, 0.66, and y=0, 0.33) exhibits that the chemical stability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oping concentration. After doping, the Fermi-energy upshifts into the conduction band, and the material shows metal-like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ese structures LixSnyWO3 (except the structure with x=0.33 and y=0) show pronounced improvement of NIR shielding ability.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x=0 and y=0.33, the material exhibits the strongest NIR-shielding ability, satisfying chemical stability, wide NIR-shielding range (780-2500 nm), and acceptable visible transmittance. This work provides a good choice for experimental study on NIR shielding material for the energy-saving window.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一种基于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的连续调焦电控透镜.在聚合物分散液晶盒的上表面电极上刻蚀圆孔,形成一个非对称电极,在液晶盒上下极板之间,诱发一个非均匀电场,从而引起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的折射率非均匀分布,形成电控变焦透镜.阐述了聚合物分散液晶可调焦透镜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透镜孔径对聚合物分散液晶透镜焦距的影响,在直径3mm和6mm的圆孔条件下,分别测量了透镜焦距随电压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电压从50V加到170V的过程中,透镜焦距逐渐减短,刻蚀3mm圆孔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盒焦距从1.361 63m到0.429 21m,刻蚀6mm圆孔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盒焦距从1.769 92m到0.548 43m.  相似文献   
85.
 为提高固体激光器的能量利用率,增大输出能量,将双掺Nd:Ce:YAG晶体的输出特性与普通Nd:YAG晶体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Nd3+和Ce3+的吸收光谱对激光晶体初始阈值反转粒子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双掺Nd:Ce:YAG晶体可以提高晶体对泵浦光能量的利用率及激光器的输出能量,且可降低阈值泵浦能量。并分别检测了Nd:Ce:YAG激光晶体与Nd:YAG晶体的输出激光能量和阈值泵浦能量,实验结果表明:在输入电压为750 V时,Nd:Ce:YAG晶体与Nd:YAG晶体的输出能量分别为651.5 mJ 和390.4 mJ,能量利用率分别为2.31%和1.38%,激光振荡需要的泵浦能量阈值分别为10.56 mJ和15.21 mJ,且普通Nd:YAG晶体的斜效率为0.36%,而双掺Nd:Ce:YAG晶体的为0.49% 。  相似文献   
86.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塔内中继光放大技术将在电力系统超长站距光传输链路中得到广泛的使用。为了使塔内中继器在给定的链路配置下工作在最佳状态,对塔内中继器的配置进行了理论建模与数值仿真。通过对信号的光信噪比与增益特性的综合考虑,获得了塔内中继器的最佳位置以及中继器掺铒光纤的最佳长度。最后,对实际工程进行了设计和挂网运行测试,论证了本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7.
介质阻挡放电中微放电的映射方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采用光学方法测量了大气压空气和氩气中介质阻挡放电的微放电时间特性.实验发现微放电通道相邻两次放电时间间隔是长短交替的.根据壁电荷对相邻两次微放电的不同影响,建立了介质阻挡放电时间序列的映射方程.不同放电参量取值情况下的计算结果表明,介质阻挡放电中,壁电荷电场的衰减时间常数远大于100μs量级.由方程所得的结果,解释了相邻两次放电时间间隔长短交替的实验现象,确定了壁电荷衰减时间常数的范围.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时间特性 壁电荷 映射方程  相似文献   
88.
针对在一定压差及温度梯度等复合环境下工作的大口径光学窗口,提出了一种由光学玻璃与亚克力板组成的光学窗口组合方案,并以热光学分析为基础,对光学窗口整体强度及热环境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得出光学窗口玻璃最小厚度。利用有限元软件将压力场及轴向温度场映射至三维结构模型,计算得到直径为380 mm的光学窗口在不同玻璃厚度下力热耦合的面形变化及成像质量评价指标,并通过相应的环境性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以K9光学玻璃为原材料的大口径光学窗口在此工作环境下的厚度不小于32.5 mm;当光学窗口厚度为35 mm时,其所受热力学影响可以忽略。因此,35 mm的大口径组合式光学窗口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满足多光谱相机成像质量要求,为该类窗口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9.
何寿杰  哈静  李雪辰  李庆  王龙 《力学学报》2007,39(6):727-731
在绝热压缩模型的基础上, 详细讨论了圆锥泡声致发光中气泡运动的动力学过程,得到 了气泡塌陷速度方程、气泡内压强方程以及温度方程. 结果显示在气泡进入圆锥腔的初始阶 段,气泡的塌陷速度随着压缩半径的不断减小近似线性地增加;然后随着压缩半径的进一步 减小,气泡塌陷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当气泡塌陷速度达到最大值后,随着气泡压缩半径的 进一步减小, 塌陷速度迅速下降至零. 在假设初始气压为1000\,Pa的基础上,理论分析 得到气泡的最高塌陷速度可以达到5.8\,m/s; 气泡的最小压缩半径可以达 到1.37\,cm, 相应的气泡内极限压强超过$4.5\times10^5$\,Pa, 极限温度超 过3\,150\,K, 而液流能够提供给气泡的能量达到0.02\,J. 理论推导得到的结果 可以比较好地用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最后分析得到气泡内的初始气 压对气泡所能达到的极端条件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应用荧光光谱、荧光显微镜和伏安法研究了乙醇/水体系中Cu(Ⅱ)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鱼精DNA增强[Ru(bpy)2(dppz)]2+(bpy=2,2′-联吡啶,dppz=邻联二吡啶[3,2-a:2′,3′-c]吩嗪)光致发光的调控。结果表明,在乙醇/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水(V乙醇∶VTris=1∶5)体系中,DNA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均能增强[Ru(bpy)2(dppz)]2+的光致发光,其与[Ru(bpy)2(dppz)]2+间的键合常数分别为5.5×105和4.2×102L.mol-1;Cu(Ⅱ)离子能通过DNA和SDS介导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淬灭乙醇/水溶液中[Ru(bpy)2(dppz)]2+的光致发光,DNA介导的Stern-Volmer淬灭常数为2.0×105L.mol-1,远远大于SDS介导的淬灭常数(9.0×103L.mol-1)。此外,结合SDS、DNA和Cu(Ⅱ)对[Ru(bpy)2(dppz)]2+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乙醇/Tris-水中Cu(Ⅱ)对SDS和DNA增强[Ru(bpy)2(dppz)]2+光致发光的调控机理。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DNA嵌入剂的发光和淬灭机制,为生物分子光开关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