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数理化   1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实现“超大容量、超长距离”通信,结合波分复用、偏振复用、模式复用3种复用技术,演示了一个少模光纤传输系统。实验生成符合ITU-T标准的80个通道,利用两个正交偏振及LP11a、LP11b两个模式,在最长达1000 km的少模光纤上传输32 GBaud的16QAM信号。为了减少色散效应和严重的偏振间、模间串扰产生的影响,在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DSP)中,采用基于时域和频域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均衡解复用技术,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500/1000 km的少模光纤传输,系统的比特误码率(BER)分别能满足7%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硬判决门限(3.8×10-3)和25%LDPC软判决门限(4.2×10-2)。当少模光纤传输距离为1000 km时,系统实现的净速率为32.768 Tbit/s,属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2.
草甘膦[N-(磷酸甲基)-甘氨酸]是一种除草活性高的有机磷农药,其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液成分复杂,有机物和盐含量高,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难度大。本文综述了2000年至今焚烧、高级氧化、吸附、化学沉淀和膜分离技术等国内外处理草甘膦废液主要工艺的原理、性能和优缺点。焚烧、高级氧化技术及生化法处理草甘膦废水的选择性较低,不利于草甘膦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吸附法普遍存在吸附剂吸附容量小的问题,开发吸附量大、成本低廉且易循环利用的吸附剂是草甘膦废液处理工业应用的发展方向。化学沉淀法在高盐、高总磷和高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废水环境中分离性能优异,但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污泥,需进行二次处理。采用膜组合方法对废液进行除杂浓缩,可有效回收有价产品,截留有害物质,但因废水成分复杂,单独使用膜技术处理草甘膦废水不能完全达到处理指标。液膜、聚合物包容膜等新型膜技术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操作简便和环境友好等,在草甘膦等农药行业中高盐有机废水的绿色经济处理和有价物高值回收利用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快速测定茶叶中1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及吡虫啉、啶虫脒的方法.样品经乙腈-甲酸溶液(99∶1, V/V)均质提取,采用C18、强阴离子交换剂(SAX)、 N-丙基乙二胺(PSA)和无水MgSO4混合吸附剂分散萃取处理,以HSS T3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ESI)正负离子同时扫描和可编程多反应监测模式(SMRM)检测,基质匹配溶液外标法定量.6-苄氨基嘌呤、多效唑、烯效唑、氯吡脲、甲哌啶、吡虫啉、啶虫脒在1~200 μg/L和2,4-二氯苯氧乙酸、对氯苯氧乙酸、赤霉素、吲哚乙酸、萘乙酸、吲哚丁酸在5~10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13种化合物加标回收率在73.1%~108.9%之间,RSD (n=6)值在0.6%~8.0%之间,方法检出限(LOD, S/N=3)和定量限(LOQ, S/N=10)分别为0.18~9.68 μg/kg和0.61~32.26 μg/kg.本方法简便、稳定、灵敏,能够满足实际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主要分析总结了不同功能的无机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文物修复、加固与保护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其中主要介绍了纳米氢氧化钙(Ca(OH)_2)、二氧化钛(TiO_2)和二氧化硅(SiO_2)等的具体应用,并且就此类材料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做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5.
健康大数据是健康数据平台(HDP)的重要资产。如何对其合理定价以激励大众共享健康数据并满足不同类型的数据需求就成为一个关键的科学问题。文章考虑数据价值和健康数据隐私级别,应用委托代理与激励机制理论,研究由HDP和数据需求方构成的健康数据供应链定价及大众共享数据货币回报等运营决策问题。研究发现:HDP可为不同隐私级别的数据制定最优价格。同时,平台给大众货币回报的增加会提升HDP数据的可变价格,但可降低固定价格及数据需求量;而货币回报最优决策的获得由隐私成本率决定。并且货币回报在一定条件下与供需数据匹配程度成正相关,与平台处理数据能力成负相关。数值分析表明低隐私数据固定价格随平台数据处理能力的增强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06.
方葛敏  王晨  石景  郭庆祥 《化学学报》2009,67(20):2335-2342
叠氮化合物和膦硫酯的无痕施陶丁格连接反应是一种有效生成酰胺键的方法. 通过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无痕施陶丁格连接的反应机理. 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的决速步为反应的第一步, 即膦进攻叠氮的端基氮, 形成膦基叠氮化物的过程. 膦亚胺中间体形成之后, 向不同方向转化(酰基迁移后水解或者直接水解)的难易程度决定了最终产物的组成. 对几种不同偶联试剂介导的无痕施陶丁格连接反应的计算结果, 都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7.
惠赟  姜敏  李珺  王晨  严俊峰  张逢星 《化学学报》2006,64(11):1183-1188
在甲醇-乙醇混合溶剂中, 含有N, O给体的二齿配体2-(2-羟苯基)苯并咪唑与NiCl2•6H2O在常温下反应合成得到标题化合物, 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 a=1.2046(2) nm, b=1.4891(3) nm, c=2.1342(4) nm, α=96.787(3)°, β=104.862(3)°, γ=99.993(3)°, V=3.5904(12) nm3, Z=2, Dc=1.349 g/cm3, F(000)=1516, GOF=1.008, R1=0.0583, wR2=0.1455 [I>2σ(I)]. 在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 晶体学不对称的三个配位中心Ni(II)原子配位环境各不相同, 五个配体提供的五个氧配位基中有四个起着桥联的作用, 形成了一个新颖的V型金属簇状化合物. 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标题化合物在整体上表现为弱的反铁磁性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对于心血管疾病这类严重威胁人类的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新品种繁多,要严格控制其主要指标.近50年来,微量元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通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地奥心血康胶囊等心血管中成药中V,Mo,Ni,Hg的测定,知道在治疗心血管的中成药中都含有较丰富的微量元素.通过研究发现V,Mo,Ni对治疗心血管有一定药效.通过该研究,为制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的微量元素的指纹图谱,提供了有效元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在一个非简并三能级梯型原子系统中,通过调谐探测场的强度,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探测场通过铷原子蒸气的传输谱线。当探测场不再足够弱时,通过缀饰微扰链的方法推导了探测场响应的表达式并预言了电磁诱导吸收(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absorption, EIA)的存在。实验上,在室温铷原子的D2线中,当弱探场状态切换到强探测状态时,不局限于单光子共振条件,电磁感应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EIT)向EIA的转换在探测场的不同失谐量处被实现。利用缀饰能级图分析了强的探测场和耦合场产生的二级缀饰态之间的相长干涉是EIA形成的主要原因。由于EIT和EIA的许多应用依赖于共振附近的异常色散,这个结果引入了控制色散符号的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0.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血液透析器中双酚A的溶出量。采用甲醇作为替代溶剂,模拟产品临床使用,循环5 h,以评估血液透析器临床接触量。双酚A的最佳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32、314 nm。双酚A质量浓度在51.2~1024 n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10.8 ng/mL。加标回收率为90.23%~104.2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318%~3.661%(n=6)。该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血液透析器中双酚A溶出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