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数理化   15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撞击载荷下泡沫铝夹层板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泡沫金属子弹撞击加载的方式研究了固支方形夹层板和等质量实体板的动力响应,分别应用激光测速装置和位移传感器测量了泡沫子弹的撞击速度和后面板中心点的位移历史,给出了夹层板的变形与失效模式,研究了子弹冲量、面板厚度、泡沫芯层厚度及芯层密度对夹层板抗撞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后面板中心点挠度最大,周边最小,整体变形为穹形,且伴有花瓣形的变形。参数研究表明,通过增加面板厚度或芯层厚度均能有效控制后面板的挠度,改善夹层板的能量吸收能力,结构响应对子弹冲量和芯层密度比较敏感。实验结果对多孔金属夹层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2.
含铽配合物的PVP纤维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得了含有稀土铽配合物(Tb(AA)3Phen)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荧光纤维丝。通过考察纺丝液的浓度,静电纺丝过程中的电压、溶剂配比以及电导率对PVP纤维丝形貌的影响,制备出表面光滑、直径均一、尺寸大小在80~150 nm之间的纤维。荧光性能测试显示,Tb(AA)3Phen/PVP纤维的荧光强度随着Tb(AA)3Phe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稀土配合物含量为15%时,纤维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强,之后出现浓度猝灭现象;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测试表明,Tb(AA)3Phen在PVP纤维中以分子簇或极小颗粒(小于10 nm)的状态存在,这种良好的分散效果减小了电子在跃迁过程中的非辐射跃迁几率,从而增强了纤维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93.
因为固体中电子的射程是它的初始能量的函数,所以,有可能制作高分辨率多色阴极射线磷光屏,其颜色是由加速电位确定的。先在绿色或青绿色磷光体的每个晶粒表面上,包上一层可控厚度的非发光层。这层的制备方法是,把抑制(Killer)杂质,如Co,从表面扩散到晶粒内,或者均匀沉淀上一层纯粹的ZnS。然后,把包好的磷光体,同任意一种高效率的标准红色磷光体,如YVO_4:Eu或Gd_2O_3:Eu,充分地混合。再利用与制作单色屏相同的方法,把两种成分磷光体混合物沉淀成屏。在红—绿系统中,可以观察到对信息显示有用的四种不同的颜色;在红—青绿磷光体系统中,已经显现出可以令人满意的二基色电视图象。  相似文献   
94.
本文研究了在阴极射线显象管中,与磷光体颗粒大小分布有关的荧光屏的几何学和光学特性。决定荧光屏散射光的数量的比表面积Sw(cm/g磷光体)等于(k/ρ)((?)2)~(-1),式中ρ是磷光体的比重,(?)2是平均表面颗粒尺寸,K是常数。几何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面板上以单层密积排列的磷光体颗粒的总表面积与颗粒大小无关,且是常数。因此,在荧光屏上,磷光体颗粒的总表面积取决于颗粒层的数目L,而不是取决于总的厚度。L=1.65W (ρ(?)2)~(-1),其中,W是着屏重量(Screening Weight) (g/cm~2),业已证明:L对于确定荧光屏亮度是有用的。从实验中发现,发光最强散射最小时的颗粒层最佳数约为1.4。  相似文献   
95.
讨论了阴极射线管用磷光体的原理和应用。其基本参量包括:反向散射(back scattering),二次发射、贯穿、电子跃迁、熄灭电压以及能量效率和光学效率。讨论了和电视显象相关的各个方面,包括商品磷光体的特征和制屏工艺、雷达管、影象管、与电压相关的彩色显示,飞点(扫描)管和束引示管,投影、印刷和红外激励系统。讨论了适用于磷光体的色度学和光度学,包括CIE系统和UCS系统。  相似文献   
96.
化学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广生  王颖  王志华  郭洪猷 《化学通报》2004,67(11):830-834
采用化学沉淀法以 Ca(NO3 ) 2 · 5 H2 O和 (NH4) 2 HPO4为主要原料 ,制备了短棒状或针状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 (HA) ,考察了各反应参数对纳米粒子性能的影响 ,并由透射电镜、X射线晶体衍射、电子衍射、红外、比表面积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 HA粒子粒径长约 30~5 0 nm,直径约 10~ 15 nm;通过严格控制各反应参数可以基本上实现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粒径、形态等部分性质的可控制备  相似文献   
97.
以Ti(SO4)2和Zn(NO3)2·6H2O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钛酸锌的粉体。探讨了反应条件对所得钛酸锌晶体结构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了XRD和TG-DTA等分析。钛酸与碳酸锌分子生成的先后顺序影响得到的钛酸锌的结构。在钛酸优先生成的体系中,碳酸锌分子生成之后与周围足量的钛酸分子发生碰撞反应,由于钛酸优先生成且沉淀剂足量,碰撞反应充分且在碰撞反应中钛酸保持过量,反应生成了亚钛酸锌(Zn2Ti3O8)。在碳酸锌优先生成的体系中,钛酸分子生成之后与周围足量的碳酸锌分子发生碰撞反应,由于碳酸锌优先生成且沉淀剂足量,碰撞反应充分且在碰撞反应中碳酸锌保持过量,反应生成了正钛酸锌(Zn2TiO4)。另外,沉淀剂用量和反应温度都影响着最终产物的种类和晶型。沉淀剂用量越多、反应温度越高,越易于生成Zn2Ti3O8或Zn2TiO4。只有在沉淀剂不足、反应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才能生成偏钛酸锌(ZnTiO3)。  相似文献   
98.
小波分析在悬臂梁裂纹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空间信号的小波分析理论,将含裂纹悬臂梁前四阶振型信息直接用于小波变换,小波系数在空间域上的突变反映了裂纹的存在并指出了裂纹的位置.本文分析了前四阶振型对小波识别结果的敏感性,利用小波系数模极大值在尺度上的表现与Lipschitz指数之闻的关系建立了集中因子和裂纹深度之间的关系,以此来估计裂纹深度.鉴于实测信号往往是含噪声信号,分析了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规律.数值算例表明利用sym4小波对含裂纹梁的四阶振型信息进行小波分析可以准确地识别出裂纹的位置和深度;高阶振型对结构损伤较为敏感,高阶振型更适合于微裂纹和含噪声信息的处理,但高阶振型的非线性也会给裂纹识别带来一定的困难.使用本文方法进行结构裂纹参数识别,噪声对裂纹位置的影响只是指示清晰度的影响,基本不会产生错误的识别,而对裂纹深度的影响远比对位置的影响复杂,由于小波系数混入了噪声成分,从而增加了集中因子的取值,致使识别结果总是比真实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99.
利用LS-DYNA970动态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考虑横应变下的管道纵向超声导波损伤检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的激发频率对管道中导波频散现象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尺度和小波基函数,利用小波变换实现了对微弱且无法直接观测的缺陷检测信号的识别.同时通过时频分析研究了噪声信号在检测信号中的分布规律,并运用小波包分解和重构算法将信噪分离,实现高噪条件下管道微缺陷的损伤识别.  相似文献   
100.
爆炸载荷作用下铝蜂窝夹芯板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察铝蜂窝夹芯板在爆炸载荷下的动态响应,采用自行设计的冲击摆系统,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定了爆炸载荷作用在铝蜂窝夹芯板上的冲量,对夹芯板的变形和失效模式进行了归类和分析,并就芯层的几何尺寸、炸药当量及板厚对其响应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