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数理化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金纳米颗粒可视化传感器在生物分子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金纳米颗粒的可视化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肉眼可见、无需大型仪器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分析检测方法。生物分子分析检测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基于金纳米颗粒的可视化传感器在生物分子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2.
柴油喷雾结构和特性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LIEF方法在定容弹里定量标定得到了现代柴油机类似工况下喷雾燃空当量比和温度场分布,半定量得到了液相喷雾密度分布.研究发现,喷雾由未裂核、液滴核(LDC)、气相浓核(VRC)、低温核(LTCore)、喷雾头部和稀薄外壳六部分组成.根据喷雾结构参数特征,喷雾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气液相喷雾基本重合;第二阶...  相似文献   
63.
Si wafers with a 220 nm top oxide layer were sequentially implanted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40 keV He and 35 keV H ions at fluence of 5× 1016/cm2 and 1× 1016/cm2, respectively. Technique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nd cross-sectional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TEM)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surface damage as well as defect microstructures. Surface blisters as well as the localized exfoliation (~ 0.42 μm in depth) have been observed for samples annealed at temperatures of 500 ℃ and above. XTEM observations reveal a variety of defect microstructures, including cavities, platelets, nanometer or micrometer sized cracks and dislocations. The platelets and crack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at the depth of about 0.42 μm parallel to the sample surface, which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observed surface featur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surface damage and defect microstructure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64.
激光散斑照相术(或称单光束主观激光散斑干涉计量)是一种测量位移和应力的常见技术。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两次曝光法,从而可使位移前和位移后的散斑场迭加。对所得到的散斑图进行逐点的或全场的滤波处理,依照扬氏条纹(由逐点滤波而产生的)或等值条纹(由全场滤波而产生的)我们便可获得散斑图中的位移信息。然而,两次曝光的需求却妨碍该技术直接用于实时问题,诸如碰撞和断裂的问题。鉴于此种情  相似文献   
65.
一种改进方法合成六(4-硝基酚氧)环三磷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合成六(4-硝基酚氧)环三磷腈的一种改进方法,该法大大缩短了反应时 间(约1.5 h),简化了操作。产物经红外、核磁氢谱和磷谱的分析、元素分析以 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相似文献   
66.
李茹杰  全伟  范文峰  邢力  王卓  翟跃阳  房建成 《中国物理 B》2017,26(12):120702-120702
Atomic magnetometer(AM) operated in a spin-exchange relaxation-free(SERF) regime features superior sensitivity and non-cryogenic operation, and thus is competitive with the best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s.Previously, SERF AM with f T/Hz~(1/2) level sensitivity commonly acted as a single-axis sensor. Here we demonstrate a dual-axis SERF AM capable of simultaneously and independently detecting x-and y-field components with a sensitivity of 20 f T/Hz~(1/2). As there is no necessity to worry about the cross-talk effects arising from field modulations, the dual-axis scheme proposed here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AM array and hence the biomagnetic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67.
红荧烯薄膜生长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二氧化硅衬底上红荧烯薄膜的生长及稳定性。在较低沉积速率下,较低衬底温度时,红荧烯分子有充足的扩散时间,利于薄膜的横向生长,形成连续性、均匀性较好的薄膜。快速蒸镀及较高衬底温度使红荧烯薄膜转变为纵向生长模式,形成团粒状岛。横向生长的红荧烯薄膜在退火和空气中表现为亚稳特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空气中放置时间的延长,红荧烯分子会自发地进行质量传输,发生纵向转移,转变为团粒状岛。获得了二氧化硅界面上红荧烯薄膜的生长及亚稳定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证明红荧烯分子与二氧化硅界面之间的作用力小于红荧烯分子间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68.
以廉价的Nb2O5为铌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Ba(Fe0.5Nb0.5)O3粉体.用XRD、TG-DSC、FT-IR、S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体系温度、pH值等对前驱体粉体的物相、形貌及晶粒大小的影响,并对粉体的磁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在950℃,体系温度在30℃和50℃均可获得纯相立方钙钛矿结构的Ba(Fe0.5 Nb0.5)O3粉体,保温时间和pH值对粉体相结构变化无影响.在体系温度为30℃,pH=10,前驱体粉体在950℃煅烧2h后获得颗粒尺寸约30 nm的Ba(Fe05Nb0.5)O3粉体,且粉体具有弱的铁磁性.  相似文献   
69.
磷酸铁锂由于其安全性好,价格低廉,理论比容量高等优势而成为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文利用微生物法与水热法相结合的新方法成功制备出介孔LiFePO4/C原位复合材料.以微生物为模板和碳源,通过与金属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矿化作用形成盐类混合物,经200℃水热反应,从而形成LiFePO4/C原位复合材料.通过结构与性能表征,该复合材料具有介孔球形结构,在0.1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容量可达到134 mA·h.g-1,比普通水热法合成的样品的比容量提高了近30;,且其充放电性能有着很好的对称性和较小的极化现象.其性能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材料具有介孔球形结构和原位复合碳的存在,从而促进了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出和电子传导.  相似文献   
70.
本文研究了低通量(~108n/cm2)慢中子对Bi系、Y系及其掺杂高T_c超导体临界温度T_c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量慢中子辐照后,可以明显地提高临界温度并减小超导转变宽度△T(10%—90%)。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适量慢中子辐照后,高T_c超导体临界温度增加和转变宽度减小的物理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